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间小小的板房,一盏昏黄的灯,当有人在家中享受温暖时,有人正头顶星月,坚守在社区门口——这是他们阻击疫情的战场。</p> <p class="ql-block"> 从白天到黑夜,无畏日晒和雨淋,卡口执勤人员一直都在默默坚守,他们偶尔会遇到群众的不理解,但始终一丝不苟,严格查验。他们更多会收获群众的微笑和感谢,这些都会化为无形的奖章,献给站在疫情防控“最前线”的无名英雄们。</p> <p class="ql-block"> 戚广新,59岁,也是扒齿港初级中学的老师。自疫情发生后,戚广新老师始终相信纵使点点微光,也能聚明成炬。因此,戚老师坚决克服自身困难,主动报名,成为了一名卡口执勤人员,也成为了“志愿红”的一份子。在卡口执勤时,工作条件简陋,工作内容看似简单、重复、单调,却异常琐碎,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但戚老师却坚持值守在战场前沿,半步不退。</p> <p class="ql-block"> 赵海涛,51岁,扒齿港初级中学的一名人民教师。站上讲台 ,他广育桃李满天下;走下讲台,他义无反顾奔“疫”线。赵老师白天在自己居住的小区当志愿者,晚上还主动请缨,坚持在天承北区卡口值夜班,每天的辛劳可想而知。这种精神令人动容,值得年轻一辈学习。</p> <p class="ql-block">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两位老前辈却一直默默坚守,毫不放松。他们有时弯着腰认真填写登记表,有时在耐心重申防疫政策。可谓“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前辈们的精神已化作旗帜,指引年轻一辈继续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