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思维导图

殇年纪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易理术数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br></p> 我们的节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龙抬头、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 ;寒食节(冬至后的105或106天);清明节(公历4月5日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 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十四节气当中,也有个别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如:清明、冬至等,这些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它们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我们学习了识字2《传统节日》让我们来试试用更多的方法来认识这些节日吧!</p><p class="ql-block"><br></p> 小豆苗的头脑风暴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任何知识的学习,都不能以单一的碎片形式存在,而应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有全面完整的知识概念,孩子们也会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思维导图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工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思维导图又称为“思维地图”,它作为一种创新性的图文笔记思考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把大脑中的想法分门别类,一目了然地挂在”树枝“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它能有效地刺激大脑皮层工作,通过调动善于逻辑分析的左脑和善于创新、创造的右脑,帮助孩子实现全脑开发,最终养成全脑思维。这种独特的发散性结构,培养孩子的放射性思维,激发孩子丰富的联想力和创造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习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了解了每个节日的来历及背景,豆苗们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试着用思维导图梳理学到的知识,用稚嫩的画笔勾勒节日的气息。</p> 豆苗们的大收获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这次头脑风暴中,真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豆苗们已经熟练掌握了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脱离了枯燥的文字,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认识了我们的传统节日及习俗,豆苗们学到的不仅仅是一种梳理方式,更是一个开拓思维的技巧,在今后的学习中,思维导图都将帮助豆苗们攻下一座座学海城池。</span></p> 关注文化传承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这些国家的清明节与中国的传统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06年5月,国务院将端午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七夕节发源于中国,在部分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如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也有庆祝七夕的传统。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七月十四/十五日祭祖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2010年5月,文化部将香港特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的文化要由我们来守护,文化传承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希望小豆苗们喜欢我们的传统节日,将它继续发扬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