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09年自从跟老婆结婚后每年清明祭祖扫墓从未间断,不知不觉一晃眼过了十二年。小时候只知道清明节常被父母们带着去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坟前上香跪拜,到如今我已传承了父辈们传统文化,并把这种“孝文化”一并传承给我的闺女,让他们一代代传承下去。记得小时候听父母们经常念叨——不问节,不问年,只问清明一吊“钱”。从墓碑中的姓氏不难看出自己出生的根源,就像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我记事起的时候我也好奇地问过我母亲:为什么清明非要在坟头挂上“一吊钱”?母亲告诉我:“吊钱”是对先祖的祭奠,对亡者的祭拜,告诉别人这是一方血脉传承。同时也听父母们在跪拜时嘴里轻轻念叨着:佑我后世子孙聪慧、学业进步、后继有人、能为家族争光。保佑家族平安吉祥,人人幸福安康 。那时候小,不太懂其中意思,直到现在每次清明去扫墓,我都会指着墓碑上的姓氏告诉闺女:你的太爷爷、老爷爷、爷爷……或许我也以我方式告诉她寻根,可能中华的传统文化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的被传承下来了。</span></p> <p class="ql-block"> 中国的传统文化——百善孝为先!可是有的人看着工作很“努力认真”,嘴里说着自己有多“爱国”,我在这弱弱地问你一句:你连对自己的父母或夫妻双方的父母都不“孝”,你说你爱国你自己信吗?别人会信吗?反正我是不会相信,因为爱国必须从爱家开始,而爱家是从孝顺双方的父母开始。与其在坟头烧纸千万堆,不如床前温水递一杯。</p> <p class="ql-block"> 从墓碑清晰的字里我找到了自己的姓和名,也就找到了自己的“根”,我从哪儿来,今后又会到哪儿去。记得弘一法师说过一句话:“遇见是因为有债要还了,离开是因为债还清了”。缘起我在人群中看见你,缘落我看见你在人群中。所以茫茫人海中我只是来人世间修行的一粒“尘埃”,续前世的缘,报今生的恩。</p> <p class="ql-block"> 清明祭祖四月天,</p><p class="ql-block"> 孝子贤孙拜祖先。</p><p class="ql-block"> 在世床前一杯茶,</p><p class="ql-block"> 胜过坟前万堆灰。</p><p class="ql-block"> 面对墓碑思来处,</p><p class="ql-block"> 闭目沉思忆从前。</p> <p class="ql-block">一年一清明,一年一追思。</p><p class="ql-block">清明节到了,思念天堂的亲人。</p><p class="ql-block">怀而不在,念而不得,</p><p class="ql-block">一别再无归期,</p><p class="ql-block">相见 只能在梦里。</p><p class="ql-block">愿天堂的亲人再无病痛,一切安好!</p> <p class="ql-block"> 前人积德福音子孙,积善之家出贵子。所谓的福气都是先人行的善,积的德,子女们才能福气盈门,后继有人。</p> <p class="ql-block"> 到如今才明白一个道理:活好当下,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是对逝者最好的祭奠,是对先人最好的告慰!</p> <p class="ql-block"> 失去亲人的痛苦不是当时的一瞬间,而是在某个寂寞的夜晚或孤独的时候,偶尔想起曾经的往事,触景生情,这个时候才是最痛苦的时候,只有这个时候你才能体会到: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p> <p class="ql-block"> 人的一生本来就是一场迎来送往的修行,你送别人,别人送你,没有谁可以真正的相伴一生。唯有活好当下,育好子女才是对逝去的亲人最好的告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