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无尽尽思念,清明节日,万物“吐故纳新”---明德国幼假期小课堂

反求诸己

<p class="ql-block">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吴老师,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不得不停课在家,但是我们停课不停学,春风吐物万物更新,我们迎来了第五个节日--清明节。那么清明节是怎么来的,我们又该做什么呢,跟着吴老师一起来学习一下吧😜</p> <p class="ql-block">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p> <p class="ql-block">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p><p class="ql-block">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p><p class="ql-block">《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b>相传只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评论伤身,所以大家来一起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酌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们来看一本绘本吧</p><p class="ql-block">《外公》从表面上看,它不过是由一幅幅的图画和穿插其间的简单文字组合而成,但真正优秀的作品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解读空间,常会带给读者深层次的体验。因为《外公》孩子感受了纯真美善的隔代亲情;因为《外公》,我们明白了死亡并不像想象中的可怕,一个人的离去不代表结束,而是意味着新生命的即将开始。</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了解了这么多,我们来做一个小手工来放松一下吧,一定要完成哦👊把作品发到你们的班里群里,和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快乐😁</b></p>

清明节

清明

踏青

万物

外公

寒食节

我们

禁火

节日

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