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说虎

澹泊客

<p class="ql-block">虎年说虎</p><p class="ql-block"> -兼以“虎”字演变 刍议书体进化</p> <p class="ql-block">  星移斗转,天地轮回,一晃又是一个虎年。</p><p class="ql-block"> 虎,百兽之王,大约20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河期,起源于亚洲东北部,亦即西伯利亚及我国东北地区。</p> <p class="ql-block">  据传5500年前,老祖宗仓颉“仰观奎星员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像,博采众美合而为字”,创造了古老东方文明的最重要标志-汉字,由此直接孕育了独树世界文化之林的传统艺术-中国书法。而迄今发现的最早关于“虎“字的书写,则是3700多年前,由象形文字演进而来的殷墟甲骨文。因为是殷代先民用以卜事之辞,故亦称殷墟卜辞、契文...等等。看这个“虎”字,那前伸的四肢,高翘的尾巴,头部和身上清晰的花纹,像不像一只直立的猛虎?然而,甲骨文虽然是可识汉字中最早的文字,毕竟只是所谓书法的基石而已,距书法的艺术体例还相去很远。</p> <p class="ql-block">  到了商周早期,随着青铜器的发明,祖先们逐渐学会在甲骨文的基础上,把文字先写下来,然后制模再翻范铸造出来,出现了今人所称的金文,也叫铭文、钟鼎文。虽然还没有从甲骨文中完全脱胎出来,却因为有了书写的过程,也就具有了汉字书写的意韵和美感。只有从这时起,才使得书法艺术的真正魅力开始显现出来。这种金文上起商周,下至秦朝建立,在中国书法史上一直存在1200多年。</p> <p class="ql-block">  周秦时代,人们嫌先书写再翻铸的工艺过于繁复费时,干脆在凿刻成鼓型的石头上,先写字,再镌刻,发明了石鼓文,使得留存文字的艺术又进了一步。现陈列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十面石鼓,虎字就成了这样,虽然仍有甲骨文的影子,但已经奠定了大篆的形态。</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天下,提出“车同轨,书同文”。秦相李斯为方便书写,对流行的大篆删其繁冗,取其合理,创书小篆,后世称为“小篆之祖”。从此,汉字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字形趋向于整齐,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秦朝建立,由于政权集中,文书繁多,小篆书写费时费力多有不便,胥吏们在抄写时便创造了很多简易的书写体。时狱吏程邈因得罪始皇,被下狱十年。狱中对来自民间的书写体搜集整理,创书三千字,受到始皇赏识,用其为御史,并推广其字。因其字便于官狱隶人书写,故称为隶书,程邈也被后人称为“隶书之祖”。此时隶书亦称秦隶,后来汉代隶书则称汉隶,合秦、汉隶书统称为古隶。随着纤维织物的发明,文字载体由丝帛逐渐代替竹简,使得书写较之汉简更为流畅散逸,所书文字称为帛书或汉帛,书体仍为隶书。</p> <p class="ql-block">  东汉初年,文字的实用化愈来愈为人们所追求,方便、简练、快捷成为潮流,逐渐出现隶书的草化趋势,形成书法史上谓之“章草”的书体。一说来源元帝时史游所做《急就章》,一说当时杜操善书此体,被汉章帝认可,便由此命名。第三,则因其书体当时多用于奏章,故得名。点画中虽有强烈的隶书笔意,但已使隶书草化,实现了书法史上由正书到草书的演化,使得章草在书法史上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东汉中后期,拘谨端正的楷书,已经难以适应愈来愈频繁的社会文字交往,一位著名的“行书鼻祖”刘德升,小变楷法,匠心研创了介于正书和草书间的行书体,既不像楷书的拘谨端正,也不似草书那样狂放难识,一经问世便受到普遍欢迎和追慕。随着造纸术的发明,物美价廉的纸逐渐代替了简牍和缣帛,更为行书的推行和普及提供了物质保证。三国时大书家钟繇、胡昭,皆因研学刘德升行书而著名于世。直到晋代,书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都是精研德升技法,既做行楷,又擅行书,而将行书艺术推向了绝顶高度。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就是巅峰代表。</p> <p class="ql-block">  汉末魏初,出现大量碑志造像等刻石文字,多数出自民间刻手,也有书家留迹,风格多样,尤以北魏碑刻水平最高,有的朴拙归真尚存隶意,有的刀刻斧凿奇肆险峻,也有的舒畅流丽开隋唐楷法先河。直到清中期以后,不少书家倡导魏碑书体,令书风为之一变,出现很多碑学大师,如赵之谦、何绍基、康有为、于右任、沈延毅...</p> <p class="ql-block">  历史证明,每个时代,正书、草书都是同时存在的,难分先后,甚至可以说,一般情况下草化在时间上还略微在先。汉代张芝,把章草的字字区分,变为“一笔书”。为创草书,把家中所有衣帛都写满了字再去洗白,附近一个池塘洗笔都染成了黑色,自此,被后人称为“草圣”。</p> <p class="ql-block">  无怪晋时书圣王羲之称,“久寻诸旧书,惟钟(繇)、张(芝)故为绝伦,其余为是小佳,不足在意。”“吾真书胜钟,草故减张”,足见张芝乃开今草之先河。</p> <p class="ql-block">  当南朝上层文人恋山水、玩书法的时候,王羲之七世孙、陈隋时的和尚智永,则躲进小楼40年不下,精研书法,临习真草两体《千字文》800多本,分送浙东各寺庙。用过的废笔头竟埋成了“笔塚”,成为千古美谈。其笔法成就主要在楷书,一直影响到唐代。经初唐李邕的变异,至颜真卿、柳公权等大师,强化了书法“法“的特征,形成了楷书的准绳和规范。从此,揭开中国书法最为光辉灿烂的篇章,把书法推向了后人无法再现的高峰。同时,到了唐代,也把草书尤其是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狂草,推向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绝顶。也只有到了唐代,才出现了书法史上最为奇特的现象:极端正的楷书和极散逸的草书,在同一时代均奏出了历史上的最强音。也正是到了1000多年前的唐代,中国书法的各种字体,在法度的规范下得以定型。至此,书法字体的演变、进步和发展也宣告了终结!尽管唐以后涌现出了无数杰出的书法家和不朽的书作,究其根源,也无一不是在唐代形成的法度的框架和传统规范内,在先人遗迹的基础上不断扬弃和继承,使得国之书法作为国粹艺术,独立于世界文明之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