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姐

子紫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香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作者:李中泽</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香姐姓沈,叫于香,是母亲的娘家人,虽然年纪比母亲小不了多少,但母亲在世的时候,她总是称呼母亲翠香叔,母亲要我喊她香姐。论辈分她自然比母亲晚一辈,但为什么称呼我母亲为叔这样一个男性称谓,我到现在都不是太明白。隐约听老人讲,是因为我母亲当年是独生女,依乡俗要为沈家立门户,按当地习俗,无男丁由女儿立门户者,在本家族中均以男性称谓相称,这才有她称我母亲为叔叔一说。</p><p class="ql-block"> 我认识香姐纯属偶然。应该是在十年前,我当时还在天门市广播电视台上班,分管机关事务,那一年非常巧合,香姐的女婿熊汉新,为了方便岳母养老,也在广电小区买了套二手单元房,和我的单元楼虽不同楼栋,但相距很近。平常出入常见面,有次唠家常时我才知晓了新迁进小区的香姐原来是我母亲娘家晚辈。香姐当时惊喜地拉着我的手说:哎呀,怎么这么巧啊,在这里遇到亲人了!后来我到天门市福利院看望在那里养老的母亲时说起这件事,母亲说娘家是有这样一个晚辈侄女,蛮亲热人的,年轻时嫁的老公是蒋姓老师,前些年去世了,按辈分你应喊她姐姐,邻里亲戚中习惯叫她香姐。但我喊香姐实在喊不出口,因为香姐的年龄比母亲小不了多少,当时我母亲快八十了,香姐也有七十多岁。自从住进一个院子知晓了这层沾亲带故的关系,香姐每次见到我,包括见到我的爱人,不知有多亲热,总有说不完的话,要不是赶着上班要告辞,拉个把小时的家常是常事。从我母亲是孤儿受的磨难讲到我们兄弟四个小时侯没有老人照看的辛酸往事,香姐记忆力好,细节过程回忆得清清楚楚。</p><p class="ql-block"> 有时见面了也会关心我母亲的近况,有次我无意中说到母亲现在住在市福利院养老,香姐知道后几次打探到市福利院看望我母亲,每次去都会给母亲洗头发,香姐跟母亲说,您一生没有养女儿,只当我是您的女儿。要知道,香姐当时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也是子女们买了房子养老的老人啊。后来我是去福利院看望母亲时才知道香姐跟母亲洗头发做的这些事情,听了我是既感动又惭愧。后来香姐有段时间没有去福利院看望母亲,见到我自责了好几次。原来是香姐有次居家不小心,腿摔折了,有一个多月不能下床。当香姐终于能够下床走路了,有天在院子里见到了拄着拐杖的香姐,她竟忙不迭地向我道歉,说因为伤情中断了给我母亲洗头发心里很过意不去,对不起翠香叔,表情非常诚恳,我后来讲给我母亲听,母亲感动了好长时间。</p><p class="ql-block"> 香姐还做了许多让我感动的事。香姐的兄弟姐妹多,都住在代湖农场,侄子、侄女们都很孝顺,时不时会带些礼品来广电小区看望她,她有几次拿了亲戚们送的糍粑,鸡蛋,还有一些土特产守在我住的楼栋下,候我和爱人下来时一定要我们接受,推都推不掉。小区的物业是去年才开始有的,在没有物业前,香姐一耄耋老人,每天坚持义务打扫院子楼道,擦拭楼梯把手,当邻居们看她这大年纪过意不去,劝她别累着时,香姐却说,小区的人对我都蛮好,我闲着也是闲着,做点事只当锻炼身体。</p><p class="ql-block"> 2016年3月,我母亲以86岁的高龄,在马湾镇上我二哥家病逝了。因为香姐腿脚不是很方便,再则年岁也有这大,母亲走时我没有告诉她。丧事办完过了好长时间,有天在院子里见到香姐时她又问起我母亲:“翠香叔现在身体还好吗?”我只得如实相告。我永远记得香姐当时的表情,她足足盯着我看了半分钟,神情渐由吃惊转为悲伤,然后急切地说:“哎呀,出了这大的事你怎么不告诉我一声呢?”她的表情是非常悲痛和懊悔,没能去与母亲作最后的告别。</p><p class="ql-block"> 时间荏苒,一晃我和香姐在广电小区的院子里共同生活都快有十年了,我早已习惯了生活中这位热情善良,重情重义的香姐,她已然成为了我生活中一道美丽的风景,常常温暖着我打动着我,有时她甚至会在聊家常时告诉我她听到的住户中对我工作上的反映,真诚地提醒我,实在难能可贵。但从去年不知什么时侯起,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到香姐了,想起她,我就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我爱人也几次问我:“香姐有好长时间没见到了,是不是搬走了没在这住了?”说实话,在一起住得时间长了,香姐对我们又是那样好,我们真的非常惦念她。从哪里能打听到香姐的下落呢?我忽然想起,香姐住广电小区的时候,在友好菜场做付食生意的小女儿,常带着两个花骨朵一样的小姑娘来看望香姐。有天我借着去友好菜场买菜,专门找到了香姐的小女儿,问起香姐的近况,才知道做子女的考虑到老人家年纪大了,一个人住不放心,2017年12月,香姐孝顺的儿子特地回天门接香姐到了深圳,香姐的大女儿家也在深圳,这样,香姐便可以在儿子、大女儿家两边走动了。我问香姐还会回天门吗,香姐女儿说今年年底有可能回天门。我托香姐的小女儿转达了我和爱人的问候,就说我们非常想念她。</p><p class="ql-block"> 感谢生活,人生旅途无意中的一次偶遇,让我认识了热情质朴善良的香姐,让我体验到了弥足珍贵的亲情与乡情,让我对香姐有了一份挥之不去的温馨牵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作者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李中泽,59岁,籍贯天门,任职天门市委党校,现抽调至一企业做党建工作。爱好文学,犹喜唐诗宋词,偶有佳作;也喜中国象棋,常网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