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不掉的记忆,一

春天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光 荣 参 军</span></p><p class="ql-block"> 参军是我从小的梦想,儿时和孩子们玩耍,都是打仗的游戏,对方是敌人,我方是解放军,从来没有败仗,始终是胜利者。看电影是打仗片百看不厌,如是生活片或戏剧片什么的就提不起兴趣。那时家里孩子多,生活比较困难,看一场电影大概也就是一毛钱,但也没有,多数时侯是站在电影院门口看到认识的熟人,口里喊着大爷带我进去,有时能成功有时别的孩子先说了就没戏了,往往只有等到电影快散场了,守门的人撤退了才进去看个结尾。</p><p class="ql-block"> 1969年3月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我们取得了胜利,但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陈兵百万,战争一触即发,到年底我的愿望实现了,被批准参军了。记得有一天阴云密布,天上飘着雪花,我从外面回到家里,看到有2位解放军来进行家访,印象深刻,到部队知道一位是原三团参谋王鹤林,一位是工兵营舟桥连的程水新,后来我到舟桥连任排长和副指导员时,他是司务长。</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们是1969年11月发的入伍通知书,北豪堑大队有我和赵玉被批准入伍,附近的小麻泥大队有张凯,郭孝,刘海成,翠花宫大队有张德成,贾有富,贾玉喜,白茂营有杨林,二道渠有张庭柱,信杆道有王有信,河心有朱彪,小二台有甄跃,穆家营有刘印,大囫囵(当时叫东方红公社)有魏长河,程总礼,井宝,赵贵平等。大囫囵公社有近30人批准入伍。三号公社有赵世义等,战海公社有薛占有兄弟俩,李瑞,高启,张昌军等!</p><p class="ql-block"> 大概是1969年的11月中旬我们集中到大囫囵公社,公社武装部呂部长讲了话,并给我们发了军装等,军装是用小帆布制作的,也是我们这批兵唯一穿过的,洗的时候特难洗,还掉色。发的衣服有裤叉,衬衣衬裤,绒衣绒裤,棉衣棉裤,罩衣罩裤,还有棉帽,棉鞋,袜子,挎包,棉被等等。从我出生到入伍,从来没有一下里三层外三层地穿过这么多衣服,夏天上身是一件夹衣,下身一条裤子,没有穿过裤叉,冬天上身一件棉袄,下身一条棉裤。现在一下穿这么多都感到不适应。</p><p class="ql-block"> 坝上的11月份天己很冷了,我们是坐着解放牌卡车赶到县城的,集中住到县城招待所,等候全县的新兵到来后开会。在等候时间里跟着贾有富到其一个亲戚家串门,在其亲戚家碰到了徐东启。徐东启是从张北一中入伍的,从一中入伍的还有刘春跃、崔建华、徐志贞、杨印彪等。</p><p class="ql-block"> 县里欢送新兵的大会是在花园礼堂召开的,若大的礼堂坐滿了新兵。记得有县里领导,新兵家属代表,接兵部队领导讲话,接兵领导讲话的是我们师警卫连连长张振华,指导员是师工兵营工兵连连长卢觉文,新兵代表讲话的是县城中学入伍的宋林根,他入伍后被抽到师宣传队,后因恋爱问题精神受到刺激得了病,退伍不久就去世了。</p><p class="ql-block"> 在县城招待所住了2夜,我们被带到张家口南站坐火车离开家乡奔赴部队。当时我们坐的是绿皮客车,一路南下,接兵的领导告知我们是武汉部队的,一听特高兴,武汉可是大城市呀。第二天早上列车到了保定,军供站给我们准备的是白面大馒头,熬大锅菜,里面有猪肉,白菜,粉条和豆腐等,特香,我们个个都吃的肚皮溜园,滿嘴油光。</p><p class="ql-block"> 列车一路南奔,邢台,邯郸,安阳,郑州,许昌,有一批新兵下了车,我们没下继续往前走,到夜里11点多了到了临颖,卢指导员带着我们下了车,当时的临颖火车站离着县城还有一段路,出了车站往前走不远就是黑乎乎的了,看到这种情况心里拔凉拔凉的,不是去武汉吗?怎么到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了。不知走了多长时间到了舟桥连所在地,进到院里看到排列整齐的舟桥车和解放牌大卡车,心里想能开上汽车也不错。睡了一夜起来,我们坐上汽车赶到许昌一个训练场参观打坦克演练,那些老兵们抱着炸药包奔跑着爬上坦克,点燃导火索又翻身从奔驰的坦克上下来,动作一气呵成,干净利落,获得阵阵掌声。演练结束后,师长,战斗英雄李光善讲了话,后来他从一军副军长的位置上离职休养。</p><p class="ql-block"> 在舟桥连住的时候才知道我们是陆一军一师直属工兵营,营属三个连,一连是工兵连,二连是舟桥连,三连是机械连。一听说是工兵连,脑海里立即就想到打坑道。因为没入伍前就帮助打坑道的部队往山上背水泥和沙子等物资,坝上的一些山都有部队打的坑道。当时是落实毛主席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指示,做好准备打仗的准备。当时心里有个小九九,千万别分到工兵连,分到舟桥连开个汽车最牛,要不就分到机械连学一门技术也好,但分兵的时候工兵连第一个唸到名字的就是我。</p><p class="ql-block"> 当时工兵连在河南焦作市沁阳县大郭村进行国防施工,也就是打坑道。我们在卢连长的带领下乘列车去连队,半夜时在郑州倒车停留了几个小时,我和程总礼,魏长河等几个人和连长请了假,在火车站附近转游了一个多小时,第二天中午赶到连队受到老兵们列队欢迎,当时连队指导员是王万朝、老连长安玉文因病休息了,连长是卢觉文,还有副连长黄本田、副指导员靳福运。在连队吃的第一顿饭是用行军锅煮的面条,可能是煮的时间长而且也多都成了砣了,可能是饿了,吃的确很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一个公社一块入伍的部分战友经过三年部队锻炼有的就要退伍回乡了。现在就我知道的已有10多位战友离世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