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海口市第十中学“青蓝工程”暨青年教师赛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中。2022年3月29日上午,语文组参赛青年教师冯华老师和戴婷婷老师进行了课堂展示,邢福庄校长、陈婵娟副校长、蔡志民副校长亲临现场观看比赛,语文组的老师们也到场观摩。</p> <p class="ql-block"> 本次赛课活动的评委老师分别是:北京四中网校的王远飞老师、刘凤英老师、陆阳老师,海口十中的王清云老师、陈玲主任、符瑜主任、符艳艳老师、陈小玲老师。</p> <p class="ql-block">活动流程:</p><p class="ql-block">1.冯华老师上传统课堂参赛课;</p><p class="ql-block">2.戴婷婷老师上智慧课堂参赛课;</p><p class="ql-block">3.语文组评课与交流。</p> 阿长与《三海经》 冯华 <p class="ql-block">冯华老师的课堂主线:</p><p class="ql-block"> 一本书——一个人——一份情</p> <p class="ql-block">教学流程</p><p class="ql-block">一.解题,导入本课。</p><p class="ql-block">整体感知</p><p class="ql-block">二.一本书——《山海经》</p><p class="ql-block">重点句段的品读</p><p class="ql-block">合作探究</p><p class="ql-block">三.一个人——阿长</p><p class="ql-block">文章还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呢?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个什么样的人?</p><p class="ql-block">感悟真情</p><p class="ql-block">四.一份情—— 感激、 敬佩、怀念。</p><p class="ql-block">1.请找出文中表现出“我”对阿长的情感态度变化的词句。</p><p class="ql-block">2.文章最后两段文字是作者以成年人的口吻来写的,你能体会到作者对阿长的情感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学生踊跃举手,大胆发言。</p> <p class="ql-block"> 冯老师教态自然,语速适中,娓娓道来;学生的回答积极踊跃,各抒己见。</p> <p class="ql-block"> 整节课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既落实了语文要素,又凸显了人文主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从文本的抓取,板书的设计,到最后的分层作业,无一不体现冯老师课前花费的一番苦心。</p> 《带上她的眼睛》 戴婷婷 <p class="ql-block">戴婷婷老师的智慧课堂授课主线:</p><p class="ql-block"> 认识一种文体——学习一种方法——感悟一种态度</p> <p class="ql-block">体现我校智慧课堂328模式的教学流程</p><p class="ql-block">一.以名人趣事来导入新课。</p><p class="ql-block">二.学情反馈</p><p class="ql-block">课前作业情况反馈。</p><p class="ql-block">三.聚焦问题</p><p class="ql-block">对照作业,了解不足,聚焦问题,有的放矢。</p><p class="ql-block">四.平板抢答</p><p class="ql-block">五.合作释疑</p><p class="ql-block">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解决课文重难点。</p><p class="ql-block">六.展示交流</p><p class="ql-block">1.学生自读</p><p class="ql-block">2.师生共读(升华情感)</p><p class="ql-block">七.总结评价</p><p class="ql-block">八.拓展实践</p> <p class="ql-block"> 戴婷婷老师主持的智慧课堂,遵照我校特色328模式,从学生主体出发,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对课文的“悬念”和“伏笔”进行自主思考和小组合作交流,做到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邢福庄校长和陈婵娟副校长现场观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师生互动:</p><p class="ql-block"> 老师巧妙点播,学生思维飞扬。</p> 点评环节 <p class="ql-block"> 紧接着的评课活动主要针对“如何上一堂感情充沛的语文课”展开。冯华老师细述自己在几次试讲中怎样在师父冯艳老师和备课组长王谊香老师的指导下逐渐与作者、课文建立情感,怎样学习引导学生体会感情的历程,分享了要上出感情就要细读文本、走进作者情感世界的宝贵经验。戴婷婷老师首先感谢云端师父的技术指导和同科组老教师们的听课磨课,其次谈到上课经验就是课堂上要放得开,要敢表演,常常和学生一起动情朗读。</p> <p class="ql-block">云端老师</p><p class="ql-block"> 课堂教学要依据学情去设计,要充分掌握学生心理和基本学情。一堂有情感的语文课,要关注学生成长,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引导和共情,使师生产生共鸣,课堂自然就是会真情流露。</p> <p class="ql-block">苏信涛老师 </p><p class="ql-block"> 我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两位老师的课的,今天收获满满,两节课都非常精彩,让我收获良多,两位老师的课思路清晰,提纲挈领,冯华老师从标题入手,归纳出一本书,一个人,一份情,带领学生通过品读重点句段来品析人物,戴婷婷老师则是重点讲解了悬念伏笔照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深度,同时戴老师也善于通过创设情境去带领学生体会文章蕴含的情感,配乐诵读部分是个亮点,调动学生情绪最为明显。</p> <p class="ql-block">冯艳老师</p><p class="ql-block"> 要想上好一节有感情的语文课,老师要对文本特别熟悉,还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挖掘,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去品读文段,分析人物,体会情感。</p> <p class="ql-block">王谊香老师</p><p class="ql-block"> 长文短说,深句浅评,以题导入,用线贯穿。两位老师善于为文本创设情感入口,冯华老师以三个“一”串联全文,以品读人物为重点,在学生对描写手法的掌握上引导学生扣住关键词把握人物形象,以生活实际与文本的结合使学生领会作者情感。戴婷婷老师以“做批注”为学习抓手,以“范例”为引导,通过音乐与师生的合作诵读将文本情感实质化。</p> <p class="ql-block">吴娟老师</p><p class="ql-block"> 在一堂课中除了要共鸣师生与文本间的情感,还要注意落实文章的中心思想、内容分析等学法的指导,才能有效地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也提高语文成绩。</p> <p class="ql-block"> 最后语文组科组长邱文玲老师对今天活动进行总结:年轻人的进步很大,两节课都值得大家好好学习。关于如何上好一堂情感丰沛的语文课,今天两位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没有情感的濡染,人文性很难落实,也很难实现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综合大家的宝贵经验,语文课要上出情感、上出语文味,需要:1.细读文本,建立与作者、与文本的情感联系。只有当授课老师本人对文本也感悟颇深,才有可能去帮助学生读懂课文 走进作者营造的情感世界 , 产生共鸣。2.课堂上要善于借助语文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情感,譬如可以借助朗读,借助别的艺术手段。3.要联通课内外建立学生与文本的联系,实现学生与作者共情目的。总而言之,只有自己全情投入 ,才能创建真情语文课堂,助力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成绩,进而促进学生心灵成长。</p> 赛前磨课 <p class="ql-block"> 为了打造优质课堂,语文组的老师们参与集体听课、磨课,针对两位老师的教学内容和个人风格,提出很实用的改进建议。年轻老师也在磨课过程中,取长补短,飞速成长!</p> <p class="ql-block"> 也许是一个词,或是一个问题,或是一些技法,认真打磨,只为初心不改,精彩延续。</p> <p class="ql-block"> 青蓝工程赛课活动的开展,不仅为青年教师搭建了展示教学风采、切磋教学经验的平台,更彰显了师徒传承、团结协作精神!对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比他人更胜一筹,教学风格更具特色,要靠平时在教学中不断地积累、反思、苦练内功,让我们共同努力,做一个勤于思考、教学精进、与时俱进的新时代人民教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