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西城广安门内地区的西北部。呈东西走向,东起长椿街,西至西便门内大街。长500米,宽15米。这条街原分为东西两段。东段原为深沟土道,相传明朝时在高坡处有一棵老槐树及两棵柏树,故周边人们称此地为槐柏树。西段清时是镶蓝旗驻军的营房内道路,称之为东西宽街,后成居民区。1965年全市地名调整时将东西两段合并,统称为“槐柏树街”。<br> 清代,胡同东部原为浙江、云南的义园、义地,是专门安葬在京去世的浙江和云南籍人士的墓地。后逐渐无人过问,成为乱塚和杂草丛生的空地。1949年后,北京市政府在此建造了政府机关办公大楼,1954年落成后称之为“市府大楼”。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批大规模的政府办公大楼,虽经几次修缮,但建筑原貌至今几乎没有任何的变化,红色的砖墙,首层外墙还镶有白色的石材,凸显着大气与庄重。<br> 槐柏树街中部的北侧是著名的“北京小学”总校,曾经是北京市市重点,现为北京市小学示范校。1949年6月19日诞生的这所小学是首都唯一以“北京”命名的小学,是由北京市委自建的规模最大的公立寄宿制学校。北京小学的前身是1949年北京市委的干部子弟寄宿制小学,位于西城区兵马司。1950年张自忠小学并入,迁至西城区椅子胡同,并在张自忠私邸设立分校。1952年改名北京市第一小学。1955年迁入现址。1956年,北京市第二小学并入,改为现名。1966年取消寄宿制。1971-1979年曾先后改名槐柏树街小学、长椿街小学。1981年恢复现名。1995年恢复寄宿制,以“自理、自律、自主、自尊”为主旨,并以校内七彩泉与滴水挺开展寄宿教育。校园目前正在修缮中,在北线阁、广安门外、通州均建有分校。<br> 中部南侧是曲径通幽的宣武艺园。1957年在一片荒冢上建成的宣武公园,初称善果寺公园,1983年重新进行了规划设计,翌年后改造称宣武艺园。广内街道曾投资600万元,将槐柏树街打造为有鲜明历史文化特色的公园式景观街道,尤其是宣武艺园的西侧围墙上修建了12幅壁画经典的京味浓厚的小品。其中有展现庙宇文化的铜质浮雕,还有展现空竹文化的石质浮雕。槐柏树街的中部已经构成北京最具有历史文化的特色街道。 <br> 道路的西部在过去的南、北核桃园间,曾经称之为营房(营子),是清朝军队的驻地。过去这里是一片废地,乱葬岗子。南面的大坑是清朝军队的炮兵阵地。后清朝败落,为了赔款,政府将这块地皮卖出,由此,营房就成了老百姓聚集居住的地方。大坑变成倾倒垃圾的场地,再后成了农田。1949年以后这里形成了二十一条胡同的居民平房区,其中南侧共有十一条胡同,称槐柏树南一至十一条;北侧共有十条胡同,称槐柏树北一至十条。胡同基本是土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整个街道,包括二十一条胡同都进行了路面改造,铺上了柏油马路。1990年,为改善居民的住房和生活条件,北京市委、市政府将槐柏树街西侧的二十一条胡同平房区作为危改试点进行拆危改造,这也是北京城的第一个危改示范小区。改造后被称为了槐柏树北里和槐柏树南里。<br> 现1号,市府大楼家属楼;2号,“市府大楼”,北京市政府办公区,院内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民来访接待室、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首都经济编辑部、北京市劳动保障监察总队、北京煤矿安全监察局、北京市统计局资料管理中心、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等单位;9号,北京小学(槐柏树街总校);甲9号,五金家属院;12号,宣武艺园。13号,中国联通(长椿街营业厅);17号院,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离退休职工活动站。<br> <p class="ql-block">清代地图上的槐柏树街位置</p>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地图上的槐柏树街位置</p> <p class="ql-block">道路东口</p> <p class="ql-block">东口的路名牌</p> <p class="ql-block">街巷胡同责任公示牌</p> <p class="ql-block">1号楼</p> <p class="ql-block">东口的长椿街</p> <p class="ql-block">东口的北面</p> <p class="ql-block">东口,路边还立有一栓马桩</p> <p class="ql-block">回看胡同东口</p> <p class="ql-block">道路东部</p> <p class="ql-block">2号,市府大楼北门</p> <p class="ql-block">院内有北京市劳动保障总队、北京市煤矿安全监察局、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等单位</p> <p class="ql-block">市府大楼</p> <p class="ql-block">几十年过去了,大楼的外观保持未变,这是来访接待室</p> <p class="ql-block">9号,北京小学,目前正在修缮</p> <p class="ql-block">12号,宣武艺园</p> <p class="ql-block">艺园门前</p> <p class="ql-block">大门西边是金代紫金寺故址,没有遗迹,只有这一牌</p> <p class="ql-block">这是介绍</p> <p class="ql-block">还有附近的报国寺介绍</p> <p class="ql-block">艺园大门对面正对着槐柏树后街的南口,红楼是甲9号五金家属院</p> <p class="ql-block">临12号,西城区环卫第四分公司作业五班</p> <p class="ql-block">原宣武区广内街道建的文化墙,介绍老宣武的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报国寺铜版图</p> <p class="ql-block">长椿寺介绍</p> <p class="ql-block">空竹文化墙</p> <p class="ql-block">空竹概说</p> <p class="ql-block">抖空竹</p> <p class="ql-block">各种技能:大撒把,晴空挂月,金鸡飞渡,金鸡上架</p> <p class="ql-block">双杆顶碗,空竹上烟锅,坐盘丝,撒地轴</p> <p class="ql-block">定线,抖大空竹,过山车,空竹上头</p> <p class="ql-block">空竹已成为广内地区的区域象征</p> <p class="ql-block">空竹进校园</p> <p class="ql-block">“北京抖空竹”被国家列为非遗项目,是宣南文化的代表作,也是宣武对外交往的一张名片</p> <p class="ql-block">13号</p> <p class="ql-block">中国联通营业厅</p> <p class="ql-block">道路中部</p> <p class="ql-block">前方是广义街交叉路口</p> <p class="ql-block">路口的松柏山石</p> <p class="ql-block">栓马桩,石墩</p> <p class="ql-block">石墩上的广内街道地图</p> <p class="ql-block">广义街路东</p> <p class="ql-block">广义街路西</p> <p class="ql-block">路名牌</p> <p class="ql-block">绝味鸭脖</p> <p class="ql-block">百年义利</p> <p class="ql-block">回看广义街口</p> <p class="ql-block">这一段就是最早的营房危改小区,路北现称槐柏树北里,路南为槐柏树西里。</p> <p class="ql-block">趟市门口的冰糖葫芦摊</p> <p class="ql-block">这是路北的商铺</p> <p class="ql-block">路南小区的出入口</p> <p class="ql-block">槐柏树南里小区</p> <p class="ql-block">北六条羊羯子,老地名作了店的招牌</p> <p class="ql-block">一层都是商铺</p> <p class="ql-block">北里小区南门</p> <p class="ql-block">西部</p> <p class="ql-block">沿街商铺</p> <p class="ql-block">西口的吴裕泰茶庄,香栗园干果</p> <p class="ql-block">西口的北部</p> <p class="ql-block">道路西口</p> <p class="ql-block">在西便门内大街上看槐柏树街西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