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南海湿地景区位于内蒙古包头城区东南侧,黄河之滨,占地面积2992公顷,其中水域面积713公顷,国家湿地公园占地1328公顷,湿生草地面积1664余公顷。北有青山朦胧辉映,南有黄河玉带环绕,风景独秀,集旅游观光、生态休闲、科普宣传于一体,素有“塞外西湖”之美誉,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和自治区级湿地自然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南海湿地景区位于包头市区东南侧,昔日这里曾是九曲黄河的一段故道,河水改道南移后形成水面和滩头草地,开发区总面积2000公顷,其中水面580公顷,分为水上活动区和湖滨游览区。南海北有青山朦胧辉映,南有黄河玉带环绕,湖中碧波荡漾,湖滨水草丰美,天空鸥鸟翱翔,风景独秀。南海湿地紧靠着市区,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美化和改良区域环境及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老包头素有“水旱码头”之称谓,其中水码头就是指南海子码头。据史料记载,康熙年间,在今包头东河区东南约5公里处有一个四五百亩大的海子(蒙古民族对湖泊的特有称呼,他们认为所有的湖泊都是海的儿子,均称为海子),水面浩瀚,蒲草丛生,鱼鳖群集,杞柳漫地(非常像今天的南海湖,而今天的南海湖那时还是黄河正道)。由于这里离市区近,地面平坦宽广,便于船筏货物装卸,便逐步形成航运吞吐口岸。从各地跑来经商拉脚、摆渡等谋生的人,便陆续定居下来。</p> <p class="ql-block">道光三十年(1850年),黄河改道,原托克托城南河口镇被水淹没,从此南海子渡口成为黄河中上游的水运枢纽和皮毛集散地,老包头在西北地区的经济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的繁荣,使南海子渡口扬名天下。</p><p class="ql-block">以后,黄河多次改道,黄河渡口也在南海子一带不断迁移,1907年渡口移至王大汉营子,1926年又移至二里半,1949年渡口移至大树湾一带。南海湖就是由于黄河改道南移后留下的又一湖泊,当时也叫小河套、二里半海子(距旧包头城2.5公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