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疫情虽重,抑制不住我们研讨的热情。2022年3月29日,工作室的读书分享线上交流活动正式拉开帷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签到</p><p class="ql-block"> 晚上7点50分,老师们精神饱满,准时在线,有序签到,期待着今天的知识盛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开场</p><p class="ql-block"> “人生最美是遇见,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主持人欧晓芳老师这句温润如玉的话语开启了我们交流的大门。随后,晓芳老师公布了本次活动流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分享</p><p class="ql-block"> 首先,英华老师组的杨艳老师分享了七年级《谁是最可爱的人》教例学习心得。</p> <p class="ql-block"> 杨艳老师的分享率先激起了老师们对于如何设计课堂的“主问题”这一话题的热烈探讨。</p> <p class="ql-block"> 梁霞老师从“主问题”的内涵,设计“主问题”的切入点进行了深入分析,也提出了关于“主问题”教学的思考与困惑。梁老师提出的方法给摸索中的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接着,迎辉老师组成员分享了八年级《中国石拱桥》教例学习心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颜喜老师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不要忽视图示的力量;不要忽视教材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欧阳高霞老师看了余映潮老师评析后去看了钱梦龙老师的《中国石拱桥》,感受到钱老师的课中最愜意的地方是:在平凡的听说读写活动中演绎语言的绚烂多姿。</p> <p class="ql-block"> 陆鑫老师看到了《中国石拱桥》两篇课例中巧用教学挂图的创新;破解语言密码的精粹与高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最后,章华老师组成员分享了九年级《孔乙己》教例学习心得。</p> <p class="ql-block"> 扶建强老师通过徐开质老师《孔乙己》教例,体会到一篇课文,选取一个好的切入点,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段光辉老师从徐开质老师的《孔乙己》教例中,感受到了一堂好课的背后是对教材的深入解读。</p> <p class="ql-block"> 在工作室这个大家庭中,我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携手同行,共同进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专题讲座</p><p class="ql-block"> 各自分享心得之后,何迎辉老师就“向课文学写作”进行了专题讲座。</p> <p class="ql-block"> 在讲座中,何老师用知识胶囊的形式,展示了自己班上学生的实例,向我们做了最好的阐释——用思维导图架起向课文学写作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总结</p><p class="ql-block"> 当大家还沉浸在何老师精彩的讲座中时,我们的活动也快接近尾声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首席唐蔚老师为本次活动做了精辟总结。如何设计课,如何评课,如何不断优化自己和课程,这些都是我们语文人需要真真实掌握运用的。</p> <p class="ql-block"> 意犹未尽之余,唐老师布置了下一阶段的学习任务。</p> <p class="ql-block"> 期待下一次我们在思维导图的牵引下,每个人的心间都盛开一朵绚烂之花。</p> <p class="ql-block">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唐蔚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依然用自己的点点微光,点亮教学的理想与希望。没有白衣天使的逆行铿锵,没有铮铮的誓言,但坚守教育初心,就是我们的职责、使命——愿我们的名师工作室如古语所言:“春到人间草木知,稻花香里说丰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