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辆婴儿车领域里的兰博基尼》

韩振永《铁立方》

<p class="ql-block">  谢天谢地,深圳和各地疫情有了好转,快递恢复了,我定做的圆板牙套和购买的材料配件也陆陆续续地寄到了北京。我做的碳纤维婴儿车又开始啦!</p> <p class="ql-block">按照图纸加工完全符合,光洁度、公差配合、同心度都达到了标准,安装顺利,给王氏五金老板点赞👍</p> <p class="ql-block">  利用原来的减速机在成寿寺路天涯五金城买来了倒顺开关和电机调速器,利用我的小台钻的卡头来装卡直径3毫米长度15毫米的304不锈钢管,够小的啦,粗细和火柴棍差不多,长度有火柴棍的1/3。</p> <p class="ql-block">安装结构如图</p> <p class="ql-block">设定不同的转速、给进压力加工出来的螺纹管。</p> <p class="ql-block">给进压力是通过杠杆原理配合拉力称测得15–20公斤力。</p> <p class="ql-block">  试验结果汇总,圆板牙套的转速是46.5转/分钟,速度在可控范围内,还可以适当的提高转速。通过试验得知,给进压力在15—20公斤力,正常旋转的时候把压力给上并维持15–20的给进压力。旋转五到六圈为合适,M3的螺距是0.5毫米5-6圈为2.5–3毫米,正好是螺母的厚度。这次试验结果得到了好多参数,为正常生产时设计群钻和自动化流水线的截断、平头、装卡、套丝奠定了基础,通过试验发现卡头的力量不够,需要改造和提升。</p> <p class="ql-block">  6061铝合金螺母强度通过计算得出理论抗拉强度达到辐条的抗拉强度。理论拉力为75公斤以上。</p> <p class="ql-block">  我做的简易拉力试验机,利用一组滑台模组改造的,配合拉力称搞定。</p> <p class="ql-block">  拉力称的读数我看不到,找了一个小镜子解决了,就是数字是反的,仔细看看,是49.79kg(49.79公斤)拉力称是50公斤,将来买个100公斤的,其实49公斤也够用了,一个婴儿才几公斤,而且是4个轮子,加在一起200公斤啦!足够啦!</p><p class="ql-block"> 可能有人不理解,做一个婴儿车那么麻烦,在网上买4个小轮子,在焊个车架子不就完了吗?哈哈,那样的婴儿车也会有人买的。我设计的这款婴儿车是专供0—-36个月的婴幼儿使用的,我们都知道6个月以下婴儿的大脑发育的还不健全,特别怕震荡,婴儿的肢体的骨骼娇嫩也受不了激烈的颠簸。商场里出售的婴儿车,制造婴儿车的工厂虽然在防震上下了很多功夫,包括进口的十大品牌婴儿车,我觉得还是不理想,还能再提高。我这次设计,光是在婴儿车的轮子上就有4级减震的设计,再加上车架的减震,睡蓝的减震,一共是6级减震,4个直径280毫米的大轮子适应各种路况,不会因为轮子直径小而被卡住,4个万向轮在极小的空间里也会原地旋转、而且可以随意固定前后的轮子由万向轮改为定向轮,还不用弯腰去改变、这次最大的创意是驻车制动器,现在的婴儿车驻车制动器是在后轮处安装一个脚踏刹车,妈妈在停下来的时候,脚踏刹车,这种结构的刹车在正常情况下还是比较可行的,就怕万一妈妈忘记了脚踏刹车,一旦溜车后果不堪设想,再就是遇到特殊情况来不及刹车,也会造成严重后果。我这次设计的是,只要妈妈的手离开了车把,婴儿车的驻车制动器就会自动将车的4个轮子锁死,比起2个轮子的刹车系统更加安全。睡蓝、遮阳篷也有很多创意,睡蓝和遮阳篷的材料选用上也有很多创意,在防辐射、防紫外线、防雨防风上也有好多想法。这次设计的婴儿车在材料选用上尽可能地使用碳纤维和钛镁合金材质,尽可能地减轻重量和提高强度,碳纤维材料堪称当今世界上的黑黄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个是第二次拍摄的,停下来维持拉力,在碳纤维辐条上敲打🔨数下,完好无损,待以后的试验中再详细记录敲击的力度。</p> <p class="ql-block">  将来的花鼓就是这种纹理的,碳纤维像冰花一样绽放它的光芒,我是用20毫米长的片状碳纤维和环氧树脂复合成的,怎么样?漂亮吧!(放大了再仔细看),其实我在1983年的时候买的第一台洗衣机的外壳就是冰花漆的,我非常喜欢这种风格,现在世界顶级跑车兰博基尼就采用了碳纤维锻造复合材料(也是塑脂复合材料),兰博基尼开启了碳纤维汽车的新时代。</p> <p class="ql-block">  碳纤维辐条挂在用碳纤维做的花鼓的凹槽里,就这个试验用的花鼓就反复做了多少次试验才最终达到今天的试验强度,不容易呀!这是坚持的结果。</p> <p class="ql-block">  以前是我用脚踩着一端,另一端靠双手的拉力来做试验,拉力是拉力称的最大值50公斤(100斤)也不知道我一共做了多少次了,手都拉的特别疼,手拉试验的手实在是痛的受不了啦,才想办法自己做了这么一个简易的试验机,很好的再也不担心试验过程中试样被拉断的感觉了,那是一个憋足力继续增加拉力的时候试样突然断裂,你能知道是什么感觉吗?还要担心断裂时试样的残骸飞出伤人的危险!有了这个拉力试验机就都解决了,值得庆贺!</p>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是做完拉力试验的试样,中间黑色的是碳纤维杆,直径只有1.5毫米粗,理论抗拉力是200公斤。下一步做完整的碳纤维花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况且现在正在做万向轮的支撑翅,这个支撑翅也是多少次试验啦,</p> <p class="ql-block">  发一张万向轮支撑翅的硅胶模型图,关于它的研发试验故事下次再讲,写到这里,别忘了点赞👍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