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ed2308"><b>题记:虚怀千秋功过,笑傲严冬霜雪。一生宁静</b></font><b><font color="#ed2308">淡泊, 一世高风亮节。 ---诗人 白玉《竹》</font></b></h3> “只要我们有饭吃,就一定让贾艳东有饭吃,贾庵子抗疫路上不能放弃任何一名村民”。<br> 3月下旬的一天清晨,村委会干部周桂华还没上班,微信里就收到一封来自本村重病患者阎醒云的感谢信。阎醒云是一名透析18年的严重肾病患者,疫情原因,夫妇被隔离在了东华肾病医院,家里有个身患严重肌肉萎缩生活不能自理的儿子贾艳东无人照料。村党委书记张玉宝得到消息,第一时间安排专人负责对接并解决她家的实际困难,让阎醒云能够安心在医院治病,彻底解决了她的后顾之忧。 这只是众多来自于辖区居民感激之情的一个缩影。<br> 贾庵子村坐落在城乡结合部,目前居民分散在贾庵子新村一期、二期和原庄址三处居住,境内人口6500多人。人员众多,特别是流动人口占据了很大比例,造成居民成分复杂,管理难度非常大。<br> 自从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疫情爆发,生活在开平区郑庄子镇贾庵子新村和贾庵子老村址的居民们,几乎每天都能看见一个忙碌穿梭的身影。无论是抗疫物资筹备、防疫措施落实,还是居民生活保障,每件事都是他必须亲自过心,组织实施的分内事。<br> 他,就是贾庵子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一名曾经卫国戍边、把青春热血洒在保家卫国的绿色军营的战士,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个贾庵子村民心中的领头羊,被大家称为“暖心书记”的张玉宝同志。<br> 2022年的仲春,新冠疫情再次以遂不及防的方式爆发于凤凰城。19日凌晨,接到上级组织关于唐山疫情突发,迅速开展防疫工作的通知,张书记连夜组织村两委干部、社区工作者等相关人员紧急开会应对,并在第一时间拿出贾庵子村抗疫方案并抓紧实施。 临危不惧是张书记的一贯品格,有条不紊是张书记做事的风格。他首先想到的是迅速封闭社区和村子,坚决隔断外来传染源。19日的早晨,当很多居民还不知道疫情严重的时候,三处居住地已经完成了彻底封控工作。面对居民的不解,张书记亲自来到三个居住地村口,带领村干部和志愿者一一耐心解释,直到嗓子干了,嘶哑了。<br> 防疫工作不是一个人的事。张书记深知一个坚强的党组织是带领辖区百姓不断向前的后盾和保障。他以军人般的雷厉风行,极短的时间发动并组织起了一支能战斗、能打硬仗的共产党员防疫队伍,各司其职。同时,运用“章鱼模式”发动组织了各楼楼长、小区志愿者、村里各排志愿者,以网格化管理手段做好精细化防疫,让我们的抗疫工作更科学,更精细,更高效。张书记说:都说百密一疏,防疫工作坚决不能允许存在这一疏,如果有,那我们就会满盘皆输!<br> 防疫物资筹备是安全抗疫的重要保障。村里的防疫物资储备是张书记心头的头等大事,也是实现安全、高效抗疫的前提条件。他几乎每天都会检查、督导村里防疫物资的筹备和使用情况,大到全面消杀,小到一瓶洗手液,都在他心上。有时候人手不够了,他也会亲自上阵,把自己当小伙子使。 村里来了一大批核酸检测人员,这些“大白”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来为村民服务,让张书记很是感动。同时,很多的志愿者在这个危急关头也挺身而出。张书记每天都会巡视几遍核酸检测现场和志愿者们服务岗位。他们防护服够不够,消毒液有没有,三顿饭有没有着落,能否吃好吃饱。晚上了在哪住,怎么回家,都是张书记最为惦记的事儿。只有把他们照顾好了,才能保证我们的防疫工作稳定推进。 村民被居家了,不能外出了,那么如何解决居民生活困难、保障生活不受防控影响,是作为社区领头羊的张书记每天装在心头的重中之重的大事。解决吃菜难,解决就医难,都是决定居民居家封控质量的最大的困难。他亲自协调各级部门及生活保障部门,第一时间把新鲜蔬菜、肉蛋奶引进社区,让疫情对老百姓的生活影响降到最低。对急需住院、就医的居民,他亲自协调各岗位管理人员,坚持既要保证政策实施,又要做好人性化管理,全力保证百姓身体和生命安全。 百姓工作,事无巨细。防疫工作,既要依法,更要用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张书记用他清晰的思维、缜密的逻辑、高效的管理、亲民爱民的品质和作风,在这个不平凡的春天,写就了一首值得百姓记忆、村民称颂的赞歌。<br> 在贾庵子村民眼里、心里,他以一名“暖心书记”的形象矗立在大伙的面前。同时,他更是一名优秀的退役军人,脱下戎装,但永远没有褪下军营里的那一抹靓丽的绿色!<br> 编辑:董绍静 社区防疫志愿者<div> 开平电大教师</div><div>审核:周桂华</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