箬岙村

王一

<p class="ql-block">  漫步村中小道,溪水潺潺,农舍点点,古朴的民风与袅袅烟火气扑面而来……</p><p class="ql-block">如今正在大规开发和修善中,是以后休闲好去处,到箬岙村走一走,抬眼看浮云流逝,低眉望箬叶静美。</p> <p class="ql-block">  箬岙人文荟萃,是宁海著名的文化名村。有台州式明清大户人家两层古宅多处。二三十年前,紫来堂、师德堂、近智堂、近仁堂、近勇堂、清香馆、挹爽馆、永思轩等大量古建尚存,人文气息浓郁。而“圣旨”碑石、“百岁坊”门额、雕花门楼、“一门三节”牌匾、古代楹联、谱牒文献等文物,承载着箬岙千年的承诺与守候,文化底蕴深厚。</p> <p class="ql-block">  据载,箬岙褚姓是我国初唐大书法家褚遂良的后代,原籍河南洛阳。据《箬岙褚氏家乘》记载:由明洪武年间(1368-1398)褚裕卿、储德卿兄弟自本县牛台迁此。经几代人艰苦创业,垒坎筑砩,垦地造田,逐渐形成一个村庄的规模。承继着“遂良文史”之风,以耕读渔樵传家。</p> <p class="ql-block">  箬岙因多竹箬而得名。又因处台郡东方之边陲,常受倭寇侵扰,曾筑城以御,所以古称“东城”。向来富庶,有“百室金城”之美称。古城墙至今不遗,但有一个具有闸门功能的横桥,闸柱上凿有凹槽,是先前安装木闸门之用。村东一岛有座烽火台,相传为戚继光御寇时所建,也有说是清政府为抗击郑成功部队所设。传言不一,均无据可考。大约五六十年前,尚能看到岛巅有数人高的凸墩,现已消失。</p><p class="ql-block"> 箬岙海滩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两宜,箬岙先民又善于经营,故自明朝中期后,已成殷富之地,农、工、渔、商等诸业发达。明、清两朝,箬岙人在外村开有田庄5所,一市街设有店铺和钱庄,数百条商船(三桅白艟船)往来于上海、福建等地,富甲一方。</p> <p class="ql-block">  清朝初期才开始败落。因顺治十八年(1661)清政府为“坚壁清野”,颁布了一道“迁海令”,沿海居民悉数内迁三十里,且禁止船只出海,以断绝对郑成功部队的物资供应。箬岙全村携老扶幼被迫投奔他乡。在外地流落二十多年后,由于郑成功旧部在台湾降清,“海患”平息,海禁撤销,经箬岙人氏褚彬儒多方联络,族人才返里重建家园,一度荒弃的箬岙,重又焕发生机。</p> <p class="ql-block">  箬岙村人秉承耕读渔樵传家祖训,历代多秀才、商人、财主。他们雇请台州三门和宁海的能工巧匠,在村里建造起一座座深宅大院。如今虽大多破落,但高大的门楼,以及梁椽间繁复的雕镂构件,仍蕴含当年的豪华气象。这些古宅大多是清中期以后建造或修缮,其特点是华美、琳琅、精致,在具体的图案设计中寓以某些道德教化和生活祈祝。如在门楼、窗台等处雕出忠孝礼义或五谷丰登的场景,在石花窗上用具体物象寄寓“平安”“富贵”等意。这里的石花窗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很丰富,而且保存良好。还有雕刻精细的斗拱、龙凤呈祥的月梁牛腿、浮雕栩栩的照壁、雅致的木窗棂、两色卵石镶嵌的天井,以及明代印刷用字、清朝宰相祝寿诗、千工床、明清瓷缸、鎏金的踏床、衣橱等,无不向人诉说着箬岙昔日的繁华与荣耀,被专家们称之为“一本浙东民居精雕细刻的古书、一篇用砖石泥木写成的文化古诗”也就顺理成章。</p> <p class="ql-block">  以诗书传家的传统,让箬岙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小小村落有植桂、引之堂等五个书院。其中三个是学堂,两个专门作接待之用。清同治乙丑年间(1864)的“引之堂”匾额挂在“褚氏宗祠”里。而明建清修的“植桂书舍”作为村童读书处,就建于祠堂旁边,面积达200多平方米,如今尽管破败,但书舍门面、植桂处、学堂等痕迹仍保留着数百年前的模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