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父亲

向前向前向前

<p class="ql-block">父亲于2013年4月18日去世,享年86岁,离开我们已经9年了,以往每年清明都要给父亲扫墓,但今年有些特殊:我们现在深圳,新冠疫情有点严重,电话邵阳抗疫指挥部,说回去要集中隔离14天。更担忧的是,万一把新冠带回邵阳,那就是大罪过了。</p><p class="ql-block">所以,只好响应政府号召:清明不返乡,在这絮叨一番,以怀念遥远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父亲出身在新邵县雀塘镇,时间是1927年12月。</p><p class="ql-block">爷爷奶奶生育了11人孩子,8男3女,父亲是老大。</p> <p class="ql-block">父亲和爷爷及大家庭的合影。</p><p class="ql-block">爷爷是黄埔一期毕业,官至少将,曾在老蒋侍从室和国防部等部门任职,不贪不腐,堪称廉政模范,一家日子自然是粗茶淡饭。</p><p class="ql-block">1949年国民党被共产党打得屁滚尿流,爷爷奶奶带着七叔八叔追随老蒋去了台湾,留在大陆的9个子女各奔东西,吃了许多的苦。</p><p class="ql-block">直得庆幸的是,1992年爷爷从台湾回大陆定居,父亲和他的兄弟姐妹个个身体健康,家庭美满。</p> <p class="ql-block">父亲和叔叔姑姑们的合影,男的英俊,女的靓丽(当时小叔小姑在农村劳作,未及参加)。</p><p class="ql-block">留在大陆的父亲和叔叔姑姑9人,其中有医生4人,教师2人,其余或工人或农民。</p><p class="ql-block">没有爷爷奶奶的资助和教导,他们也能自强不息、自食其力,真的很励志。</p> <p class="ql-block">老大老二老三,都帅呆了。</p> <p class="ql-block">1992年,台湾的两个叔和大陆的叔叔姑姑等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老爸年轻时读书的成绩不怎么好,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p><p class="ql-block">成绩不好的原因很多,主要是跟着爷爷四处奔波,没有一个安定的读书环境,而且爷爷热衷看戏跳舞打麻将,对老爸疏于教导。</p> <p class="ql-block">考不上大学,父亲只好考军校。</p><p class="ql-block">因抗战,黄埔军校由南京迁至成都,父亲是成都黄埔军校第23期学员。</p> <p class="ql-block">1948年父亲军校毕业后,编入国军,守卫四川成都。</p><p class="ql-block">正当准备和共军大干一场的时候,守卫成都的国军6个兵团齐刷刷起义,投奔了共产党,成建制编入解放军。转眼间,父亲也由国军变共军,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p><p class="ql-block">可惜的是,起义时间是1949年12月,晚于新中国成立的10月1日,否则后来能变退休为离休,能像老干部一样吃香的喝辣的。</p> <p class="ql-block">父亲在部队不久就全国解放了,于是大裁军,父亲也复员了。</p> <p class="ql-block">回到家乡,无一技之长,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好考卫校,再读书。</p><p class="ql-block">由军校学习杀人害命,到卫校学习救死扶伤,不得不感叹世事无常。</p> <p class="ql-block">卫校毕业后,父亲就正式悬壶济世了,只是工作单位变化颇多,有乡镇卫生院,也有县人民医院、县卫生防疫站,最后定位于红十字会医院。</p> <p class="ql-block">父亲年轻的时候很帅,业务能力也很强,还任劳任怨特别肯干,但出身不好,有参加国军前科,没人愿意嫁给父亲,直到30岁才和母亲结婚。</p> <p class="ql-block">母亲也是卫校毕业,比父亲晚两届。</p><p class="ql-block">从颜值看,父亲超过母亲。</p><p class="ql-block">但从学习看,母亲则超过父亲。母亲在卫校的平均成绩是86分,父亲平均成绩是72分。</p><p class="ql-block">综合起来看,父母的婚姻也算是门当户对,这大概是父母恩爱几十年的基础。</p><p class="ql-block">说起来惭愧,我的相貌像母亲,学习像父亲。咱的运气有点差,容貌和智商整个儿跟反了人,不知在娘胎里得罪了哪路神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父亲和我</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父母虽然很宝贝我,但是和我还是聚少离多,父母不是在下乡就是在下乡的路上,我基本上是外婆带大的。</p><p class="ql-block">那时候,乡村医疗很缺乏,交通也不方便,父母经常背着保健箱,步行到各个乡村为老百姓治病,名曰巡回医疗。</p> <p class="ql-block">六姨和我们一家。</p><p class="ql-block">从我出生到1966年,虽然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但因为有父母的庇护,还算茁壮成长。</p><p class="ql-block">记得当时父母每月工资各有56元,算高工资了,而且物价便宜,肉只要7角6分一斤,只是要凭票购买,每人每月一斤。</p> <p class="ql-block">父亲和亲戚们</p><p class="ql-block">老爸在父亲这边兄弟姐妹中是老大,母亲在姊妹里也是老大,两边的亲戚走得比较多,不管谁来,不分亲疏,父母都是热情相待,大家庭里很是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外婆和我们</p> <p class="ql-block">父亲工作很努力,医疗技术很精湛,对病人还特别和气,在县医疗界小有名气。</p><p class="ql-block">父亲给人看病往往是西医中医一起上,先是体温计听诊器,后是切脉看舌苔,疑难的,做个血常规或X光。然后西药中药一起上,甚至秘方偏方也用上。最后,附送心理治疗:你这是小毛病,按时吃药,通风透气多喝水,几天就好了。</p><p class="ql-block">那时候父亲的诊室人来人往,很是火爆,很多病人和父亲成了朋友。</p> <p class="ql-block">文化大革命,父母都被批斗了,进了牛棚,我和弟弟投亲靠友,四处漂荡。</p><p class="ql-block">父亲知道自己出身不好,又参加过反动军队,一直谨小慎微,躲过三反五反、四清反右等政治运动。</p><p class="ql-block">但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文革还是被打倒了,罪名是历史反革命。</p><p class="ql-block">好在父亲生乐观,你革你的命,我过我的小日子。一次挨批斗门回来,说:今天我和县委书记一起挨斗了,享受了书记待遇。</p> <p class="ql-block">那年月,常有批斗会,我们常去看热闹。一次看到父亲站在台上挨斗,心里好难受。</p><p class="ql-block">我看到,好几个批斗父亲的人,就是父亲的病人。以往他们对父亲是笑脸相迎,甚至感恩戴德,现在却是咬牙切齿。</p><p class="ql-block">多年后,我问父亲:你恨那些批斗你的人吗?父亲说:不恨,他们不批斗我,别人就会批斗他们。他们批斗我,属紧急避险,应该免责。</p> <p class="ql-block">1975年,父亲带我们学习人民日报社论,摆拍的。</p><p class="ql-block">当年爷爷在台湾还有点影响,统战需要,县委宣传部来人拍照片,选了几张寄台湾了。</p> <p class="ql-block">高光时刻,父亲当上县政协委员。</p><p class="ql-block">父亲不是一个热爱政治的人,当政协委员也是统战需要,被动的。两届政协委员下来,纯粹是去和朋友谈天说地。</p> <p class="ql-block">有时候我在想,父亲之所以去当政协委员,纯粹是为了争夺家里的话语权。</p><p class="ql-block">那年,母亲当上了市人大代表,风头很盛。父亲不想在政治上落后太多,不想失去话语权而去当政协委员的。</p><p class="ql-block">其实,既使父亲当上政协委员也没啥用,话语权一直在母亲手里,父亲只有鼓掌拥护的份儿。</p> <p class="ql-block">父亲和他的学生们。</p><p class="ql-block">1986年父亲退休了。退休后父也没闲着。先是在卫校给学生上课。</p><p class="ql-block">老爸有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垫底,典型病例信手拈来,深奥理论深入浅出,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p> <p class="ql-block">后来,父亲和老同事合伙开诊所。</p><p class="ql-block">老爸的诊所看似热闹,人来车往的,可没赚到多少钱。主要原因是下不了重手,没开大处方。遇上经济困难的,还倒贴诊疗费和药费。</p><p class="ql-block">诊所没开多久就关门了。原因是卫生局说退休老医生抢了医院的生意,必须关闭。</p><p class="ql-block">老爸闲赋在家,慕名而来的患者又络绎不绝,老爸就只看病开方,不卖药,让患者去医院买药。</p> <p class="ql-block">1998年,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武汉,黄鹤楼</p><p class="ql-block">父亲喜欢旅游,但去的地方不多。先是经济不宽裕没钱去,后是要照顾老人没时间去,等有钱有时间了,身体又出状况了,不敢出远门了。</p> <p class="ql-block">武汉,长江大桥</p> <p class="ql-block">桂林,象鼻岩</p> <p class="ql-block">北京,景山公园。</p> <p class="ql-block">长城</p> <p class="ql-block">中山大学</p> <p class="ql-block">惹黄埔军校旧扯</p> <p class="ql-block">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父母2008年冬由新邵来邵阳和我同住,开始了新的的养老生活。</p> <p class="ql-block">亲友小聚</p><p class="ql-block">每十天半月,和亲友小聚一次,然后大战麻将三十回合。</p> <p class="ql-block">一展歌喉</p><p class="ql-block">父亲很有音乐细胞,我很小的时候就见过父亲边拉手风琴边唱歌,《十送红军》《九九艳阳天》《珊瑚颂》等歌曲是他的保留曲目。</p><p class="ql-block">可惜我的音乐细胞为负数,一唱歌,那调门不但会从地上跑到天上,而且还会拐弯。</p> <p class="ql-block">公园遛弯</p><p class="ql-block">父亲去世的前一年,想去南京,回顾一下他曾生活过的地方。但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我没敢带他去。</p><p class="ql-block">没陪父亲去南京,是我的终身遗憾,也是我最对不起父亲的地方。</p><p class="ql-block">等到疫情平息了,我一定要抽时间,带着父亲的遗愿,重游南京,重游全中国。</p> <p class="ql-block">2013年4月18日,父亲因病去逝,享年86岁。</p><p class="ql-block">我们把父亲安葬在新邵公墓,在这里,父亲能看到他工作一辈子的地方。</p><p class="ql-block">父亲走了,给我们留下了小康生活,给我们留下了坚韧、勤劳、豁达、乐观的品格。这些宝贵财富,让我们生活得美好而从容。</p> <p class="ql-block">亲爱的父亲,这次我们不能回家了,但也托人为您扫墓了,您可以尽情地享受祭祀和供品。</p><p class="ql-block">当然,您也别忘了自己的工作:继续保佑我们,保佑我们平平安安,保佑我们身体健康。</p> <p class="ql-block">亲爱的父亲,我们在深圳给您叩头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亲爱的父亲,我们怀念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