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 </font><font color="#167efb">——杨仙逸小学李琼老师勇夺石岐街道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font><font color="#ff8a00">特等奖</font></b></h1> 烟花三月,草长莺飞,春日里一片生机盎然;烟花三月,百花争艳,在春日里尽情开放。2022年3月31日下午,石岐杨仙逸小学班主任李琼老师在高手如林、竞争激烈的石岐街道中小学班主任专业技能大赛中,一举获得特等奖,将代表石岐街道参加中山市第七届班主任能力大赛。 本次大赛分两个比赛环节,即:“成长故事叙述”和“情景答辩”。 选手在这两项比赛环节中都是提前15分钟随机抽题,然后在6分钟内完成答题,其中4分钟作答,2分钟回答评委提问。 李琼老师在“成长故事叙述中”抽中的是17号题:“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请以‘唤醒’为主题,自命题目叙述你在班主任工作经历中的成长故事。”李琼老师在这一环节里,以组织学生开展七个阶段的职业体验活动为线索,生动地再现了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的“生活即教育”的真谛,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明理。这是李老师对学生的唤醒,也是她教育智慧的体现以及对教育理念的践行。 在“情景答辩”环节里,李老师抽到的题目是:“小川今天没有来上学,中午小川爸爸焦急地来找班主任老师,说小川昨天晚上就开始跟爸爸说想转学,理由是自己从进校开始就想当班长,说是三年都不能如愿,最近一次的班干部改选,小川还是没有被选上,觉得特别伤心。小川提出希望转到一所让自己当上班长的学校,否则就不上学了,小川爸爸向老师求救,希望让孩子当一回班长”答。在这个环节里,李老师从容应对,旁征博引,从问题的定性、归因的分析再到提出小川问题的解决策略,无不展现出她深厚的建班育人能力和班主任专业素养。 真正有所成就的,往往是那些能在关键时刻“慢”下来,耐心读一本书、耐心磨练一项技能、耐心思考一个问题的人。李琼老师今天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她孜孜追求班主任专业发展的不懈努力,更离不开杨仙逸小学领导班子的专业引领和优秀班主任团队的鼎力支持。自接到参赛任务起,学校就为李琼老师组建了导师团队,由潘志坚校长亲自牵头,担任首席导师,为李琼老师“开小灶”;广东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梁凤英老师领衔,带领刘伟琪、何丽君、李荣等工作室成员,利用每天放学时间和周末时光陪伴李琼老师共学共研,反复演练,狠抠每一个细节,琢磨每一道题目,做到精益求精,力求完美。李琼老师每天除了要完成大量的学科教学任务和班级管理事务,还见缝插针地认真研读参考书籍,积极参加市级培训,撰写大量阅读笔记和教育成长故事,起早摸黑反复进行模拟练习……“星光不问赶路人,天道酬勤有心人。” 成功从来都不是唾手可得的,要想静待花开,前提是你必须默默耕耘。赛场惊艳的背后,是李琼老师无怨无悔的付出和努力,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积累;是“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的自律;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的执着。 石岐折桂,对于李琼老师来说,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等待李琼老师的,还有更加充满挑战意味的中山市第七届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成长,需要一场大赛的洗礼,我们期待着李琼老师在接下来的备赛岁月里,在人间最美的四月天,不虚度光阴,不半途而废,不随波逐流,保持一颗进取心,永远向着光明,做最好的自己,在更高的舞台上成为最璀璨夺目的明星!<div> 加油,李琼老师!<br></div> 撰稿:梁凤英<div>一审:冯就元</div><div>二审:李浩</div><div>三审:潘志坚</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