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班清明节主题活动

温暖如你

<p class="ql-block">  时值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中一班开展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让孩子学习和感知清明节的意义,进一步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p><p class="ql-block"> </p> 了解清明节 <p class="ql-block">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是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这一天我们会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清明节也是24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孩子们通过有趣的故事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在“知清明”的过程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p> 学习古诗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学习了古诗《清明》,通过学习诗歌内容以及手指操表演,加深对清明节的理解,同时感受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p> 清明节习俗 <p class="ql-block">  吃寒食: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另外,北方有食用馓子、鸡蛋、卷饼的习俗。</p> <p class="ql-block">  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p> <p class="ql-block">  放风筝:是民间传统游戏之一,清明节节日习俗。风筝又称风琴、纸鹞、鹞子、纸鸢。起源于中国,是一种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通信工具,第一个风筝是鲁班用竹子做的。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故称为“纸鸢”。</p> <p class="ql-block">  “清明”的含义是气候暖和,草木萌动,杏桃开花,给人以清新明朗、欣欣向荣的感觉。清明过后,气温开始升高,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但是小朋友们要注意:</p><p class="ql-block">●加强户外锻炼,增强体质。</p><p class="ql-block">●在踏青游玩时要注意安全,做好自我防护,不去人多密集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p><p class="ql-block"> 祭祀先烈和亲人时,要做到文明祭扫,小朋友和家长可以制作一束纸花,表达哀思。</p>

清明节

清明

踏青

团子

节日

习俗

风筝

游玩

纸鸢

时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