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大,我把你追寻”系列之——西南联大蒙自小学联大精神与学科整合研讨课

西南联大蒙自小学

<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西南联大蒙自小学,自成立之日起,就注定与联大精神血脉相连。为了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厚植人才成长的土壤,我们一直在不断的探索和追寻……</p> 初识联大  满心向往 <p class="ql-block">  初入校门,老师曾告诉我,有一所大学,从始至终都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这就是著名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而我们的学校——西南联大蒙自小学,因传承联大精神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还记得那一天,在登机口收到了专属于我们的登机牌。从此,我们西南联大蒙自小学的学生有了共同的名字——卓越少年。心中满是好奇与期待!</p> 走近联大  倍感期许 <p class="ql-block">  历史已经远去,我们跟随一句句话,一个个小故事,一张张老照片……寻找历史的足迹,感悟先人的思想。</p> <p class="ql-block">  联大旧址成了我们的第二课堂。在那里我们了解到了联大的历史,深感学校、老师对我们的期望。期望我们: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p> <p class="ql-block">  随着许多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对联大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你看,在近期举办的数学文化节中,从会徽小设计师的身上我们仿佛感受到联大种子在慢慢地生根,发芽!</p> 课堂整合  追寻联大 <p class="ql-block"> 为了加快我们联小师生追寻联大精神的步伐。学校决定在各个学科间进行为期四天的课例研讨。即在尊重学科特点的基础上,以培养核心素养为导向,把知识与人文相结合,把联大“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精神运用课堂教学模式渗透到各学科中去。从而真正达到在有效探索校本课程开发与构建的同时,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p> 认真筹备,精心组织 <p class="ql-block"> 本次研讨课本着以研促教,以教培优为目的。以各学科代表自行选定内容和班级进行课堂授课,再以课后集中研讨的方式进行。为此学校出台了《西南联大蒙自小学2022年联大精神与学科整合研讨课方案》和日程安排表,以保证研讨活动顺利、有序的进行。</p> 巧妙切入  高效整合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巧妙切入一:大师云集 心之所向</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西南联大是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教育奇迹,它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弦歌不辍,“赓续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为国家培养了众多蜚声中外的杰出人才。让我们一起走进几位老师的课堂感受联大大师云集,群星闪耀。</span></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许银菊老师,在教学《姓氏歌》中注重学法的指导。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掌握介绍姓氏的方法,同时插入联大校史中的杰出人物及其成就,并期望孩子们将来:高雅聪敏,知书尚礼,好好学习,振兴中华。</p> <p class="ql-block"> 肖蕾老师在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中鼓励孩子秉承着“砥砺研习,学问养志”的学风去实现自己的高远志向。</p> <p class="ql-block">  《竹石》一诗中,夏琪老师借赞颂竹石来歌颂联大师生那坚毅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王旭东老师执教的是《追“数”西南联大》即千以内数的读写。教学语言充满趣味性,善于巧妙设疑,激发学生兴趣。借助和联大师生有关的数据让学生在读数、写数中感受西南联大“大师云集”。</p> <p class="ql-block">  随着张乔林老师英语卡片上出示的一个个单词,学生认识了许多联大名人,并让学生用I want to be a……的句式畅谈自己的梦想,梦想成为像大师那样的人。</p> <p class="ql-block">  曹定昌老师通过《地球的卫星—月球》带领孩子们了解探月历程,大力弘扬探月精神,鼓励学生从小心怀九天揽月之志,将来为航天强国做贡献。</p> <p class="ql-block">  巧妙切入二:教育史上的长征——湘黔滇旅行团</p><p class="ql-block"> “湘黔滇旅行团”已成为西南联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们的课也由这行程近3500华里,徒步68天,横穿湘黔滇三省艰难抵昆的路线拉开序幕。</p> <p class="ql-block">  图上看似短,一算却让人惊叹到果真为世界教育史上的一次伟大“长征”,这恐怕是所有孩子上完张露萍老师《比例尺的应用》这堂课最深的体会了吧!</p> <p class="ql-block">  音乐组倪佳老师执教的内容是《小骆驼》通过歌曲中的“小骆驼”引导学生深切感受联大学子为了文化救国,努力寻找教育绿洲那不畏艰难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李志鹏老师以情景剧开课,学生被迫离开长沙开始慢慢西迁路。千难万险转移到昆明,又因校舍,生活物资匮乏,文法学院再度迁移到蒙自,在一次次的体验活动中,学生深深被这教育史上的“长征”所折服。</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王米老师指导孩子亲自实践用简单运动命令画出联大西迁路线,感受历程艰难。</p> <p class="ql-block">  巧妙切入三:学科知识 潜入联大旧址</p><p class="ql-block"> 西南联大已经久远,蒙自分校亦成追忆。今天,我们看联大旧址如何在两位老师的学科整合课中发挥余热。</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李现权老师在教学《认识平面图形》中把教学过程中四个有趣的环节悄悄藏入联大旧址中,这让孩子兴趣高涨。最后联大校徽和我校校徽再一对比,既复习了新知,也恰到好处的彰显了学校对联大精神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跟随杨佳雯老师的执教内容《认识方向》,孩子们对旧址的了解更加深入。并学会了在生活中准确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真正发挥了数学的生命力,融数学性与工具性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  巧妙切入四:读懂画作 再现联大精神</p> <p class="ql-block">  李恩侣老师《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不仅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字里行间读懂画。还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读懂联大学者的画作,感受艰苦卓绝的环境。</p> <p class="ql-block">  美术组李京蔓老师在《形形色色的背景》教学中借画中的背景,引导学生感受意境,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倾听人物的真情诉说。在孩子们深有启发时大胆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创作。不久,一幅幅画作再现联大精神。</p> 紧跟课堂  记录精彩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课中,老师们紧跟授课教师认真听课,将不同课型,各具特色的呈现方式以及那些巧妙的切入点一一记录。</p> 评课议课    共同提升 <p class="ql-block">   课后,教师们对每堂课及时进行了总结、反思与评议。经过共同探讨教学方法,交流教学经验,商讨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有效地促进了老师们自身的专业发展,从而带动整个教师队伍的成长,使课堂真正的灵动起来。</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有效整合聚智慧,魅力课堂提素养”本次联大精神与学科整合课历时四天落下帷幕。经评委老师们公平公正的打分,最终按得分高低依次排名,得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4名。</p> 努力追寻   开创未来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能看见多久的历史,就能看见多远的未来!西南联大蒙自小学将充分发挥好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联小的每一位师生都将成为联大精神传承的主力军和践行者。老师们将以本次研讨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深入挖掘教材。力求在尊重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寻找更多的切入点并将它们巧妙融入课堂。努力实现:前有西南联大烽火硝烟中文化救国,后有和平年代联小学子读书强国的伟大梦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张蕊</p><p class="ql-block">图片:王米、李京蔓等</p><p class="ql-block">审核:王燕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