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壬寅之春,本应复苏的黑土地被突如其来的疫情重新封冻,四平这座城市经历了一场“倒春寒”,随着疫情管控升级,四平人开启了被动“猫冬”的模式。四平人足不出户地“猫”着,却重拾了久违的人间烟火气。人世间飘着感动人心的烟火气,飘着邻里间互助的烟火气,飘着党徽映照的烟火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间至味是清欢,最美不过烟火气。央视大戏《人世间》在全国热播,剧里呈现出的家长里短、平常趣味,充满着浓浓的烟火气。如今疫情防控下的四平,空气中处处弥漫着久违的烟火气,虽然是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但每天都上演着感动人心的故事,也许这都是家长里短的小事,但却最是温暖。全市党员干部第一时间下沉社区,文广旅局的干部职工变身成为《人世间》里“曲老太太”, 不是主角却尤为重要自带党员干部身份同时又与社区居民相融,严格又接地气、严厉中透着关爱,每一个防控环节都有“曲老太太”的身影,每一个社区百姓都需要“曲老太太”的守护。在《人世间》剧情里人人都敬曲老太太三分,之所以“敬”,而不是“让”,除了她是领导班子成员,更多的其实是因为她无论身处何地,内心都有着善良、温暖的底色。同样的,此次文广旅局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在“一对一”帮扶纾困特殊群体工作中,小到一句问候,上门买瓶醋、扛袋面,大到设身处地的为老人们解决实际困难,都有着“曲老太太”的那份热忱与积极。“蔬菜包到了,我送!”“半夜值岗,我来!”“核酸检测,我去!”就是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比任何语言都要铿锵有力;就是做的这一些小事,比任何大事都要重要关键。人世间中弥漫着点滴关怀,让人感动,正是这些小事好事,就会凝聚力量,会正能量满满,这就是最美的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间烟火气,远在天涯近在“比邻”。《人世间》为我们呈现出诸多邻里相处之镜头,主角周秉昆的发小“六君子”是邻居,更是亲人,他们相互扶持,相互帮助,用实际行动验证了“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如今疫情防控形势下,四平的各个小区,各个居民楼形成了自发的“六君子”,在这个硍劲儿的时候,“六君子”们从不给政府增添过多的负担,一些小的困难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加以解决。以前小区群最为沉默,邻里之间大多如陌生人般相处,现如今小区群、楼群很是热闹,“六君子”们相互鼓励,相互扶持,楼上楼下、左邻右舍在群里联络频繁,有的发表抗疫小诗与大家共勉、有的唱歌与大家共享、有的语音聊天与大家排解孤单。与此同时,下沉的党员干部也加入群中,看着“六君子”们自嗨,感受浓浓的烟火气,而只要“六君子”们谁在群里表示缺盐啦,少油啦,没葱啦之类,文广旅局的下沉人员就立刻回应,解决“六君子”们的“盐”没之急、无“油”之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里对“邻”字赋予了最美好的内涵,是最质朴、最纯粹、最具人情味的存在,四平的“六君子”们仿佛回到了以前大杂院的生活,重拾起烟火气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人世间》里,最具烟火气的,当属周秉昆,这一形象寄托了原著作者梁晓声的民间伦理本位意识和“好人文化观”的人物载体。疫情防控下的四平,四平下沉的党员干部都成为了“周秉昆”,承担着一线卡点值岗的坚守、为民服务的担当。正所谓“隔离有距,关爱无间”,文广旅局下沉的党员干部均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与使命。4月3日傍晚,马车房子社区一个7岁男童突发急症,驻守卡点的王家武副局长和联络员曲书锐了解该情况后,主动驾驶私家车作为应急车辆,第一时间驱车将男童送往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救治。到达医院后,两位下沉人员帮忙联系医护并就诊,男童得以及时送治。随后,王局长还留下了联系电话,表示“有任何事情就打电话,别担心,我们一直都在。”人们常说“事上见!”“这人能处,有事真上啊!”文广旅局下沉的党员干部就是“事上见”的一群人,就是“能处”的“周秉昆”。有了这些“周秉昆”式的党员干部,相信四平百姓会安心,会无忧地享受人世间的烟火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风已吹过黑土地,终会将层层叠叠的阴霾驱散,又将希望的种子播撒。人世间的四平百姓,带着满满的烟火气,守候春暖花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