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2年4月2日中午近十二点钟,文心苑小区党支部书记崔和芳的家门被人按响,敲门的是一位手拄拐杖艰难的一步步行走的84岁小区居民朱师傳,崔书记把朱师傳接到家里坐下,询问老人有什么事?老人因患脑梗多年后遗症说话吐字不清,半天才说了一句话,说我想去打疫苗针(第三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可苦于儿子现在在太原,因疫情一时半会又回不来。因此,朱师傅想起了小区党支部救助,老人心情很着急,崔书记听完老人的叙述,急在心里,行在动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可是自己也是一名冠心病患者,靠自身的力量根本满足不了老人救助,他想到了小区网格员和业主委员会负责人琚仁喜,于是马上联系网格员和业主委员会负责人,将老人的需求告诉了他们,网格员刘艳丽和楼长琚仁喜二话没说答应下午2点30上二单元五楼去接朱师傅。随后支部书记又向社区党委书记进行了汇报,社区崔瑞蕾书记当场表示,老人的救助实属无奈,我们社区党委、小区支部有义务有责任帮助老解决一下生活的困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午2点30分,小区支部书记崔和芳、业主委员会负责人琚仁喜、社区网格员刘艳丽三方联动,一行三人到二单元把朱师傅家从五楼接到了楼下,支部书记崔和芳用自己的车将老人拉到了中研所疫苗接种点,因朱师傳前两打的是科兴,中研所接种点今天又没有科兴针,他们又将朱师傅拉到了二院接种点才了结了朱师傅的心愿。朱师傅颤抖的拉着他们的手说“我信任你们”谢谢你们!</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群众表达的方式不尽相同,但一幕幕“双向奔赴”的感人情节都生动诠释:你们为我们保驾护航冲锋在前,我们为你们遮风挡雨保障在后。这样的付出,是对社区网格员人员真挚的感谢,同时也是疫情大考之下普通人的责任与担当。</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打一针疫苗针作为我们健康人来说根本不是什么大事,但作为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又身患脑梗腿脚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实是很难解的大事。同时,作为小区的志愿者来说他们也已经是65岁以上的老人了。这种助人为乐,为民排扰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位年青人和共产党同志很好地向他们学习。</span><b style="font-size:20px;">不因小而为之,居民吹哨,党网报到,让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群众的一句呼声,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必有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春光不会暗淡。艰难时刻,你总能触碰到身边那春日的生机。或是在家中照料的花草抽出嫩芽,看窗外草长鸢飞;或是在路上看见树木青翠,花儿娇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当看到这美好的春色,便想起动荡时代的王羲之,“欣于所遇,暂得于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春日可爱,没有一刻不值得珍惜;春光不灭,只要心中仍有对美好的期待。</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