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每天都在学习。遇到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语,我会经常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现在方便了,不会就百度,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汲取新的知识点。我的摘录本起名《凤毛麟角》,这是我的小学语文老师张文声先生教给我的。</p> <p class="ql-block"> 1982年,张先生当时是我们仓房巷小学五年级一班的班主任,他说这些知识点就像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一样珍贵,只要不断积累,就能为我所用。是先生的言传身教教会我爱岗敬业,认真做事。</p> <p class="ql-block"> 每每想起这些往事,先生的身影就历历在目。记忆中先生经常戴顶蓝帽子,戴一副老花镜,身着沾满白色粉笔末的深蓝色中山装。先生身材高大,有一米八五,但他却瘦骨嶙峋。先生家在县城柴市北街,距离仓房巷小学不到1公里,他却常年住在学校。据听说先生在“文革”中受到迫害,当时组织为他落实政策、恢复工作不久,他想把蹉跎的岁月补回来,一心扑在工作上。为了克服小学生普遍怕作文的毛病,先生不辞辛苦,让全班五十多名学生一周写作文,一周写周记。先生经常通宵达旦的为我们批改作文,桌旁总蹲着半瓶白酒,熬夜时不时抿一口,他那双深陷的布满红血丝的眼晴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在先生呕心沥血的教导下,我们班的同学经过一年的训练,几乎再没有怕作文的。临毕业时,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了一本四、五个作文本钉在一起的“作文集”。而每一篇作文,都有先生的认真批改。为了帮助后进的同学提高学习成绩,先生经常利用节假日在家为学生免费补课,无私奉献自已的热血和辛劳。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当我感悟到这些而去寻访先生时,他却因肝癌去世。我的眼前浮现出张老师坐在灯下经常喝白酒熬夜批改作文的那一幕,我再也忘不了我们的张老师,我永远怀念我的小学语文老师张文声先生。</p> <p class="ql-block"> 清明节前,我终于在老同学的带领下,找到了老师的坟茔。4月3日下午,我再次来到了张老师的坟前,双膝跪下,捧一束光,点一柱香,献上一个学生迟到的怀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