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国家图书馆馆长吗?

溪河子

——你所不知道的老子之三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 <b>三、老子以何种身份参加巷党助葬?</b> 据记载,老子一生职务共有三个:①刘向《列仙传》“时为周柱下史”;②司马迁《史记·老子列传》“周守藏室之史”;③《庄子》“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br> 应劭《汉官仪》:“侍御史,周官也,为柱下史,冠法冠。一曰柱后,以铁为柱。”<br> 周代设官分职,置六官六职:一曰天官冢宰,二曰地官司徒,三曰春官宗伯,四曰夏官司马,五曰秋官司寇,六曰冬官考工记。《疏》:“设官分职。职谓主也,天官主治,地官主教,春官主礼,夏官主政,秋官主刑,冬官主事。”六官皆总属于冢宰。冢宰,即大宰。<br> 《周礼·春官宗伯》:“惟王建国,……乃立春官宗伯,使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礼官之属:大宗伯……小宗伯……鬯人……鸡人……司尊彝……天府……典瑞……典祀……大司乐……乐师……大祝……小祝……司巫……大史……内史……外史……御史……巾车……司常……都宗人……家宗人。”<br> 《周礼注疏》:“春官宗伯。象春所立之官也。宗,尊也。伯,长也。春者生万物,天子立宗伯,使掌邦礼,典礼以事神为上,亦所以使天下报本反始。不言司者,鬼神示人之所尊,不敢主之故也。”郑司农云:“宗伯,主礼之官……宗官又主鬼神,故《国语》曰:使名姓之后,能知四时之生,牺牲之物,玉帛之类,采服之宜,彝器之量,次主之度,屏摄之位,坛场之所,上下之神祇,氏姓之所出,而率旧典者为之宗。《礼·特性》曰:‘宗人升自西阶,视壶濯及豆笾。’然则唐虞历三代,以宗官典国之礼与其祭祀,汉之大常是也。”<br>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宗伯帅其属而掌邦礼,典礼以事鬼神,实际就是负责国家重大活动的主礼之官。<br>  御史,设立在春官之下,隶属宗伯。《周礼·春官宗伯》:“御史掌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治令,以赞冢宰。凡治者受法令焉,掌赞书,凡数从政者。”又:“御史,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b>其史百有二十人</b>、府四人、徒四十人。”<br> 《周礼注疏》:“御史。案其职云:‘掌赞书,凡数从政者。’皆亦礼事,故列职于此也。”<br> 《周官集注》:“掌赞书。赞为辞,若尚书作诰文。吴氏曰:内史书王命,外史书外令。御史为二官之属,则赞二官之书。魏氏曰:御史所赞冢宰,治令书写藏其副。”<br> 《周礼注疏》:“御,犹侍也,进也。其史百有二十人,以掌赞书人多也。”虽然《周礼》中没有出现“柱下史”一词,但“柱下史”应存在,列于120位史官之中,或有数职之多。柱下史服从和服务于御史,故应劭云“侍御史”。<br> 周官职级从大至小,依次为:卿(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府、史、胥、徒。《疏》:“府,治府藏。史,主造文书也。凡府、史皆其官长所自辟除。……官长所自辟除者,官长谓一官之长,若治官六十,其下府、史,皆大宰辟召,除其课役而使之,<b>非王臣也</b>。……《周礼》之内,府、史大例皆府少而史多,而府又在史上,唯有御史百有二十人,特多而在府上。”<br> “御史之史”人数众多,柱下史自然不会少。其不同于其他官职,职级不在府之下,而是在府之上,位列下士之下。府与史皆非王臣,可知其职位不高。<br> 需要注意的是在周春官中,除了御史之外,还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他们的职级、职责各有不同。<br> 《疏》:“大史。案其职云:‘读礼书,祭之日,执书以次位常。’是礼事及鬼神之事也。”《注》:“大史,史官之长。释曰:谓与下内史、外史、御史等为长。若然,内史中大夫,大史下大夫,大史得与内史为长者,以大史知天道,虽下大夫,得与内史中大夫为长,是以称大也。”<br> 《疏》:“内史。案其职云:‘掌八枋,执国法及国令之贰,策命群臣。’皆礼事。”<br> 《疏》:“外史。案其职云:‘掌书外令及三皇五帝之书。’亦礼书之类。”<br>  大史,即太史(按:自秦始改)。大史、小史、内史、外史,统称史官。在历史的进程中这些官职不断发生变化,春秋战国分左史、右史,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金毓黻:“左史即内史也。<font color="#ED2308">(《中国史学史》)</font>”至秦汉时,御史已发生变化。<br>  《史记·张丞相列传》:“‘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句下,唐司马贞索隐:‘周、秦皆有柱下史,谓御史也。所掌及侍立恒在殿柱之下,故老子为周柱下史。’后用为御史的代称。”司马贞索隐并不正确。周、秦虽皆有柱下史,只是其名相同而已,级别是不一样的,在秦柱下史谓御史,而在周则为侍御史。 《太平御览·居处部·阙》:“又曰:时谓东观为老氏藏室。注:老子为柱下史,四方所记,文书皆归于柱下。言东观多经籍。”《国语辞典》释柱下史:“职官名。周、秦时掌理天下图书、计籍的官吏。”显然这两个解释均受到《史记·张丞相列传》的影响,且是错误的。及至今天,人们普遍认为柱下史是掌管国家奏章、档案、图书、以及地方上报的材料的一名御史大夫,由此得出“<b><font color="#ED2308">老子是国家图书馆馆长</font></b>”的荒谬结论。<br> 《史记·老子列传》:“索隐按:藏室史,周藏书室之史也。又张苍传‘老子为柱下史’,盖即藏室之柱下,因以为官名。”司马贞这一解释,实际将周代的“守藏史”与“柱下史”二职混为一谈了,不仅混淆了概念,而且将守藏的内容狭隘化,定义为单纯的藏书。<br> 守藏史设立在天府之下,而天府与御史一样,都属于春官,亦隶宗伯管辖。<br> 《周礼·春官宗伯》:“天府,上士一人、中士二人、府四人、<b>史二人</b>、胥二人、徒二十人。”又:“天府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凡国之玉镇、大宝器藏焉。若有大祭、大丧,则出而陈之。既事,藏之。凡官府、乡州及都鄙之治中<font color="#ED2308">(按:治中,职簿书档案正本)</font>,受而藏之,以诏王察群吏知治。上春,衅宝镇及宝器。凡吉凶之事,祖庙之中,沃盥,执烛。季冬,陈玉以贞来岁之媺恶。若迁宝,则奉之。若祭天之司民、司禄而献民数、谷数,则受而藏之。”<br> 《周礼注疏》:“府,物所藏。言天者,尊此所藏,若天物然。”释曰:“云‘府,物所藏’者,郑总解府义。府,聚也。凡物所聚皆曰府,官人所聚曰官府,在人身中饮食所聚谓之六府(腑)。……大府、玉府、外内府、泉府,皆是藏财货,郑云‘藏财货曰府’,亦是物所藏也。云‘言天者,尊此所藏,若天物然’者,案其职云‘凡国之玉镇大宝器藏焉’是尊此所藏若天物然,故名此府为天府也。”<br> 除“财货”之外,“邦约盟书”、“大比民数”、“<font color="#ED2308">贤能之书</font>”等,也为天府守藏,由诸史负责。《周礼·秋官司寇》:“凡邦之大盟约,莅其盟书,而登之于天府,大史、内史、司会、及六官,皆受其贰而藏之。<font color="#ED2308">(按:贰,簿书档案副本)</font>”“及大比,登民数,自生齿以上,登于天府,内史、司会、冢宰贰之,以制国用。”《周礼·地官司徒》:“乡老及乡大夫、群吏献贤能之书于王,王再拜受之,登于天府,内史贰之。”<br> 天府守藏根据种类又分为典瑞、典命、司服、典祀等。典瑞掌玉瑞、玉器之藏,辨其名物与其用事。如“王子朝用成周之宝珪于河”。宝圭,即珍圭。“珍圭,以征守,以恤凶荒。”<br> 典命掌诸侯之五仪诸臣之五等之命(命,谓王迁秩群臣之书)。司服掌王之吉、凶衣服,辨其名物与其用事。典祀掌外祀之兆守,皆有域,掌其禁令。<br> 在春官中,还有一职值得注意,其名“<b>职丧</b>”。《周礼·春官宗伯》:“职丧掌诸侯之丧。及卿、大夫、士凡有爵者之丧,以国之丧礼莅其禁令,序其事。凡国有司以王命有事焉,则诏赞主人。凡其丧祭,诏其号,治其礼。凡公有司之所共,职丧令之趣其事。”又:“职丧,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br> 由于历史记载过于简单,老子任职情况孰难决断,比如其任柱下史与守藏史孰先孰后?天府守藏种类繁多,老子是天府之史?还是典瑞之史?还是其他之史呢?但可以肯定的是老子隶属春官宗伯,所从事的是礼官之职。<br> 《列仙传·老子》:“时为周柱下史。……转为守藏史。”按西汉刘向所记,老子任柱下史在前,任守藏史在后。此为孤证,本文暂从其说。 《孔子家语》:“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周礼注疏》:“天府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祖庙,始祖后稷之庙。其宝物世传守之,若鲁宝玉大弓者。……案《王制》云:‘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大祖即始祖庙也。周立后稷庙为始祖,以其最尊,故宝物藏焉。”<br>  金毓黻《中国史学史》:“老子为周室守藏史,所守之藏,必为天府,天府掌祖庙之守藏,是其证也。”<br>  <b><font color="#39B54A">基于孔子适周所记,孔子入太祖后稷之庙,以及后来欲藏书周室而征求老子意见,推测老子当时任职天府之史,即天府守藏史。</font></b>主要负责后稷祖庙“国之玉镇、大宝器”的守藏记录之事。具体职责有两项:一是“若有大祭、大丧,则出而陈之;既事,藏之。”二是“受其入征者,辨其物之媺恶与其数量,楬而玺之,入其金锡于为兵器之府,入其玉石丹青于守藏之府。楬而玺之者,楬书其数量以著其物也。玺者,印也。既楬书揃其数量,又以印封之。”此外,“凡官府、乡州及都鄙之治中”,及“乡老及乡大夫、群吏献贤能之书”,皆受而藏之。<br>  <b><font color="#39B54A">若司马迁、刘向记载无误,老子初任周柱下史,隶于御史,之后转天府,任守藏史。老子使鲁参加孟僖子助葬,当以守藏史的身份代行职丧之事。</font></b>因为适逢二王争立,国家混乱,可能派不出更合适的人选之故。 <div><br></div><div>本文节选自《老子其人与宋国历史若干问题考辨》</div><div><br></div><div>2022.3.31<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