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而不得

纸凤銮翔💒

<p class="ql-block">  L姐说:“她的弟媳没心没肺,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许是遇到一个什么都不管的丈夫,所以她也什么都不管,无论别人或者婆婆如何指责她、骂她,她都以沉默应对。该吃吃,该喝喝,该借钱过日子还是借钱过日子。这样不靠谱的父母却让孩子早早承担起养家的责任,从贷款上大学的那一天开始,女孩就知道她想要什么。她一边上学一边打工,有钱还要帮父母还账、还自己的贷款。现在已经给父母在新城买了房,虽然不是什么好户型、好地段,但用女孩的话说‘她父母也可以老有所居’。这两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孩子的收入大不如从前,但还是想着法的做直播带货,因为她知道,每月有两千多的房贷要还。”</p> <p class="ql-block">  L姐说:“她弟媳的心贼大,不管她老公怎么打她,她都不会离开那个家。第二天又和没事人一样,该吃吃、该喝喝,日子日复一日就这样过了二十多年。”</p><p class="ql-block"> L姐说:“做女人就要活成她弟媳那样的,身体好,不生病也不用吃药。她就羡慕她弟媳的肚量,什么事都不会放到心上,什么事也不计较。所以,看开了,什么事也都无所谓了。”</p> <p class="ql-block">  快清明了,我望着母亲的照片发呆。脑海中闪现着22岁之前和父母生活的场景。那个早早起床怕吵醒家里的人,一个人躲在冰冷的厨房,撸起袖子柔着先天夜里发的面,蒙蒙亮的天,她一个人在厨房忙活着,她要赶在她上班前蒸出一锅热腾腾的馍,让家里老的少的吃上热乎的。因为她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专门请假干这些,多上一天班她就能多领几块钱工资。因为她是老大,她照顾了婆家还要帮衬着娘家,因为她是老大,无论那边有事她都要往前冲,因为她是老大,她应付着班上的规章制度,牵挂着两边的父母,还有两个没有成家的弟弟。</p><p class="ql-block"> 母亲常说:“她十三岁就辍学在家帮忙带孩子干活,十五岁就在食堂工作,一天要活两袋面供大师傅搓麻花。家里这些活都不叫活,还常常一脸嫌弃的让我出去,不要在厨房给她添倒忙。”她嗓门很大,干起活来一阵风,吹胡子瞪眼那是常态。一见我软了吧唧没有力气的干活样,就是一句恶狠狠地“出去,出去”。</p><p class="ql-block"> 所以,现在想来,她的太过能干都让她的这张臭嘴领了情。她帮了所有她愿意帮的人,却没多少人念叨她的好。赶到她明白了,她也干不动了,只会给初为人母经常训斥孩子的我说:“在孩子面前好好说话。”</p> <p class="ql-block">  女孩一旦做了母亲,才会理解自己母亲那份恨铁不成钢的心情。这或许就是应了那句“养儿方知父母恩”。在孩子小的时候自己也一直陪伴他左右,总是希望在他成人之前可以更多的感受到爱的温存。其实这份温存也是在不断地教会给我如何成为一个母亲,成为一个像母亲那样有责任的母亲。</p><p class="ql-block"> 十几年的亲身经历让人懂得了那份责任的份量,懂得了母亲的强势果干背后的那份无助。她骨子里的要强、刚正不阿其实是一副一捅就破的纸面具。她的委屈,她的苦也只有她自己知道。说着言不由衷的伤人话,又干些吃苦卖力的活,所以,她病了,却没有人察觉,因为她那副看似很坚硬的铠甲,骗了她自己,也骗了所有人。</p> <p class="ql-block">  一样是母亲,前者的不管不顾,造就了孩子特立独行的生存本能,而后者的一味体贴造就了一事无成的我。我在想,是不是这份爱太过甜蜜,养成了逆来顺受的性格?反倒是那份散养培养了那个孩子的自立自强?</p><p class="ql-block"> 只能说,母亲的这份爱太满了!?满的让我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不能自拔,唯唯诺诺,从来没有想过要去保护她,因为她看起来那么的坚强,那么的坚硬。</p> <p class="ql-block">  人到中年,是不是也要活的和那个“弟媳”一样?面对孩子的训斥也沉默待之?该吃吃该喝喝,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你!能做到吗?你所有看过的文字,所有经历过的担当和责任能否全盘推翻?这样的生活常态已经颠覆了你的认知,只因为一句“有个好身体,好好活着”?</p><p class="ql-block"> 这也算一种爱吧?!至少先爱了自己,其他的就管不了那么多了。是吗?生命的长度就在这份爱中延续……</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