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母校七十岁了!

老照片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母校——孝义中学,是山西省重点中学。孝义中学成立于新中国建立不久的1952年,她跟随共和国的发展步伐,经历了非常不平凡的岁月,风风雨雨一路走来,非常不容易呀,今天她已经有70年的光辉历程了,在母校七十岁华诞之际,总有一种写点什么的想法,请恕我才疏识浅,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只能简单地说说当年在学校时的感受,权当是对那段学校生活的回忆 ,是对青春岁月的怀念,是一个学生<span style="font-size: 18px;">对母校的敬重与感谢。</span></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1972年春季入学的,到今年正好是五十年了,当时因为某些原因学校曾中断办学一段时间,恢复办学后,我们的校名是孝义县城关高中学校,我们是学校恢复办学的第二届学生,同届两班,可以说是孝义中学七十年里办学中最特别的一届,是在批判“读书做官论”、“读书无用论”的背景下的一届学生,和今天的教学不可相比。当时学制是二年,其实总共在校时间不到二十个月,而且班容量很大,我班最多时有七十七个同学,两个班约一百五十多人。1972年4月开学入校,1974年元月就毕业离校。当时课本也少,大该有语文,数学,政治,外语,工业基础,农业基础,卫生常识几门课程,而且正常坐在教室上课的时间非常少,大部分时间是从事开门办学和校外活动,如:县农修厂开门办学,县瑶圃农场开门办学,学校稻田种植水稻,南阳后活丹村种植土豆,四七六工地勤工俭学劳动,搬迁学校(从旧城城隍庙校区搬往新城校区)等等。以劳动为主的中学时间,确实没有学到多少文化课,短暂的学校生活留下最深的印象是,学校教学条件十分简陋,师资缺乏,经费不足,但是学校仍然尽最大的努力,为学生提供了较好的学习环境,那时老师非常负责,非常认真,及便是在工厂车间里,农场大田里也会认真备课讲学,学生也非常珍惜这些学习机会,认真地听讲,完成作业。在校期间虽然文化课学的不多,但培养了我们能吃苦、爱劳动、听安排,讲互助、懂友情、善团结的好品格。</p> <p class="ql-block">我们毕业后,还没有恢复高考,大多数同学回到农村务农,一部分市民同学插队下乡煅炼,少数人走进工厂当了工人,还有的参军入伍成为了保家卫国的解放军战士。1977年恢复高考后,不少同学刻苦复习积极应考,考入大学深造,他们当中,有的成为了农业专家,有的成为了大学教授,有的成为了地方干部,还有的成为了治病救人的名医,为数不少的同学从事了教学工作,走上三尺讲台教学育人。总之,大家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工作岗位共同为国家建设、地方经济发展做岀了奉献,展现出这一届学生的精彩人生。可以说在母校短短的两年里,留下了我们的年少青春,也留下难忘的从前,在这里改变了我们的人生认知,也留下了美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1972年4月1日是我们正式入学的日子,一晃50年了,当初年少无知的我们,今天已到了两鬓白霜的年龄。细想,校园生活早已远去,当年的书生意气成为了回望、回想、回味;往日的风华正茂也化为了如烟、如梦、如幻。50载的年轮没能留住往日容颜,半个世纪的岁月模糊了当年趟过的足印。人亦如此,何况七十岁的一所学校呢。</p> <p class="ql-block">成为孝义中学的学生很幸运,更幸运的是我家包括妻子、女儿、儿子一家四口都是这所学校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这四张毕业照分别为:第一、二张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建的新城老校区拍摄的;第三张虽然也是在老校区拍摄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但是经过改造翻新后的,面貌变了很多;</span>第四张则是在今天的新校区拍摄的,这里面也能看出孝义中学在不断创新变化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需要说明的是当时四班还有任天保、杨继荣同学七三年参军,李林梅、罗建成同学统计遗漏,王从宾、郭文华、李小蔚 同学调走或退学未登录。</span></p> <p class="ql-block">母校七十岁生日了,作为她的学子,衷心感恩学校的精心教育,为我们人生征程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也通过后来的努力,逐渐成为了国家社会的有用之人,母校华诞之际,衷心祝愿母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越办越好,越来越强,为当地更多的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为国家、社会及地方培养更多优秀的可用人才。</p><p class="ql-block"> 作者: 原孝义中学四班学生</p> <p class="ql-block">该作品发表后,无意间发现有意义的数字截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