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馃 <p class="ql-block"> 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是文明演化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就是把历史上特色小吃、美食汇集成现代的应令尝鲜的美食。流行于江浙沪一带与福建、江西、湖南等地的清明馃就是其中一例,它是淸明节的一个习俗,同时它是清明节祭祀祖先,供全家人食用,左邻右舍親戚朋友也互相馈赠的一种美食,诸暨乡村还有一个重要习俗,即女儿新嫁的次年清明,父母要挑一担物品去看望女儿,物品中称作“望囡馃”的礼品清眀馃必不可少,当然还有当季果品与食品。</p><p class="ql-block"> 再过几天就是淸明节了,原野上新鲜的野艾叶连长得较小朵近日嗖嗖地冒岀来了,野艾草有益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可以预防疾病和降低疾病风险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清明节前我们诸暨每家每户都要做淸明馃、蚕茧馃。清明馃有清白两种,一甜一咸,咸味:馅料是肉丁、春笋丁、豆制品、还有一定的九头芥盐菜,用猪油或者农家土菜籽油炒,刚炒好出来馅料上撒上一把葱,喜好吃辣的在炒时加上干辣椒,更鲜香辣。甜馅:有黑芝麻加糖、或自己做豆沙。芝麻要用石臼捣出来,或者干面杖用劲干碎,真的又香又甜。一般来说诸暨人家艾青做甜馅,咸馃是白馃。用手工制作方法包出一只只绿色的,白色的“金元宝”寓意深刻!刚刚蒸出笼的淸明馃,油亮亮,胖乎乎的,外皮糯叽叽,Q弹的。除了淸明馃,我曾经看到姐姐、堂姐她们可以手工制作栩栩如生地“🐷、🐶、🐐、🐴”各种用艾淸糕制成的精制而成的小动物形态的清明馃,而我却只能在桌子边上做简单的“蚕茧馃”,当然不与蚕茧一样白色的,而是绿色的食物“蚕茧馃”,因为是自己掐的,感觉特好吃,有一点点成就感!吃不完的淸明馃放在冰箱冷藏,尽别放冷冻,因为冰冻会破坏口味,口感下降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个是艾草</p> <p class="ql-block">青明馃</p><p class="ql-block">不吃不得果 </p><p class="ql-block">吃吃一场祸</p><p class="ql-block">从此育秧忙</p><p class="ql-block">春耕开始 啰</p> <p class="ql-block"> 清明馃太美味了,不仅糯香辣甜鲜,它代表了清明时节家乡的味道。我终于认同什么叫:人生苦短,唯美食不可辜负。美食是寻常的,寻常得像我们熟悉的一段歌,如同我们朴实无华的人生,我爱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四季分明的农耕习俗,更加喜爱各种类型的美食小吃,他是民族历史传承的总体表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