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国视线】春语润于心 清明融于情——清水县充国小学二十四节气之“清明”实践活动

蔷薇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落实“传统引领、文化浸润”的办学思路,围绕“传统文化”这个德育工作大主题,清水县充国小学以“二十四节气进校园”系列主题队日活动,引领师生了解节气成因、习俗、养生、物候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古诗文,把二十四节气融入班级文化,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为了让同学们了解清明习俗,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根据学校安排,“清明”主题队日活动由三八中队主体设计活动内容并组织开展。由于疫情影响,孩子们居家学习,因此三八中队辅导员组织全体少先队员们在家中积极开展了“清明”节气实践活动。</span></p> 清明节的由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span></p> 清明三候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候,桐始华;桐,是指白桐花。意为清明来到,白桐花开,清芬怡人。春来万物复苏,到清明时节,阳气更盛,各种各样的花竞相开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候,田鼠化为鹌;鹌,是指鹌鹑类的小鸟。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喜爱阳气的鸟儿则开始出来活动了。田鼠为至阴之物,鸟为至阳之物。此语意指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可见,春日里的草长莺飞之景象,是顺应了大自然的变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候,虹始见;虹就是天上的彩虹,说明清明时节多雨,故而彩虹出现。</span></p> 清明习俗 实践活动 经典诗词诵“清明” 童心稚手画“清明” 小小白花表敬意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清明节本该去扫墓、祭拜先人,但由于疫情影响,孩子们只能居家,用自己的双手,制作了一朵朵的小白花,表达对已逝之人的尊敬!</span></p> 居家防疫我最棒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通过本次清明节教育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了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学会感恩和尊敬长辈。同时感受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们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引导学生们努力成为有作为的新一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不懈奋斗!</span></p>

清明

清明节

活动

充国

文化

田鼠

主题

二十四节气

阳气

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