<p class="ql-block">无意间在朋友圈里看到一文《让我们的生命姿态更美好》,作者是温岭市二中校长方向东,是他在学校第12个班主任节上的讲话,他的话题是从他与他的班主任王兴场老师发生的故事开始,文章感人肺腑,其中有一句话"王老师的鼓励,犹如黑暗中的灯光把我引向光明,再次点燃我学习的奋斗引擎;是王老师的爱,陪伴着我高中阶段的成长"。文中提到的王兴场是我的姐夫,姐夫离世已有十四年,虽过了这么多年,家人一直难以从姐夫逝去的悲伤中走出来。每说起姐夫,家人都泪如泉涌,二姐与母亲都失声痛哭。姐夫的音容笑貌一直烙在我的脑海。他的整个人生就定格在他四十二岁那年。</p><p class="ql-block"> 二姐夫是一名化学老师,他成为我家庭成员时我还在初中读书。他所任教的学校离我家不远,一到周末他都会骑自行车到我家。他高个,长得帅,像电影明星朱时茂,我姐当时是浦江婺剧团的演员,晚上经常下乡演出,姐夫总是风雨无阻接送二姐回家,因为他是老师,关心我的学业,在检查作业时,发现我有创作天赋,常从学校图书馆里借书给我看,自此,我喜欢上文学,喜欢上诗歌。</p><p class="ql-block"> 姐夫是个多才多艺的人,那年代流行弹吉他,他买了一把吉他,边弹边唱《红河谷》,他创作的诗歌曾在诗歌刊物《萌芽》上发表。</p><p class="ql-block"> 在中山任教时,他只是一名普通老师,也是一位最年轻的老师,他是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考上浙师大,毕业那年他只有十八岁,正当青葱岁月。他喜欢打蓝球,是学校蓝球队队长,我经常看见他在学校操场上与学生们打成一片。他喜欢音乐,创作的一手词曲高三<2>班班歌至今还被学生传唱。他把学生当兄弟姐妹,那年代大多数学生家境贫寒,他尽能力资助学生,但他从不对家人说,直到他重病住院治疗期间,学生在全国各地发起挽救王老师生命的倡议,尽管那个时候网络不盛行,但从世界各地赶回看望他的学生不计其数。记得他的一个在深圳工作的学生,拿着几万元巨款,含泪跟主治医师说,救救我的老师,花多少钱由他出,那悲壮的场面是感人的,那师生的情意是浓浓的。</p><p class="ql-block"> 我自小在农村长大,见识少。高考前夕,记得有一天周未,姐夫说带我到县城,去拜访一名姓方的同仁,一进他家,满屋子书香气息,一个大大的书柜整齐排放着各种各样的书,小方桌子摆满水果和小白兔奶糖,尽管房子不大,但整洁干净,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我的农村世界"城市",那天我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黑人,吃到做梦都想吃的奶糖。告别方家已是傍晚,姐夫带我到浦江的小城转转,还特意带我到法院门口,那时我真不知道法院是干什么的,他跟我说那是一个惩治邪恶,伸张正义的地方。夜幕低垂,城市的霓虹灯亮起,浦江县城灯光球场上传来阵阵喝彩声,姐夫说马戏团在表演,他摸出身上所有的钱买了二张门票,我们挤进去的时候场面火爆,正在表演空中飞人,这是我人生第一次看马戏。</p><p class="ql-block"> 八六年夏天,我参加高考,姐夫每天接送考场,他表面表现出无所谓的样子,其实内心比我紧张,看到我轻松从考场飞出,他那早熟的脸上露出答容,那年他也不过二十五岁。忘不了那一幕,当他得知我考上大学,高兴地手舞足蹈,记得他是高举着我的成绩单,跳进老家南门店那高高的门槛,大喊一声:我们胜利了。大学志愿表是姐夫帮我填的,原先我想报填华师大中文系,但姐夫不同意。姐夫知道我的性格,正直善良,适合做一名法律工作者,为此为我填报了宁大法律系。</p><p class="ql-block"> 大学毕业,我回到家乡,被下派到浦西法庭锻炼。姐夫因工作出色,也从中山中学调到浦江中学。姐夫工作忙,早出晚归,但他每天都像打着鸡血,热衷于他从事的教育事业。他对浦江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无数个美好设想,并付诸于实践。</p><p class="ql-block"> 姐夫在担任浦江中学副校长时,他邀请时任法院副院长张永伟到浦江中学上了一堂法制课,并聘任张副院长为浦江中学第一任名誉校长。</p><p class="ql-block"> 天有不测风云,命运似乎跟他开了一个最残酷无情的玩笑,他首次组织全校老师参加体验,结果,医院却通知他立即住院,他得了肺癌,而且已是晚期。当我听到二姐撕心裂肺的哭声时,我的精神几乎漰溃。姐夫显得很淡定,平静地告诉我,其实很多年之前他已感到身体不适,因工作忙没时间上医院,总以为能撑过去,万万没有想到得了绝症。之后,在与病魔抗争的过程,姐夫勇敢坚强,他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但病魔还是夺去了年轻的生命。当他知道生无希望时,他跟我说的最后一句话:你们要坚强,要好好活着。</p><p class="ql-block"> 今日时值早春,窗外依旧清寒。我泪眼模糊地望着金狮湖那飞舞的柳叶,不由地悲从心起,"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姐夫已与日月同眠,与清风明月相伴。在清明节来临之际,我以此文来祭奠姐夫,他是我的亲人,朋友,兄长,是我成长路上的启蒙老师,也是我走上法律之路的引路人。姐夫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他的精神永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