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亲爱的老师、同学、家长朋友们:</p><p class="ql-block"> 叮!四小清明放假通知来了呦!</p><p class="ql-block">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p>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清明节习俗有荡秋千、蹴鞠、踏青、植树、放风筝等。<br> 清明节放假时间 放假安排:周六(4月2日)正常上班,按周一课表上课。<div> 周日、周一、周二(4月3日-4月5日),放假三天。</div> 放假在家也不要忘记疫情防控的要求,保护好自己哟! <p class="ql-block">1、清明放假前后,家长尽量接送往返,学生尽量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回家,回家途中做好个人防护,全体师生、家长在假期中非必要不外出、不聚会、不聚集、不聚餐。</p><p class="ql-block">2、针对从上海及其他省市中、高风险地区的亲戚、家属,要及时劝说不要返回枣阳祭祖、探亲、旅游。凡是教职工、学生家里有从上海及其他外省市中、高风险地区返枣人员,必须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和学校报备,并按属地防控政策进行处置。</p><p class="ql-block">3、全体师生、家长假期中请不要去随州、上海等中、高风险地区。</p> 放假安全要牢记:<div><br></div> 防疫安全 1.学生应每日监测健康状况,如出现可疑症状,主动报告学校,并及时就医。<br><br>2.上学途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全程佩戴口罩,注意与他人保持距离。<br><br>3.勤洗手,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br><br>4.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如无纸巾,可用手肘或衣服遮挡。<br><br>5.在校期间,如需与他人近距离接触,应正确佩戴口罩,尽量缩小活动范围。<br><br>6.养成良好作息。按时午睡,早睡早起,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外出游玩安全 1.不到河边、水库、池塘、水井等危险的地方玩耍、滑冰等,防止溺水等事故。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br><br>2.警惕小区、公园等地区健身器材安全,不做危险动作。<br><br>3.注意警告标志、禁止标志。远离井盖、下水道口,远离有警告标志、禁止标志的场所,不去危险的地方,不做危险的动作。<br><br>4.不在空中架有电缆、电线的地方放风筝或进行球类运动。<br><br>5.观看比赛、演出或电影时,排队入场,对号入座,做文明观众。比赛或演出结束时随队而出,不可在退场高峰时向外拥挤。 防溺水安全 1.上下学路上不贪玩,不去池、塘、沟、河流、水坝、水库等野外水域游泳、捉鱼虾、玩水,放学按时回家。<br><br>2.有小伙伴要去玩水时,要及时劝阻。劝阻无效要就近寻求附近行人帮助。若附近没有行人,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或家长。<br><br><div>3.上下学路上,要远离危险水域,若书包、鞋子、文具等不慎掉进了河水中,不要自己下水捡拾,应回家告诉大人。<br><br></div><div>4.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救人或盲目跳水施救,要智慧救援。</div> 室内安全 <br>1.不要太靠近窗户、阳台或者楼梯护栏,避免高处坠落。<br><br><div>2.不要玩电器设备,不要让电器沾上水,不能用湿手、湿布触碰电器。<br><br></div><div>3.远离脱落及裸露线头,不要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br><br></div><div>4.正确使用厨房用品,注意用气安全。<br><br></div><div>5.消毒剂等有害物品不得随意接触,更严禁食用。<br><br></div><div>6.遇上火灾及时逃生自救,不贪念钱财,及时报警救援</div> 网络安全 1.健康上网,上网时间要有节制。<br><br>2.警惕网络上主动加好友的陌生人,谨慎加入群聊,添加陌生人或加入陌生群之前,一定要请大人核实对方身份。<br><br>3.家长们要做好自身手机支付的安全措施,莫轻易告知孩子手机支付密码、银行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并告诉孩子不要盲目扫描二维码,更不要盲目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br><br>4.正确看待网络的作用,辨别不良信息,拒绝有害低俗信息的诱惑,学会控制欲望,学会自律。<br><br>5.不在网上与别人争吵,谩骂或暴露别人隐私等。 交通安全 1.上下学途中,要遵守交规: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过马路时不追逐打闹、不横冲直撞、不猛跑、不忽然加速或中途折返;不在机动车道翻越护栏横穿马路;行人过马路要走斑马线。<br><br>2.未满12周岁不能骑自行车上路,未满16周岁不能骑电动自行车上路。<br><br><br> 3.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遵守秩序,在车上时,要坐稳扶好,不能擅自将胳膊、头等部位伸出窗外。<br><br>4.不要在行驶的车上吃东西,防止紧急刹车时,咬到舌头或食物误入呼吸道造成窒息。<br><br>5.坐轿车要坐在后排座位,4岁以下孩子必须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并且大人不要抱着孩子坐在副驾驶位上。<br><br>6.警惕汽车盲区,不要靠近汽车在行驶和倒车时的盲区,不要蹲在车前玩耍,在家门口、小区内也不能放松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