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麦子

<p class="ql-block">  细雨曳柳,清明怀亲,愁绪念故人。壬寅清明前夕三月初三,是我逝去的母亲百岁生辰。此时此节,尤其令我心酸。阴阳两隔难牵手,人间正是抗疫护平安,想必远在天堂的老母可好?心存良愿,欲相以墨倾情,借一支纯笔再试画下母亲在世的人生轨迹,聊慰心意,以示纪念。</p><p class="ql-block"> 一 </p><p class="ql-block"> 母亲,是一部读不完的书,她总是那样厚重和与人恩惠。 </p><p class="ql-block">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之前,由于当时整个社会经济不发达,物质条件差,像我们一家五六口,靠父亲那点微薄薪水要供儿子三兄弟读书,还要赡养祖父母,生活显得十分拮据。面对困境母亲没有怨天忧人,还总以旧社会战乱年代逃难情况相比,欣慰安定,不以为苦,负重前行。为了弥补生活亏空,她设法找些赚钱门路,如竹壳箬帽翻新、加工纱线袜子、帮公家单位打零工等,样样活都会学着干。可能生性聪明能干缘故吧,凡气力上吃得消的活,到了母亲手上无一不会,且总能让人见了称心。手艺名声不斐,活也就比较多,以至经常忙到深更半夜。有时我们从梦中醒来仍然听到她窸窸窣窣在做事,催她好睡了,她却回答我们“手头些活都是人家明天一早就要取的东西,已经答应过人家,不能让人走空遭、跑冤枉路"。正因如此,时间长了积劳成疾,以致出现咳嗽吐血,臀部生起疮疖,但她还是咬咬牙继续做。令我们做儿的心痛不已。</p><p class="ql-block"> 自然,作为当家人,母亲她也同样要设法叫我们做儿子的帮衬干些活,一来想挤点时间多干些赚钱的事,二来也为培养我们懂得过日子。比如,整理竹壳箬、整理纱线、倒马桶等,我们兄弟有时厌倦了难免翘嘴巴、找理由逃避不做或少做。对此,母亲不会轻意让步,她会严词以训:“不做哪来的吃?天上又掉不下来(指吃穿用),有的掉也得起早才拣得着。做人要勤劳”。当然,母亲也是位铁骨柔肠的母亲,她知轻重缓急,不占我们上学时间。也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训归训,有时也会特意留一个酥饼或熟玉米、番薯之类吃的东西,令我们做儿的心里暖呼呼。</p> <p class="ql-block">  母亲一生与人为善,热情好客。她常告诉我们,“做人在世,铜钿银子光光脸,情义当为重”。家住集镇街上,十里三乡人来人往,熟悉的端上一杯热茶,家长里短相谈。生疏的歇个脚问个事,也能诚心相待、能帮则帮。亲戚朋友上街买东西一般都会顺便到家转下,她也会客气地留人吃饭。同时,讲究礼节,有人拎点土特产来,她也一般都会买点东西回敬。一来一往暖意融融。母亲还十分重视邻里团结,处理相关琐事大度从容,讲和气,不添乱,相互尊重,善解人意。碰到争吵会好言劝解,比如兄弟不和、婆媳口角她都会一碗水端平,热心开导、释疑促和。其人其事在地方上总能听到不少褒义之言。</p><p class="ql-block"> 母亲乐施好善,柔和心肠与人温暖。记得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我们家因为是商品粮供应户,虽然也要“瓜菜代”、喝汤水、吃野菜,但多少还能沾到点米粒。她看到隔壁几家老人天天喝点稀薄玉米糊,吃野菜、烂番薯等,饿得脸黄肌瘦,就很动情地跟我们讲,“隔壁几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家太可怜了,我们再省一点,紧碗米饭米粥过去接济下?”虽然数量有限,但这情意每次都会令对方热泪含眸。也同样让我们做儿的品德上受到启迪和教育。平时对待灾荒落难人上门乞讨,她会心平气和地匀给饭菜或递点钱抚慰。偶尔知道谁家不幸天灾人祸,母亲更会尽绵薄之力伸手相助。记得一次快过年了,四里路外的一位农民朋友家失火遭祸,她装了满满一篮筐粽子年糕着我们兄弟俩送去,这一举动周围群众看了频频点头称是。邻里往来听说她会有一手绣花本领,也常因此谁家嫁女央求绣对花枕,她也会满口答应。那绣出的鸳鸯戏水、鲜花舞蝶活灵活现。美丽的图案恰是平凡见光彩。</p> <p class="ql-block"> 二 </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身世是部苦难史、翻身史。</p><p class="ql-block"> 她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出生在浙西一小集镇普通家庭,七岁丧母后被人送往离家很远的农户人家当童养媳,日子自是苦怜。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亲历了日本鬼子两次侵犯,头顶飞机炸,地面枪弹扫,她说“每次听到飞机轰鸣,就瑟瑟发抖,不时会听到看到投下的炸弹震天响。老百姓每当看到日本佬,老远就躲着不敢出声。有的趁早逃往山里亲戚家避难”。有一年,她不幸患上疟疾,三天三夜高烧不退,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差点命归西天。母亲对此多次含着眼泪向我们诉说,“我的命就是这样从苦水中煎熬过来的”。</p><p class="ql-block"> 到了四十年代中后期,母亲她好不容易嫁人成了家,多了一线生活的希望,但国民党反动政府内战不休,到处抓壮丁,苛捐杂税欺诈百姓,物价飞涨,乱象错迭。上午可买一担米的钱,到了下午只能买一斤盐,金元劵撒得满天飞。日子依然十分艰难。</p> <p class="ql-block">  东方红,太阳升。1949年5月初,人民解放军部队开进家乡,安民建政,穷苦百姓逐步过上安定生活,母亲她也总算盼到了青天。五十年代中期,互助合作、识字扫盲……人们物质、精神各方面迅速改善和提高。我们看见母亲很兴奋地参加识字扫盲,“互助组开展生产竞赛,捕捉棉芽虫……"。字字句句学得有板有眼。也就是从那时起她被人推荐当上居民小组长,从此成了集镇居民的主心骨,参加游行宣传、组织大扫除等,看她总有一股使不完的劲。五八年大跃进年代,国家建设热火朝天,社会同时出现一些冒进做法,生产、生活搞“大呼隆”,大家集体睡觉、集体吃食堂,大办钢铁、大办粮食。她与一班居民姐妹和其他各界人士一样,用尽了情,累断了腰,没日没夜跟着搞运动,炼钢铁、除“四害”,但效果却是劳命伤财瞎折腾。</p> <p class="ql-block">  转眼到了“文化大革命”。整个社会从“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开始。这场史无前例的运动就整个过程而言,乡下的居民老嬷嬷幸是逃过了一劫,但起初搞什么“破四旧”,打倒“五类分子”“三忠于”一类的极左做法还同样有。母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形势既不理解也无可奈何,带着小心谨慎的心态慢慢随从。过年时候为了祭祀祖上,她把偷偷珍藏的太公画像躲到楼上小心翼翼地挂好,叫我们一起点蜡烛、上香跪拜;每天三餐之前,同样怀着对毛主席、对共产党无比感恩、无比崇敬的心情恭恭敬敬地做“三忠于”;造反派头头说叫“五类分子”挂牌扫街,她也不得不去通知到人。到了后来,母亲她对运动似乎也嗅到些风声和做法不对劲,有意保持警惕,一些活动不再随波逐流了。每当她听到看到斗这斗那、无法无天的一些过激行为,会提醒我们:“人,在这时候心头得要清醒,记得与人为善,做事有底线,讲点‘德’。不能失去起码的品质"。这话至今如闻耳旁,终生为铭。</p><p class="ql-block"> 春雷惊鸣,东风意暖。改革开放了,母亲除了儿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外,还多了些万象更新的喜悦。言语放开了,脸额上退去了几丝皱纹,增添了一抹和颜。经常看她与邻里间有说有笑,偶尔玩玩扑克,有时还能听到她咿咿呀呀哼上几句小调,开心的样子如童心萌发,映射出时代新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遗憾母亲刚刚初尝到祖国改革开放甜美滋味,可惜病魔緾身,天命难违。1984年12月的一天,无奈仙逝,与世长辞。从此,母儿天隔一方,为儿只有诚心祈祷她天堂有乐,同时告慰母亲“您生我养我的家乡如今家家起新居,人人享太平,莺歌燕舞,一片光明”。</p> <p class="ql-block"> 叶昌华</p><p class="ql-block"> 2022年4月1日</p><p class="ql-block"> 农历3月初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纪念母亲 </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沧桑岁月梦萦长,幕幕情深惜我娘。</p><p class="ql-block"> 苦遇兵荒哀兴叹,祸临灾乱志豪强。</p><p class="ql-block"> 勤劳克已扶儿少,节俭持家挟病伤。</p><p class="ql-block"> 恰是寒梅存傲骨,几多希望沐春阳。</p><p class="ql-block"> 二 </p><p class="ql-block"> 修竹幽兰与岁寒,平平淡淡也欣然。</p><p class="ql-block"> 相邻总可同檐好,处事常能问世安。</p><p class="ql-block"> 自有暖情怜老弱,犹凭韧劲学深难。</p><p class="ql-block"> 不教银子晃人眼,恩德留儿胜座山。</p> <p class="ql-block"> 一剪梅 祭母 </p><p class="ql-block"> 壬辰年初,梦见逝世多年的母亲回家,想起她生辰已临九秩。三月初二,正值母亲忌日,当天上午,风雨交加,做儿三兄弟执意不违时辰,坚持墓地祭祀,以表心愿,恳谢母恩。</p><p class="ql-block"> 春暖花开梦母归。身素如羸,声素如悲。难分难舍泪霏霏。念母庭闱,九秩清徽。 </p><p class="ql-block">风雨交加去不回。酒洒茔碑,泪洒心扉。黄花一束柳丝垂。叩我慈帏,寄我心隈。</p> <p class="ql-block"> 乙未九月廿四先父百岁祭</p><p class="ql-block"> 百岁祭时泪暗伤,难忘先父好风扬。</p><p class="ql-block"> 柜台三尺守诚信,一个内贤助顺昌。</p><p class="ql-block"> 交友结亲称厚道,扶幼尊老赞慈祥。</p><p class="ql-block"> 粗茶淡饭总知足,糊涂凝情益寿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