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防疫坚守:仁爱与自强力量的展现

僧敲月下门

<p class="ql-block">  壬寅仲春,一场艰难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圣城曲阜全面打响。曲阜东方学校29名教职员工全方位守护着139名留校学生,奋战在教育教学和防疫第一线。在这几天特殊的日子里,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展现了极具仁爱精神的个人素养和自强不息的个人品质。</p> <p class="ql-block">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封校以来,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时刻关注着学生的身心健康,担心尚未经历过风浪的孩子们能否在封校期间依然专心致志地学习和快乐无忧地生活,能否克服新冠疫情有可能带来的种种负面情绪影响。孩子们开始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有些迷茫,一遍遍询问着老师什么时候可以回家,疫情什么时候可以结束,什么时候可以睡到自己家里的床上......老师十分理解学生的心情,因为老师也有自己的家庭,也早已把学生视为了自己的家人,即使平时再健谈的老师此时却更愿意做一名倾听者、陪伴者。</p> <p class="ql-block">  时间和困难总是会催着人长大,封校第一天,在校学生主动和老师一起帮在家的同学收拾留在教室里的个人物品,一人一捆,并用工整的字体标注了同学的名字和班级,送到了学校大门口排好顺序等待家长来取,这是这139名同学第一次通力配合,他们早已忘记身上的汗水和衣服上的灰尘,留下的是脸上的微笑和东方学校大门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前来领取物品的家长激动地说:“也就是在东方学校能办成这样的壮举!”从这一件事情中,就反映出了仁爱理念下教导的孩子不是麻木不仁的,而是有良知有温度的朝气蓬勃的少年,那种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是任何困难困境都阻挡不了的。</p> <p class="ql-block">  仁爱是全体东方人的基本素养。封校伊始,学校连夜成立了驻校领导指挥部,王廷志校长任总指挥,康杰、孔令艳副校长任副总指挥,同教师、后勤保障人员、宿管、保安等29名驻校教职工共同守卫东方校园。三位校长一天多次巡视校园,时刻关心学生心理变化,老师们充分利用学校优质资源,组织开展了多种室内外活动,观看励志电影,安抚学生情绪。因餐厅人手不足,校长带领着同事们齐上阵,学生三餐供应及时且保证健康营养;作息时间规律,每天晚上放学后,孩子们可以在自己宿舍洗个热水澡缓解一天的疲惫,宿管阿姨提醒孩子们吹干头发、多穿衣服,避免感冒;保安叔叔24小时不间断巡逻,保证校园安全。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忘我精神正是全体东方家人仁爱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是对自己工作的负责,面对困难敢于亮剑,面对矛盾勇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时刻为留校学生做出榜样。</p> <p class="ql-block">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留校的孩子们经过老师的教导和陪伴、和同学的互帮互助,在逆境中慢慢成长。在班里,他们激情地晨读;安静地观看网课,课后与班里同学一起探讨问题;笔直地坐在座位上写作业;在操场上,他们肆意挥洒着青春的汗水;在宿舍里,平时不爱劳动的同学,也开始学着清洗自己的衣物。这就是自强,是每一位东方学子应有的品质,这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好的品德,是在自爱、自信的基础上充分认识自己的有利因素,积极进取、努力向上、不甘落后,是一个人健康成长、努力学习、赢得人生的强大动力。</p> <p class="ql-block">  学校成立了战时班级,设置了战时学队和班干部组织,通过老师整体把控、学生自管自教的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和组织能力。学校还组织了篮球比赛、足球比赛、写作比赛等丰富的文体类竞赛,不仅活跃了课间生活,也转移了大家对于封控生活的注意力,纾解了焦虑情绪和压力,让其对学习有兴趣,对生活有期待。</p> <p class="ql-block">  远山重峦,看不见柳的踪影,梅迎风雪,是不畏严寒的坚强;顺水东流,不知逆水行舟的艰难,却也没有它勇拼风浪的果敢。学会在逆境中成长,胸怀仁爱,自强不息,才能突显人生的价值,孩子们这几天的经历,注定是他们迈向成熟人生难得的关键一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摄影/文字:朱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审核:王廷志</p>

老师

学生

仁爱

封校

学校

同学

孩子

校园

东方

留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