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近年来,国家把重心从城市放到了农村,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鼓励“五老一新”人员支持乡村建设。</p><p class="ql-block">我这里记述的“五老”,指五位老人,我耳闻目睹了这五老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无私奉献,为乡村公益事业慷慨解囊、为群众的疾苦排忧解难的优秀事迹和高风亮节,了解他们的人,无不为他们感动。他们对家乡的付出和奉献精神可以说惊天地泣鬼神,把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家乡的关心都倾注在家乡这片广阔的大地上,在我村历史上将永远被后人记载,被后人传颂。</p><p class="ql-block">在此按年龄大小一一简单介绍:</p><p class="ql-block">一:谭孝芷</p><p class="ql-block">按照辈份,比我大二辈,我尊称芷阿公,现年87岁,糸退休工人,身体硬朗,精神䦆烁。</p><p class="ql-block">六十岁退休一直住在村里,是村里名副其实的“管事佬”,不论是东家地界纠纷,还是西家邻里矛盾;不论是谁家红白喜事,还是谁家缺水短粮……他一一主动上门或慷慨相助,从不计报酬。因为他公平公正,嬴得全村老小的爱戴和尊敬。村里修桥补路,他总是带头出资亲力亲为,以身作则。好事做得多,有时也难免被人误解,被人说风凉话甚至被人嘲笑,但他从不计较从不和别人争论,依然默默无闻地为人解困。但对于村里的不正之风,比如个别人好吃懒做,沉溺打牌赌博,偷鸡摸狗之事,他敢管敢说,敢于斗争。好多人在他的严厉教导下改邪归正甚至悬崖勒马。</p><p class="ql-block">他就是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做好事,不怕被人误解不怕被人恐吓的“好事者”。</p> <p class="ql-block">二:谭顺董</p><p class="ql-block">现年83岁,个子不高,耳聪目明,思维敏睿,办事雷厉风行,他是一位自己认为“老有所为才能老有所乐”的人,按辈份,我尊称他为叔叔。</p><p class="ql-block">年轻时,他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六十年代后期退伍转业到村里任支书,七0年,针对耕田只能靠天要水的情况,他决定在海拔500米高的四山夹三河之地修建54万立方米的水库,他敢和市乡领导立下“军令状”,保证当年设计,当年动工,当年受益。后来事实证明,他的愿望实现了。</p><p class="ql-block">因为工作扎实,成绩突出,尔后先后上调筹建芙蓉农校和到涟源一中和涟源二中任付校长,负责基建和后勤工作,为这几所省、市重点中学立下汗马功劳。</p><p class="ql-block">他始终没有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始终没有忘记关糸民生的三件大事:水、路和学校。</p><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前,村里仅一条和市里相通的进村公路,交通闭塞;吃水只能肩挑或者零散的水管引水到户;几间破旧的砖木结构房做教室。</p><p class="ql-block">他退休后,积极参与村里各项建设,自己带头捐款,不辞劳苦地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诚心所致,金石为开,好几位上级领导被他所感动下拔专项资金。</p><p class="ql-block">2017年底,村里面向社会各界捐款修路,把全村三个自然院落连接起来。天寒地冻,他和谭顺赞叔叔、谭主林兄先后到长沙、娄底,又挨家挨户筹钱,后来市农路局局长打电话给我:我们虽然经费困难,但被你村几位老人感动了,再怎么样也要支持一下。……</p><p class="ql-block">每项建设,他带头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节省五千甚至一万,先后带头乐捐数万元,单位领导及个人和村民都被他感动,一笔笔捐款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一条条道路破土动工,学校拔地而起,自来水引进千家万户……</p><p class="ql-block">他老当益壮,仍在马不停蹄地为公益事业操劳着。</p> <p class="ql-block">三:谭宪章</p><p class="ql-block">久闻其名,我很小的时候就听大人说,这个叔叔读书的时候特别刻苦,成绩特别优异,初中毕业就被中南矿冶学院破格录取。他参加工作后,又因为当时家庭成份不好不能入党不能提干,凭他的能力本来在仕途上可以扶摇直上……直到他退休时是安微铜陵市冶金设计院院长,享受厅级待遇,他写过好多书,发明过好多专利,既是管理人才又是技术人才。2018年清明节期间,我才第一次见到他,果然名不虚传。</p><p class="ql-block">现年八十三岁,红光满面,精悍,声音宏亮,说话斩钉截铁不拖泥带水,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明了;走路像年轻军人挺身昂首,一见面便知道是那种干事果断干练之人。</p><p class="ql-block">我自从见面之后,就受过他许多教诲,电话微信不断。2017年至2020年,我在村里呆了四年,他常常对我说:看准的事只要对村民有利,尤其是惠及子孙后代的事,就要大胆地去干,上级政府也是根据你们办事的能力、行动和决心,来给予政策倾斜的。如果有困难,我能帮忙的一定尽力而为。</p><p class="ql-block">每次说话不多,但总能醍醐灌顶。</p><p class="ql-block">村里如果有人因病致贫,他在微信里得知,立即电话给我了解情况,然后迫不及待转来爱心款,给病人解决燃眉之急。</p><p class="ql-block">他为村里修路修水利建学校等累计赞助达十五万有余,这是我这近几年所清楚的。</p><p class="ql-block">好男儿志在四方。他从小离开家乡,但心里一直不忘家乡的父老乡亲,回报桑梓,这种家国情怀令人钦佩,令人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四:谭顺赞</p><p class="ql-block">全村三个院落,二千多人,一提起他的名字,孺幼皆知,人人称赞。他,76岁,面带笑容,身材魁梧,走路大步流星,能文能武,出口成章。不论古今中外还是天文地理,他略懂一二,看风水识面相,准八九分。且能与时俱进,玩智能手机刷微信,年轻人甘拜下风。学识渊博,考虑问题周全,是一个解决问题方法总比困难多的长者。</p><p class="ql-block">最让人刮目相看的是他办事风格和办事能力。</p><p class="ql-block">他年轻时是我的偶像,我从小到大是他的粉丝。七十年代,家乡没有自来水、没有电,更没有公路和汽车。我亲眼看到他在那几年当支书时基本上解决了村民衣食住行的基本条件,年年被评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p><p class="ql-block">我五岁时,七0水库指挥部设在我家里,三四年后,54万立方的水库和23华里渠道建好了,几千亩农田旱涝保收;“三十初一不停工,初二三四不走亲,男女老少齐上阵,干部群众一条心。”我在当时装在家里的广播里听到他在县里开会这样表态,一个冬天之后,三公里长的进村公路全靠手提肩挑修好了,并且当时还买了一台汽车方便村民;临近的村庄还在点煤油灯时,我们己经不知不觉用上照明电了,这些都是七十年代前期的事,好多村庄想都不敢想。</p><p class="ql-block">后来改革开放,他出去创业了,赚了钵满盆满,古稀之年,落叶归根了。</p><p class="ql-block">因为种种原因,村里落后了,基础设施没有完善,村民没有吃上放心的自来水……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p><p class="ql-block">老当益壮,不坠青云之志,他决定拿出年轻时的干劲,再创辉煌。全体村民一致要求他任筹备组组长,在他的动员和带领下,通过资金自筹一部分、社会各界赞助一部分、向政府争取一部分,自己也毫不犹豫先后拿出数万元,从2017年到2020年的三年间,三公里长的白岩公路连通三个院落又接通冷江,三公里长的白周公路连通新化周家沖先后修通,五百米长的高学公路和五百米长的新凹公路使组与组之间互通,三公里长的白晏公路硬化,打造了全村一个立体交通网络,公路四通八达。针对饮水困难,用大型机械钻井取水,从海拔600米地方钻出50米深的地下水,又从海拔300米小溪向上引水,彻底改变了季节性缺水的难题。</p><p class="ql-block">村里的每一项建设流下了他辛勤的汗水,全村一万多亩山山水水留下了他的足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五:谭显吉</p><p class="ql-block">谭显吉先生是我临村的,同姓又同辈,尊称大哥,他爱人是我表姐,也称表姐夫。大哥中等身材,一米七左右,微胖,憨厚、健谈。</p><p class="ql-block">他为人低调,穿着朴素,可能从他身上找不到名牌。他的车内随时放着扁担锄头箢箕,看到公路上有障碍物方便随时移除。不了解他的人以为是一位农民,根本看不出是个亿万富翁。没想到吧,他就是涟源市最繁华的人民中路那二栋三十多层的双子座地标建筑的主人,是市里最豪华的华天星级大酒店的董事长。更著名的是他是一位爱心大使,慈善大使,先后捐赠社会各界达一千多万元,有助学的,有扶贫济困的,有修路架桥的,有建造祠堂的……</p><p class="ql-block">他捐赠我村数万元,经过我经手修路有三万五千元,他不仅慷慨解囊,而且要亲临现场指导及提出宝贵意见。</p><p class="ql-block">我多次拜访过他,每次听他谈话,离不开行善和尽孝两件事,他从小吃苦长大,目睹了社会的不公和现实的残酷,他也坚信因果循环、善恶有报,所以他一直坚持行善。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他用实际行动感化他人当好人、做好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有五老,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毛主席称赞徐老:你过去是我的先生,现在还是我的先生,将来仍然是我的先生。可见一代伟人对五老的尊敬和爱戴有加。</p><p class="ql-block">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p><p class="ql-block">我这里听记述的五老虽然不能和延安五老相提并论,但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事业。他们的爱心善举,他们的家国情怀令人景仰。他们像一股甘泉,无私奉献自己,泽被大众;他们更像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p><p class="ql-block">五位老人是我们宝贵财富,他们的付出改变了乡村的落后面貌,还给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五位老人也是我们崇拜的英雄,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悲哀的民族,而有了英雄而不崇拜英雄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民族是这样,一个国家、一个家族、一个村庄何尝不是这样呢?!</p><p class="ql-block">在此祝谭孝芷,谭顺懂,谭宪章,谭顺赞,谭显吉五位老人身体健康!但愿好人一生平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