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古寻幽】讲述济南老街巷的故事:铜元局街

金雀山

<p class="ql-block">老街巷是一个城市的历史记忆,无论高墙那边的现代时尚如何跃动,都无法改变这个城市的文化基因。</p><p class="ql-block">在济南有不少带有行业色彩的老街古巷,比如铜元局街、制锦市街、剪子巷、花店街、筐市街等……</p> <p class="ql-block">济南铜元局街东邻大明湖,南接五龙潭,街名顾名思义和当年铜元局有关。</p><p class="ql-block">关于铜元局,还得从清咸丰年间说起,因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清政府为筹措军费开支,在济南设宝济局开始铸币。</p> <p class="ql-block">铜元俗称“铜板子”,清光绪年间铸造,始于广东,后福建、湖北、浙江、山东、直隶等省,作为发行的辅助货币使用。</p><p class="ql-block">全国共有十七个省开办了二十二个铜元局,山东巡抚周馥在位于大明湖、护城河以西,购地设厂铸币,铜元局街也因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铜元图案给美的享受,精美是欣赏的基础,包浆是历史的见证,文字链接出知识,龙文包含丰富的想象。</p><p class="ql-block">铜元作为一种辅助货币,虽只流通了半个世纪,铜元局存在时间也很短,但铜元局街却保留至今,铜元也作为一门收藏,方兴未艾。</p> <p class="ql-block">铜元局街分前街和后街,狭窄的巷子,光滑的石板路,低矮的房屋,显得斑驳而沧桑,这里民风古朴,古道热肠。</p><p class="ql-block">它就像位历经岁月沧桑的老人,扇着蒲扇,嘬着茶壶,操着满口浓郁的济南方言,为人们讲述着这里曾发生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在铜元局街,有五龙潭泉群之水,在这里成了一条由南北向的小河,自街南向北穿过,居民靠河而居。</p><p class="ql-block">小河也成为街巷的分界线——河东是铜元局前街,河西是后街,对济南人来说,泉水不仅是生活,更是一种精神文化享受。</p> <p class="ql-block">据清乾隆《历城县志》记载:“小河,在五龙潭迤北,蜜脂诸泉汇为溪流。莲塘蔬圃相错如绣,垂柳覆堤,游人就浴,其流北注,稍折而西入于泺水。”</p><p class="ql-block">从史料看出,小河的水发源于五龙潭泉群,一部分注入护城河,一部分流入小河,两边水势相当。</p> <p class="ql-block">河水四季常温,冬季亦不冰手,水中青草柔长飘动,人们蹲坐河堤台阶上,浣洗衣服,河水流如玉带,到了于家桥,俨然一副江南风景。</p><p class="ql-block">老街巷子里画意江南的景象,让人不敢相信,这里是距离济南繁华的泉城路不远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安静”两个字是属于铜元局街的,一旁的红砖瓦房平添了几分年代感,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显得格外悠闲。</p><p class="ql-block">街上的餐厅、杂货铺装修风格都延续着老济南住所的痕迹,巷子外面是高楼林立,鼎沸喧哗的都市街道。</p> 夏天老槐树的枝叶,为街上的卖报人撑起了一层遮阳伞,一树的浓绿顿生出阵阵凉意。<br>老人坐在老槐树下,手里慢慢悠悠地摇着扇子,树下的风软绵绵的,舒服极了。<br> 街上一对大学生情侣在树荫下漫步,树影婆娑,水流潺潺,在夏日不会让人心里烦躁,而且显得很美,有种说不出的浪漫。<br>梧桐树下三两好友,聚在一起喝着趵突泉扎啤,一小碟花生米、几碟小凉菜就让他们心满意足。<br> 铜元局街的喧闹早已飘然而去,漫步在街上,仿佛时光都慢了下来,挑一个阳光温暖的午后,找一家老饭馆,品尝正宗鲁菜,坐在路边,看人来人往,细细品味。<br>带上一双好奇的眼睛,走向泉城的老街旧巷,去探访土生土长的乡音乡情,感受原汁原味的民间生活,聆听民风淳朴的音容笑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