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父亲

达拉达姐姐

<p class="ql-block">我的父亲是一个典型的康巴汉子,这张照片还是我朋友20年前给父亲拍的照片,我父亲是58年的狗我是82年的狗,两父女狗咬狗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找到父亲的几张照片还是别人拍的,典型的康巴汉子照片,英俊潇洒,身体强健,肩宽骨大,干起活来不知道累,给人一种英飒爽之感,是西藏男子的典型代表;康巴汉子,在经商方面也有一套,大都不喜欢待在同一个地方,喜欢游商、流浪;康巴汉子,服饰上一般有三件必备品,盘起于头顶的长发瓣上的珍贵头饰(多由红珊瑚、绿松石、天珠、玛瑙、米拉石等组成),藏腰刀,和嘎乌(宗教饰品,一般是金属质盒子里装入圣物);这些用在我父亲的身上一点都不为过。</p> <p class="ql-block">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在现在的次布拉卡哑口长大(以前哪里是林场),97年以前香格里拉就是靠木材来发家致富的,爷爷奶奶在哪里开小卖店就带上我和小姑(我父亲最小的妹妹比我大7个月),爸爸是家里的老大,他们总共有8兄妹,爸爸爷爷常年在外,妈妈一个人要照顾一家老小想想很辛苦的,爸爸开三五拖拉机拉木材,以前三五拖拉机前面一个大货厢,后面还拖挂一个货厢,都拉着一大车一大车的木材往中甸(现在的香格里拉),以前雪下得很大可以把三五拖拉机轮胎(有现在转载机轮胎那么高)都埋起来呢,冬天因为垭口雪封山有好几个月都关门的,还有买年货下雪还有人背马驮的场景。去中甸卖东西就可以把拖拉机挂兜取了就开着前面的拖拉机头进城,当时我还小都记得爸爸就用奶奶的腰带把我栓在侧边座位上带我进城逛吃逛吃,每次路过纳帕海的落水洞就会开心,爸爸边开拖拉机边讲落水洞的故事,我小时候记忆中纳帕海的落水洞水的奶白色的很漂亮,现在都看不出到落水洞的位置了,我才学会走路爸爸就带上我和小姑,还有奶奶来到大理下关,当时记得住在阿佳家,模模糊糊还有藏族村那个爬石梯子的印象,以前上初中很多同学都没有出过香格里拉县城的,我父亲从小就经常带上我去各种地方,过年前拉上老家的土锅,香叶,干桃等家乡的特产去香格里拉周边的村子里换青稞,快过年了会带上我去年货市场里卖土锅买年货等等……想想都是美好的回忆,现在我喜欢拍照记录,喜欢带上孩子去逛可能跟我父亲从小带上我逛有关系吧。</p> <p class="ql-block">人家说女儿是爸爸前世的情人,这句话我还不太理解,但小时候村里的爷爷罗辉给我们三姐弟编的歌我还记忆犹新,歌词是这样编的:爸爸喜欢春妹(我父亲给我取的名字)妈妈喜欢七丹(我小弟)中间夹着扎巴(大兄弟)爱的人也没有。这段歌词就可以看出我父亲一直都很宠我,从小到大都没有动过一跟手指头,两个弟弟经常被我爸打,到目前为止都是我在跟爸爸顶嘴,回家干活最多的也是我,爸爸最早当过县瓦厂工人,后来做生意全国各地跑都见过爸爸在兰州.成都,西安拍的照片,在我记事就是爷爷开小卖店,爸爸开最早三五拖拉机,后来又买了第一台中国一汽解放牌车 ,后来又换车买这样那样反正都很忙,常年在外地全国各地跑,家里所有的重任就交给我妈妈一个人,爸爸是长子8兄妹的开支得爸爸去挣钱,妈妈是大嫂就要担起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奶奶一直身体不好 ,想想我最小姑姑就比我大7个月是什么概念都不能理解,妈妈曾经说过我们家的事情可以拍个韩剧了想想是有多狗血,“长子为父长嫂为母”这段话用在我父母身上一点都不过 ,有几个娘娘嫁人了,爷爷就开始分家,把还没成人的大叔叔和四娘就分给我父亲去抚养,爸爸常年在外我们三姐弟从小在家就要帮妈妈分担所有的家务,每次农忙村里的人都来帮忙,不过爸爸回家就会带各种礼物给亲朋好友,虽然会比其他家里有爷爷奶奶的小朋友做的家务多,但是我们最先享受村里的第一台黑白电视机,第一台自行车,第一个好看的玩具,第一条跟村里的女孩不一样的漂亮裙子,第一次吃奶油蛋糕还是有一年中秋节爸爸从外面买来的,第一次穿有彩灯的鞋子还是初中时候爸爸从下关买来的可稀奇了,还记得高年级的男生问我小妹妹你的鞋子需要装电池吗,我给儿子买那种鞋给我儿子讲他还说我们太土了。现在的孩子看到的东西都太多了所以都不会有这样深刻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藏族的风俗习惯就是家里的老大当家,不管儿子女儿,其他的兄弟姐妹就可以自己分家也可以去当上门女婿。</p><p class="ql-block">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孩子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效仿,身教比言教在家庭教育中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我觉得我的父母给予我们三个最好的家庭教育才让我们有了今天的成绩。</p><p class="ql-block">我们三姐弟上学之前都要起早做完家务才去读书的,放学回家也要先做家务才写作业,感觉小时候父母只管让我们做家务从来不管学习,我们小学上课一个教室一个老师两个年级一起上课,一年级的学生看前面黑板,二年级的学生背靠背看后面黑板上课,成绩不好的还有留级的有些13岁了还读2年级的,当时很多我们叫叔叔阿姨辈的也跟我们一起读书的。很多学生都不会说汉话,所以村里来了第一个汉族老师教我们四年级彻底要崩溃了,因为语言不通根本没办法上课,还好我从小父亲带去外面多少会听一些汉话。</p><p class="ql-block">大兄弟到3年级就不读书要去当和尚,也不知道当时我父母怎么想的,弟弟那么小就去当和尚,也许是因为家里有二叔当和尚的原因吧,当时在弟弟和二叔两个和尚就有两个老师(藏话叫“格”)二叔的老师“格”是山后的老和尚,除了在松赞林寺念经以外剩下的时间都住我们家 ,他对我叔叔和弟弟都非常严厉,每天早早就叫他们起来念经,晚上还要找他背,不过弟弟背经书很厉害,每年比赛都会拿到哈达,和尚爷爷经常跟我外公一起聊天,晚上爷爷也会教简单的经给我们念念,父亲因为有两个和尚还得花大价钱去松赞林寺盖房子,当时一个格有好几个弟子都住在我家的房子里,我大兄弟最小经常被他的几个师兄使唤干活,所以他从小就会自己洗衣做饭,父亲从小教育我们除了父母,家里的老人外,老师是我们最值得尊敬的人,教我们尊老爱幼,集善行德,学会感恩… …我们要感谢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我弟弟和叔叔的老师“格”都是当自己亲人对待的,我10岁去寄宿制学校住校我是我们村里年级最小的一个,父亲可能担心我太小被同学欺负吧就直接去找班主任,从那时起上初中高中老爸送我去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班主任,见到老师就是谢谢老师,所以我小学到高中的班主任都记得我的父亲,现在自己把孩子送去寄宿制学校才能真正体会到父母当时的心情。感恩所遇到的每一位老师包括现在两个孩子遇到的每一位老师。</p> <p class="ql-block">我父亲原本计划让我好好上学以后找个工作安安稳稳上班,大兄弟当和尚一直在家,小弟么不管读书怎么样就让他当家,因为叔叔还俗后来出了些事情(具体事情就不细写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嘛),后来弟弟也还俗了,把父亲所有的计划都泡汤了。</p><p class="ql-block">2001年7月份我高中毕业了,当时第一志愿是西南民族大学,后面志愿都记不得报了什么专科学校,因为没有西南民族大学录取通知书,后面陆续收到几个专科学校通知书,我就放弃了上个普通专科学校选择假期假期在我舅舅舅妈特产店上班的工作,感恩遇见舅舅舅妈(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盛过有血缘关系的亲人),虽然没有上大学但我在舅舅舅妈家这3年里学到的东西就是我终生受益的财富,舅舅舅妈对待我们每一位工人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手把手教会我们做生意,做饭,为人处世……在我家里最困难的时候是舅舅二话不说在经济上帮助过我们,我父亲就一直念叨我们要学会感恩帮助我们的每一个人,我们是没有血缘关系盛过血缘关系的亲人,我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有今天的成绩都是因为舅舅舅妈给予我最好的平台,感恩舅舅舅妈一家人给予我的一切,你们永远都是我最爱的亲人,感恩舅舅口中的3年社会大学让我学会了:为人处世,经营之道,家庭教育……包括现在有什么问题都要去找舅舅舅妈聊,听从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也会把这些都讲给两个孩子让孩子从小学会感恩。(难得有一张舅舅上镜的图片可以分享一下)</p> <p class="ql-block">我们三姐弟都成家立业了,不算很优秀但是属于“别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那种类型”,因为父亲是老大,从小在成长在父亲管理一大家子人的大家庭中,父亲有名字但村里人都叫他“达拉吖”,达拉是我们家族的名字,吖在藏话中是大哥的意思,也就是父亲是达拉家族的大哥,的确父亲也承担着整个家族的所有责任,“长子为父长嫂为母”这句话用在我父母的身上一点都不为过,我自然而然就是我们三姐弟的姐姐了,在父亲眼中我是两个弟弟的榜样,也是他们的主心骨,也许这就是藏族骨子里老大当家的观念一直有流传的原因吧,我在家我爸爸妈妈都跟着弟弟叫我“姐姐”,有一次我高中闺蜜(彝族)假期来我家捡松茸玩,她就听见我爸爸妈妈一直叫我“姐姐”觉得很奇怪,回家就跟他父亲讲藏族人太好玩了,我闺蜜跟他父亲说我们藏族同学家太好玩了,他爸爸妈妈都叫他女儿叫“姐姐”,这还是闺蜜结婚时他父亲给我讲的,其实藏族人对人的称呼很简单,比自己大一两岁的就叫哥哥姐姐,中年的人就叫叔叔阿姨,老人就叫爷爷奶奶,要真让藏族人介绍一个亲戚都会把对方绕晕的,比如说:达娃是哪家的叔叔家的孩子的媳妇的弟弟,你们听得出来是介绍谁吗?其实到现在我父母都叫我“姐姐”,现在弟媳还有那些表弟表妹都叫我“姐姐”,因此我给自己取名“达拉达姐姐”。我毕竟也是我们这一代的老大嘛。</p> <p class="ql-block">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父母一天天老去,才会体会父母的不容易,有时间有机会都会带上父母出去旅行,疫情都没有机会出去旅行了,更多的时间就和父亲一起探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父母更多的时间就是烧香拜佛,念念经,家里来了亲朋好友都是热情款待,每次回家我可以和父亲像朋友一样无话不谈。有时候谈着谈着就会因为观念不合而吵起来,想想都可笑,在沟通中让我们学会互相尊重,在彼此诚恳的交谈中倾听对方的心事,才能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行为,学会理解和宽容,培养出懂得感恩的品德。感恩父亲给予我们三姐弟最好的家庭教育,我们同样会把你们所教育我们的方法教育我们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一生,如果能逃过天灾,躲过战乱,不遇坏人,不生大病,就非常非常幸运了,所以吃你想吃的饭,见你想见的人,看喜欢的风景,做你喜欢的事,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有时间多陪陪父母,感恩我的兄弟和弟媳一直以来对父母的陪伴,感谢网络时代想父母了还可以视频聊天。祈祷疫情早点结束吧!这样就可以去看我住校的儿子,也可以带上父母来个说走就走的旅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