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5px;">——元谋县培英中学教师赴元谋一中跟岗学习</span></p>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提高我校教师教育教学业务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转变工作态度,改变教师教学质量意识,培养爱岗敬业、爱生乐教、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职业情怀。我校于2022年3月30日至3月31日,在学校党支部书记龚勇同志的带领下,培英中学数学、英语、物理、生物、化学、政治、历史各科教师赴元谋一中跟岗学习。</p> 拉开跟岗学习序幕 <p class="ql-block"> 进入校园后,整洁美丽的校园环境一下子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从干净整洁的操场到书声琅琅的教室,再到整洁的宿舍,都体现着元谋一中悠久的办学理念。文松云副校长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各项校园建设、教学现状向每一位老师娓娓道来,使每一位跟岗学习组教师对元谋一中的办学成果及建设经验由衷的赞叹。由此,拉开了跟岗学习序幕。</p> 课程改革交流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校园文化建设后,初中部教科室主任周国文老师给跟岗学习组教师详细介绍了元谋一中七、八年级的课改情况:</p><p class="ql-block"> (一)强调课堂要由教师教学的主阵地转变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从“灌输”变“引导”,从“表演”变“对话”。突出课堂的参与性、互动性与合作性,改变了教师课前准备的关注点和备课的方式,教师学会聆听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对自己的做法进行解释,课堂正在由教师教学的主阵地转变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 (二)导学案的使用。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导”,就是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善于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点燃其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元谋一中的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特点具有开放性、创造性。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p><p class="ql-block"> (三)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对象性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一种主体性的意义关系。师生之间的交往是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具有民主、平等的特性,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协商,建构学生多样化的主体活动,完成认知和发展的任务,从而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展。</p><p class="ql-block"> (四)元谋一中结合学校的教研活动,在学校内部开展了“青蓝工程”。由优秀教师指导年轻教师教学,互相听课评课,分阶段总结,开展优秀教师的示范课、青年教师的汇报课活动,培养了一批年轻的优秀教师。</p><p class="ql-block"> 听完课程改革情况之后,初中部教科室主任周国文老师带领培英中学跟岗学习组教师参观各班班级文化建设、晚自习情况。</p> 参与教研活动 <p class="ql-block"> 3月31日早上,培英中学部分教师有幸参与英语组、政史地组的教研活动,他们采取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的方法,备课做到 “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统一教学目的,统一重点,统一作业内容、统一教学进度。集体备课主要以各年级备课组为单位,由各个备课组长负责,教师之间分工协作,团结互助,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每两周安排一名教师上好示范课,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情况,提炼共性问题进行研讨,进一步明确对策建议,充分利用教研组展开活动,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p> 走进课堂 <p class="ql-block"> 随后,培英中学跟岗学习组教师根据自身学科特点纷纷地走进课堂,学习元谋一中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感受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氛围,享受一场视觉盛宴。学生们阳光开朗,文明礼貌,勤奋好学,视野开阔,在以“大容量、快节奏”为特点的课堂里,端坐静听,思维活跃,精力集中,毅力顽强,营造了“勤奋、务实、高效”的文化氛围。</p> 参观食堂 <p class="ql-block"> 之后,又到元谋一中食堂参观,看到一排排摆放有序、色香味俱全的菜品,面带浅笑的服务员,让人感受到元谋一中食堂一改传统食堂单调的供餐风格,除了传统的大锅菜外还有西餐、套餐、小炒、糕点等美味食品。学生食堂不仅仅注重吃好,吃饱,更加注重荤素搭配,菜品搭配,已经成功的满足了学生的口味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培英中学食堂将向元谋一中食堂学习,学习他们的服务理念,学习他们的精细化管理,从细节入手,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p> <p class="ql-block"> 此次跟岗参观学习,充分发挥了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宗旨。两校领导均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强沟通和交流,希望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共享资源,携手提升管理水平,不断地为学校寻找新的起点,为学生的发展,为教师的发展,为学校的发展,去努力实践。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开创学校教育新局面,迎接党的二十大。</p> <p class="ql-block">撰稿:姚程丽、贺会</p><p class="ql-block">编辑:曾建松</p><p class="ql-block">供图:贺会、汤连春</p><p class="ql-block">审核:龚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