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记事15:青冢铸物会社

云端漫步-向远方

<p class="ql-block">  青冢铸物,全称叫有限会社青冢铸物中子工場。这是一个只有几个人的小企业,从名字看成立之初肯定是生产铸件砂芯的工厂,但现在只做些铸件研磨工作。</p><p class="ql-block"> 这个工厂坐落在一片树林里,周边没有一座建筑物,长满荒草的院子里放着几辆汽车,靠北是一个车间,东侧是用彩钢搭起来的办公室。从我们高田寮到这里大约五百米。</p><p class="ql-block"> 发现这个工厂的是老彭,他在散步时刚巧来到了工厂附近,出于好奇,他走进去问能不能在这做兼职工作,老板答应了他。7月9日,老彭叫上我一同去工厂看看。</p><p class="ql-block"> 在办公室里坐着一位面容和蔼的老人,大概七十岁左右。老人穿着一身工作服,个子不高,身材消瘦,戴着一副眼镜,花白的头发略显凌乱,说起话来轻声细语,给人一种亲切感。老人递给我一张名片,上面写着:有限会社青冢铸物中子工場 代表取缔役青冢健一。我把老人的名字读了出来,他很惊奇,给我解释了有限会社和株式会社的区别,接着告诉我们会社的工作内容是铸件研磨,问我们能做些什么。老彭把我们四个人的名字交给了青冢社长,告诉他我们回去研究一下,过几天再来答复。</p><p class="ql-block"> 过了一周,我和老彭去青冢铸物找社长,说我们试一下,看能不能干得来。社长答应了,让我和老彭研磨一个小的水泵转子。会社的小林简单地示范了一下,我和老彭干了起来。这活不难,只要细心即可,干完后社长很满意,让我们继续做下去。</p><p class="ql-block"> 没干几天,老彭和小杨嫌这工作有点辛苦,去了另一个会社。从7月28号开始,我和小崔一起留在了青冢铸物,一直到来年的三月底。</p><p class="ql-block"> 说起青冢铸物,难怪老彭他们离开,会社的厂房很简陋,车间里有点杂乱:房屋顶部七上八下地吊着几条起重吊钩,地面横七竖八摆放着工作台和铸件,蒙在房顶的铁皮都已经锈迹斑斑,在地面行走要格外小心,说不定哪个铸件绊在你脚下。车间里没有什么现代化设备,加工手段也很原始。眼前的情景使我联想到了小时候家乡的铁工厂和铁锅厂,如果把它们放到这里一点都不显得突兀。</p><p class="ql-block"> 看到这样的工厂,我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这么简陋的工厂如何撑起现代化的发达的日本呢?</p><p class="ql-block"> 前些天,看了一位学者的论述,他把是否成为发达国家的标准归纳为个体的强弱,每个人的能力强,那这个国家一定发达。所谓个体强不单指创造财富的本领,更重要的是指个体的独立思想和判断能力。而要提高个体的能力,就必须有一个尊重个体感受的文化。只有尊重了个体感受,个体才能心情舒畅地发挥最大潜力,社会才能可持续发展,国家才能成其为发达。日本经历了几十年的民主化改造,虽然仍然残存从众、群体行为等潜规则,但在法律层面保障了对个体的尊重,在社会层面也总体尊重了个体的感受。心灵的自由,尤其是年轻人的活力,使整个社会呈现出蓬勃向上的氛围。青冢铸物这样的工厂虽然不普遍,但也并非个例,在简陋的外表下是较强的个体,在一部复杂精密的社会机器里,它和那些代表先进科技水平的部分共同创造着未来,它也充当着补充添加的角色,成为整个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青冢铸物办公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青冢铸物厂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青冢铸物道路入口</span></p> <p class="ql-block">  青冢铸物加上社长只有五个人,除了社长,还有小林達男、黑田浩、永长三好、柳町浩吉。社长年纪大了,平时沉默寡言,每天都坐在办公室里,他老伴是一个个子很矮的老太太,平时也不太爱说话,偶尔还能开着车子出去办事。第一次看见她躬着腰开着一辆货车时,让我惊掉了下巴。</p><p class="ql-block"> 社长是会社的创始人,以前在東京,后来才搬到了江户崎。他总说现在的人干活挑挑拣拣,他年轻创业时比现在不知要辛苦多少倍。从他那满是沧桑的脸上能看出年轻时一定充满了艰辛。</p><p class="ql-block"> 小林很能干,人也宽厚。他平时不怎么说话,对我和小崔总是客客气气。有一次我们闲聊,他问我喜欢日本哪个明星,我说喜欢小林幸子,人漂亮,歌也好听。他感到有点诧异,似乎在说:日本有那么多的明星,怎么偏偏喜欢她呢?</p><p class="ql-block"> 黑田胖乎乎黑黑的,下巴全是肉,在胖子比较少的日本他显得有点另类,一看到他我就想到了水浒传里面的郑屠户。他脾气有点酸,心胸和他的体态恰好成反比。</p><p class="ql-block"> 永长是一个爱开玩笑,大大呼呼的人,心眼也不错。在会社后面有一大片栗子林,到了秋天,满树的栗子都落到了地上,密密麻麻地铺满了草地,看着十分可惜。在日本,土地森林都是私有,即便栗子成熟了也没人去采摘。永长不管这些,他经常偷偷地跑到栗子林拣回一兜兜的栗子,然后让社长夫人用锅煮好,中午大家吃。这种栗子很大,足有一个小鸡蛋大小,看上去特别诱人,但吃起来没那么甜,和干面的地瓜差不多。我和小崔逗永长,管他叫小偷(どろぼう),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永长也笑,第二天照样去偷😂。私下里我和小崔管他叫“栗子”🤭。</p><p class="ql-block"> 柳町浩吉瘦高个,不怎么说话,大概是没有眉毛的缘故,给人一种恐怖的感觉,他不常来,与我们基本没什么交集。</p><p class="ql-block"> 我和小崔开始研磨一些小件,都是一些水泵转子,叶片是双曲面,精度要求很高。我俩都是比较认真的人,把叶片研磨得光光滑滑,开始社长还有点不放心,经常到车间站在我们后面观看,工作了几天他就放心了,不住地夸我们比日本人干得还认真。</p><p class="ql-block"> 随着技术的纯熟,我们接着研磨一些比较复杂的大件,有时一个大件要研磨好几天。这活干起来有瘾,我把每一个叶片都当成了待加工的宝石,当把叶片打磨成像宝石一样银光闪闪时,心里有说不出来的满足。</p><p class="ql-block"> 后来,会社来了一批军工潜水艇零部件,这种零件有一个很奇特的要求:加工前零件表面有磁性,在打磨时要不断地用一块磁铁去吸附零件表面,什么时候零件表面没有磁性了,这个工件才算打磨完了。这需要花费相当的时间,当时我就想:难怪军事装备价格昂贵,一个小小的零件光打磨就需要几万日元的费用,如果是一艘潜艇,那成本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 干了一阵,社长就对我们俩非常信任了,每次来工作都是我们自己吊装研磨,整个工序不需要社长再过问。小崔干活很有门道,我们配合的也相当默契,不久就熟练地掌握了各种研磨技术。</p><p class="ql-block"> 社长认可我们的工作,我们和其他社员的关系也相处的很融洽。有一次,我的自行车🚲坏了,社长发现后,立刻到高田寮拉上自行车去江户崎修理,免去了我不少麻烦。九月十五日是日本的敬老节,我和小崔给社长各送了一个小乌龟和两个泥人,社长和老伴高兴地脸都笑开了花。</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般休息日去青冢铸物,中午休息时大家都在办公室吃饭,吃过饭大家在一起闲聊。小林话不多,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打高尔夫,每天中午,日本电视台都直播高尔夫比赛,小林总是目不转睛地观看。社长夫人此时就默默地坐在椅子上,眼睛望着门外发呆。她和社长住在旁边的两间房子里,每天除了干些家务基本就是陪着社长聊天。我们从没问过社长家里的事,也不知他们的孩子在哪里。有一天我们说起了会社的厂房,社长说将来要把车间好好修一修,尤其把办公室改造一下。</p><p class="ql-block"> 多少年过去了,如果青冢社长还健在,已经一百多岁了。写这篇文章时,我在卫星地图上发现在青冢会社的原址建造了两栋崭新的厂房和一栋别墅(几年前还没有),不知这个新的厂房是青冢社长还是他的子孙建造的,但不管是谁,在这里都留下了我深深地记忆,即便是在三十年后的今天仍然是那么清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4.2</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背景音乐选自広橋真紀子的钢琴曲“さようならの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感谢慶勇提供的部分图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左起:青冢健一、黑田浩、永長三好、小林達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新建的青冢铸物厂房</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