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承“三星堆”文明 千年韻事话·中江》·摄影:邓建华等·撰文·编辑:陈茂金

陈茂金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脉承“三星堆”文明</b></h1><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千年韻事话·中江</b></h1><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题记:陈茂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日前,中央电视台《中国影像•方志》特别栏目热播。激发了笔者,久藏心底里的萌动。这些年,时常想为我的家乡——四川•中江!写点什么!无数次翻阅,沉甸而厚重的数本《中江县志》,庞大的文字、数据,记载着千年的故事和印记。典藏的《县志》让世人难以传读,总想以一条通俗易读的“线绳”,串联起历史与现实,文化与典故,传承与弘扬。讲述家乡前世今生,讲好我们中江人自己的故事。生为中江人,却对中江的历史文化知之甚少。何以了解,何以热爱,何以建设。</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中江有着近1800余年历史,它在邈远的历史长河里,从“三星堆”文明中走来,它承载着古蜀文化的润泽,它深邃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据考古记载中江的历史与华夏“长江文化”一脉相承,它承载着古蜀国“三星堆”的文明,浸透着深厚的历史传说典故,哺育出无数仁人志士,谱写出壮丽的百代凯歌。</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作者以史为线索,考证整理民间传说,用影像作品为载体,讲述照片背后的中江故事。旨在让世人了解中江,让中江人热爱中江,建设中江。借此,作为中江人的一员,代表着141余万中江儿女,感谢曾经及现在为建设中江,付出辛勤努力,历代各届领导者,建设者,劳动者。感谢战斗在各地战线上,为祖国而努力奋斗的中江儿女。</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常听到世人评价中江人——“中江人能吃苦”、“中江人能干”、“中江人出人才”。无不与中江这块英雄故土的丘山秀水,历史文化,优秀传统。铸造出的——中江英雄精神!中江精神有着中江独特的内涵和魅力,深透着中江人民的自然美与人性美完美结合!</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本美篇虽是作者的闲遐之作!旨在宣传我的家乡——四川中江!让世人,尤其是中江人,了解中江的前世与今生,弘扬“中江精神”……。</span></h1>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地 理 •中 江</b></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大约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发生了强烈的地壳运动——“燕山运动”。四川盆地,经历了海盆——湖盆——陆盆的沧桑巨变。由西部的龙门山大断层和东部的华莹山大断层,把盆地分为三部分。四周大山的围绕,形成了中国四大盆地之一的四川盆地。</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中江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地带。面积:2063平方公里。中江县地形东西狭窄,南北长。地理坐标在东经104°26′-105°15′、北纬30°31′-31°17′之间。中江是蜀地连接和通往北方的要冲。盆地周山地海拔多在1000米~3000米之间;盆底地势低矮,海拔200米~750米。中江县普兴镇位于中江县的最南端,是三市(绵阳市、遂宁市、德阳市)四县(大英县、射洪县、三台县、中江县)交界处,境内平均海拔为310米。镇内最低处以285.8米的海拔高度成为盆地之底。</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更令人称奇的是,在“盆地盆底”还有一个独特的地理现象,即“四川象形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九座自然山体在这里天然组合形成了“四”和“川”两个中国汉字。站在山顶望去,“四川”二字呈行楷字体,并由西向东上下排列,宛如用毛笔上下书写一气呵成,有断笔、伏笔、笔锋,能通过笔墨的浓稠与稀疏看出书写的力度与速度,且大小郪江在此汇流将其包围,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神秘自然奇观。</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中江县城区,位于凯江和东溪两江夹流之间,两条河流自北从县城东西两侧一贯而入。中江县城四周被五座山丘所呼应环绕,东溪由北向南经东面,从魁山脚下绕城而过,凯江自北朝南经西面,棲妙山脚绕城而去,形成了中江“舟叶之形”的县城城区。</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凯江河畔》•邓建华</b></h1><h1><br></h1><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凯 江 河</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凯江河———中江的母亲河。凯江源于安州龙泉山余脉,经罗江进入中江,从县城西侧经棲妙山脚下,由北向南绕城而过,在南塔下“猫儿坎”与小东河(东溪)交汇,再继续向东流往梓州•三台县淌入涪江,涪江在合川流入嘉陵江,嘉陵江在重庆汇入华夏的母亲河长江。中江小东河(东溪)源于县域内黄鹿镇东三台境内,由无数小溪汇聚而成,由北进入经县城东侧向南,在玄武山下“猫儿坎”汇入凯江河。中江以凯江而得名,数千年来,凯江河水养育了一代代中江儿女,母亲河承载着中江百姓的喜怒哀乐,乡情乡愁。她记录着中江儿女的幸福、灿烂与辉煌;她记忆着中江儿女的心酸、痛楚与往事……。</span></p><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魁山阁》•邓建华 </b></h1><h1><br></h1><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历 史•中 江</b></p><h1><br></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中江历史悠久,中江县隶属于四川省德阳市。在地理位置上,东邻绵阳市三台县、南达遂宁市蓬溪县、资阳市乐至县,西接成都市金堂县、广汉市,北邻德阳市罗江区、绵阳市涪城区。县城距德阳35公里,距绵阳65公里,距成都88公里,也即该县拥有不错的地理位置。就中江县的历史来说,早在春秋时期,该地区属古蜀国的疆域。到了战国中期,秦国派遣大军消灭巴国,蜀国,将今四川省中江县一带纳入到秦国的疆域中。</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今德阳市中江县一带属蜀郡这一建制。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时期,在该地区设立广汉郡郪县。到了东汉时期,今中江县一带仍属广汉郡郪县这一建制。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中江县一带成为蜀汉的疆域。南北朝时期,因为封建王朝更替频繁等原因,该地区的建制和归属变化较大。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北魏在该地区设立五城县,为五城郡治。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在今中江县一带设立玄武县,与飞乌县和铜山县并存。</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唐朝建立后,今中江县一带属益州玄武县。天宝元年(742年),也即唐玄宗李隆基这位皇帝在位时,玄武县改属梓州梓铜郡管辖。那么,问题来了,对于中江县这一建制,始于什么时候呢?对此,根据史料记载,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将玄武县改为中江县,以古中水(今罗江)而得名。罗江,发源于安县鹿巴山的凯江由北向南纵贯调元镇、罗江区城,流经蟠龙,德阳市旌阳区的通江经中江县、三台县后汇入涪江支流。由此,就中江县这一建制,始于北宋时期,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废飞乌县入铜山县;至元二十年(1283年),废铜山县入中江县,属四川行省广元路潼川府管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中江县属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潼川府。清朝取代明朝后,中江县属四川省潼川府。到了1928年,中江县直属于四川省。1983年至今,中江县属四川省地级德阳市。截至2018年底,中江县总面积达2063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141万人,为四川省人口较多的一个县。</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凯江晨韵》•邓建华</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凯江渔歌》•邓建华</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文 化 • 中 江</b></h1><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中江在四川这片丘陵及盆地交织的土地上,有着引人入胜的历史传说和古老神秘的文化民俗,为天府之国披上一层奇幻的色彩。一座城市的发展总是与它的文化息息相关,往往从一座城的“味”中品出它的文化味道与厚重。</span></p><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中江文化的道义与精神、自信与底气,来自于中江人长期以来的“俗朴、务耕、好学、尚义”。历史上,唐宋时期中江文化最为繁荣,唐宋相比,宋更胜之。中江文化的演进,紧跟随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四川自唐以来共出过15名状元,唐宋时期12人,元明清三朝各一人。铜山苏易简为北宋蜀中状元第一人。宋明清共考进士54人。中江著称蜀斯文发祥权舆之地。苏易简居翰林,礼部尚书。苏舜钦与其祖父苏易简、父亲苏耆、兄长苏舜元、后辈苏伯起并为称中江铜山“五苏”,在当朝影响很大。铜山文豪“五苏”,较早眉山“三苏”——苏洵、苏轼、苏辙。</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古蜀中江县城及古镇仓山,无处不透彻着中江深厚的历史底蕴。据史记载:以“圣庙、武庙、城隍庙、火神庙、五显庙、药王庙、龙王阁、奎星阁、社稷坛、文昌宫、炳灵宫、忠孝祠、宁国寺、镇江寺、北塔寺、南塔寺、玄武观”等等。大小“祠庙”、“寺观”共计:263座之多。中江县古蜀文化与神话传说,无不与中江古老的古蜀文化一脉相承。</span></h1><h1><br></h1><h1><br></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span><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玄 武 山 </b></h1><h1><br></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泉,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唐•王勃《圣泉宴》</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具有中江地标的“玄武山”,它的影响力改变了中江县的名称。当时,王勃官场失意,来到离长安千里之外的蜀地——中江,玄武山。在中江闲情逸致,寄情山水的乐趣,松涛的起伏,落花的香气,在往来酬唱之际,抚慰人心,长达千年。如今山中的松风兰香如初,山脚的中江,也在悠悠时光里,延续着文化的风骨,在这里,山的脊,是城市最美的点缀,人的精神,是山水最好的注脚。</span></h1><h1><br></h1><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北 塔</b></h1><h1><br></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这座耸立在中江县城北一隅的宝塔,名曰北塔,曾经寄托着当地百姓,对于安定生活的祈愿,据《中江县志》记载,“北塔置北二里,建置无考”,多年以来,人们对这座地标性建筑,建造年代和功用,一直众说纷纭,年代久远的北塔,是连接历史与当代的历史符号。古老县志记载着代年久远的城池地图,在图廓显示,中江楼阁街巷,屋舍俨然,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一派昌荣繁盛之象,围绕岿然耸立的宝塔,五座山丘分布在县城周围,这几处醒目的地标,中江人极为熟稔,城东南两座交错的山丘,延绵着的奎山,被当地人统称为玄武山,它们成其为这座城池得名的源头,山川秀拔的玄武山中,重修于唐朝亁元二年的玄武观,默默见证着中江的历史变迁。</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刚即位的隋文帝杨坚,为了巩固中央集权,改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两级制,朝廷下令:废玄武郡,改伍城县为玄武县。据《舆地广记》记载,玄武县——“东有二山如龟蛇,因以名焉”。这是中江县极为重要的一个地名,由隋朝初年直至北宋,这片地处西南的土地,不断接纳来自中原文化的沁润,迎来了文化上的重彩华章。王勃、卢照邻、杜甫等,一批名士到来,留下了不朽名篇。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为避圣祖赵玄朗讳,玄武之名被停用,以当时绕城而过的江河为名,玄武县奉诏改名为中江县,沿用至今。中江北塔作为四川,保存尤为完好的密檐塔,建造年代可推至北宋年间,甚至更早,它展现着中江由宋至今的城市发展和文化交流,具有极高的文物保护价值。云树苍茫,庙宇宏丽的北塔景象中,埋藏着一座城市的文化源流。关于“北塔”民间演绎着一个传奇的神话故事。</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凯江西下》•邓建华</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仓 山 大 乐 ”</b></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仓山大乐”,被誉为音乐活化石。仓山大乐以其乐器大、队伍庞大、声势浩大、乐谱丰富,乐舞独特而著称。说起仓山大乐,不得不说的两件事:一件是仓山古镇;第二件是“仓山大乐”的挖掘人•林云建。</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中江先人,仿佛把最具有宏阔气象的建筑,集中在了这里。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禹王宫,建于清朝的帝王庙,火神庙。一座又一座古雅的建筑,彰显着苍山古镇的朴拙雄浑。仓山大乐的兴起与传承,无不以仓山古镇的历史和文化一脉相承。</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从中江县城到仓山的这条道路上,林云建己经走了二十多年,早在1992年,曾在中江县文化馆任职的林云建就与仓山大乐结下了不解之缘!</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仓山大乐,传说源自于周文王,用来庆祝战争胜利的锣鼓,这种铿锵有力的表演形式,讲究宏大的排场,壮观的声势,舞蹈的队列与音乐的节奏,相互呼应,表演时既可以走街串巷,也可停留一地。古镇中出现极富有张力的原生态文化活动,让长期关注古村落保护与复原的林云建感到极为可贵,他认为,仓山大乐与古镇中的建筑,与民俗相得益彰,具有难得的史料价值。在林云建的倡导下,会集了国内许多艺术家和历史学家,对古属乐舞及流传于蜀地的民间乐舞进行研讨、挖掘,并在原有精髓基础上,对仓山大乐的乐曲和舞蹈,进行了新的创作编排,重新创作的“仓山大乐”,以古代民间表达欢庆的美学为宗旨,突出蜀地民间乐舞,喜庆热闹的风格,加入较强的时代感。1997年,由林云建主创的作品《仓山大乐》,参加了第五届艺术节的开幕式演出。十二年后,中江县文化馆组建的“仓山大乐艺术团”,赴北京参加第十一届国际旅游节的巡游演出,“仓山大乐”的恢弘气势,与精湛演艺,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赞誉。二十余年来,仓山大乐早己成为了,林云建心目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中江县政府的主导下,仓山古镇一系列的民俗活动,与这里厚重的古建筑交相辉映,共同绘就了一幅宏阔的文化传承图景。当激越的仓山大乐,在古建林立的街巷中奏响,当代中江的脉搏,正通过层层垒砌的砖瓦,与绵延千年的鼓点,涌动着相同的节拍,悦耳的韵律,动听的节奏,回荡在中江天空。</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湖广填四川的历史典故》</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历史上关于“湖广填四川”的说法很多。据记载:“因战乱、灾荒、瘟疫”等,造成人口迁移的现象很多。历史上对《湖广填四川》的历史传说也有很多版本,就其原因:一是因统治阶级为了有效维护其统治利益,又攥改事实历史文献;二是民间传说!各说纷云。今天笔者引用两个版本给予阐释,也未曾考量,仅供参阅。</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其一、明末清初的30多年间,四川境内战乱频发,加上灾荒、瘟疫不断,造成四川人口锐减,康熙年间,战乱平息,走马上任的一批新的地方官员到了四川发现传说中的天府之国竟然是这般的荒凉残破、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昔日天府,仅余人口9万余人,增赋无策,税款难征。</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康熙七年,四川巡抚张德地上奏折,反应四川的情况,以及需要的改变,更提了重振四川天府之美名,惟有招来移民开垦土地之说,及一些移民的办法。康熙皇帝也正为税收和重建问题烦恼,接二连三地接到四川地方官的奏折,因此召集相关部门听取有关汇报,正式颁布了一份名为《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的诏书,下令从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大举向四川移民。</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其二、在明朝末年,四川为农民起义军张献忠建立的大西政权属地。满清入关后,四川义军抵抗激烈,清军(主要由原明朝降将带领)每到一处,都实行屠城,到顺治后期,四川终于被清兵镇压。因为四川被屠戮人口较多,千里白骨,荒芜无人烟。2.康熙年间,废除了“人头税”,湖广一带(主要为两广、湖南、湖北及江西一部)人口增长较快。为了巩固四川统治,开发川中平原,政府当局实行“湖广填四川”办法,把邻近的湖广部分民众(含强迫性)迁移入四川,稳定四川发展。这就是“湖广填四川”大致来历……。</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夜幕北塔》•邓建华 </b></h1><h1><br></h1><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中 江 古 “八 景”</b></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古城中江,是一座文化底蕴厚重的古城,孩时记忆里,古老的城门、城墙、庙宇、历史印记的街名巷里,无不浸透着古城的韵味。古城中江在解放后,“破四旧”运动中基本上败拆无几。中江古“八景”曾以规模宏大、古典秀美、人望名扬,在时下可谓是盛景著称。著名大家:吴道子、王勃、杜甫、王骆宾、范成大、李调元等在中江古“八景”留下传世墨迹。</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中江古八景之"万柳奎龙"。位置在城南铜鱼山与玄武山之间,东溪之畔,古之沿溪遍植垂柳,以补铜鱼、玄武山之阙,称作万柳。铜鱼山上有明代所建的"联雲塔",今称南塔。</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中江古八景之"宁国响壁"。隋代古刹名福会寺,宋改称宁国寺,清改作灵皈寺。唐王勃曾作《梓州玄武县福会寺碑记》,称"轩冕将风之交映,钟鼎与河山共远。”宋县令万当世游寺作有《响画赞碣》,刻石存于僧寮,称"引掌大拍,和首载生,始则杳杳然若细流发之深谷,终则铮铮然如凉飕振之远空。”,僧无德有诗云"僧繇妙墨画西方,月殿时闻有异香,不信佛前微拍手,空中音乐韵宫商。”清初,某县令好奇拆响壁视之,无所得,恢复后壁不再响。</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今古寺已随破“四旧”不存,其地为县政府,原电影院,原公园各有一部份。孩提时记忆里,“灵皈寺”有巨大佛像八尊,寺院大柱径约两尺,宏伟壮观,与相邻的“万花楼”、“八卦阵”、“桃花假山”、“荷花池”、“公园戏台”、“公园广场”融为一体,组成昔日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园林景观群。“桃花假山”在后来挖拆时,出土了不少僧人尸骨,人们玩耍的“桃花假山”实为葬埋僧人的地方。</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中江古八景之"栖妙飞霞"。在凯江西岸栖妙山(西山),有集虚观,后有雷神庙,今改作寿宁寺。夏日傍晚,红日将隐于西山之下,往往红云当空,漫天飞霞,景致美幻。</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中江古八景之"宝城瑞魁”。宝城山在县城之东,又叫五城山,也叫东帽山,今称魁山。山之腰曾刻斗大一"魁”字,今山之巅建有魁山阁。</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中江古八景之"红崖晓映”。大西门外,凯江彼岸。</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中江古八景之"西江夜调”。西江即凯江,古城夜自清静,唯江流叮叮嘤嘤,自成音调。</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中江古八景之"三台续脉”。</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中江古八景之"圣泉文石”。圣泉在玄武山之下,产文石,其纹如龟蛇、松柏、梅竹、花草人物等,即今之中江花石。圣泉早巳湮没不在,唯山上玄武观重修后翼角飞翘,仙气不减。中江花石现在已难得寻见,中江博物馆有一批收藏,可窥其貌。</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中 江 花 石</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中江花石,民间早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公元669年的一个秋日,玄武县的玄武山中,雅士云集,诗人王勃与友人卢照邻等人,在此寻幽览胜,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这次雅集,因地点位于玄武山中的圣泉边,得名圣泉宴,这场集会成为中江,乃至中国西南地区历史上的一场文化盛事。自此,玄武山成为了中江人心目中的人文地标。在今天的玄武山,诗人的踪迹虽已难寻,中江人却在这里富有标志性的物产,感受着先人笔触中的温度。“俯泉石之清泠,临风飚之䫻瑟”,这是王勃在玄武山所作的《游庙山赋并序》中的词句,当地人认为文中提到的“泉石”,是一种盛产于中江一带的奇石。据《中江县志》记载,“文石,产玄武山圣泉”。其中提到的文石,因有奇特花纹形似龟背,被中江人更加亲切地叫做花石。千百年来,这种特产于中江地区的珊瑚灰岩化石,一直在奇异的纹理和色泽中,象征着文化的延绵与昌盛。北宋中江县令程建用,在《与苏子瞻书》中,曾经描述中江花石,“渊前后石大如拳,小如弹,连延五七里,有龟甲之文者”,细致的描写,透露出花石,在北宋文人心中的地位,也许是文风畅达的底蕴,早已扎下根来,几乎在程建用写下这封家书的同一时期,几个对中江的文脉,产生深远影响的名字,响彻历史的长空。</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1956年,中江花石艺人涂孝臣老师,制作的花石作品出席:“中华全国第二届手工艺人代表大会”,受到周恩来总理、朱德总司令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扬,并亲切接见合影。后送往远洋彼岸在美国纽约展出。中江的菊花石曾作为国礼,赠送给朝鲜国家最高领导人金日成主席……。</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中 江 烧 酒</b></h1><h1><br></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清代诗人王朗山,在《竹枝词》中写道:“中江烧酒中江面,一路招牌到北京”。</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据考古发现,最迟至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饮酒。三星堆出土了大批距今3000-4000年的陶制酒器,说明那时蜀人酿酒已达到一定水平,饮酒已逐渐成风。古蜀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就是一个天然的“发酵池”,来自雪域高原的冰雪山泉水,古蜀盆地的气候,构成了古蜀酿酒重要因素和条件。相继盛名的成都“烧春”、云安“麴米春”、汉州“鹅黄”、郫县“郫筒”、射洪“春酒”……都是美名远播的名酒。成都的“烧春”、绵竹的“剑南烧春”、中江的“烧酒”、汉州“鹅黄”和郫县“郫筒”在唐德宗以前曾作为贡酒献给朝廷。</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成都“烧春”是古蜀最具有代表性的“烧酒”。传说:成都“烧春”作坊,收有徒弟两人从师于“烧春”作坊,学艺出师后,大徒弟去了古蜀绵竹开“烧坊”,名曰“剑南烧春”,即今日剑南春酒……。小徒弟便到中江县开“烧坊”,名曰“中江烧”,时下的“中江烧酒”誉美古蜀,作为贡酒呈献朝廷,远销京城……。</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据中江“烧坊”陈氏家谱记载,中江烧坊传承到“湖广填四川”年代,被来自于湖北麻城孝感的大户人家——陈氏家族祖先沿长江,经嘉陵江、涪江,驶入凯江到达中江谭家街码头。当船驶至长江,遇险浪打翻船只,陈氏家族携带的数箱“金瓜子”随船沉入江底。这场灾难陈氏祖先溺水身亡,故陈氏祖先入川祖坟为“衣冠冢”。定居中江县通济数年后,已拥有田地百余亩,用银两盘下中江烧坊。现中江县城大东街水利局驻地(原民中学校,约40余亩占地作坊)。中江烧酒作坊,由煮蒸房、乡(箱)房、窖池、蒸馏房、酒曲坊、窖藏房组成,这也是中江烧酒的酿造流程……。中江烧酒传承到陈宗慥名下,因掌柜宗慥老先生偶染鸦片,其夫人张氏正惠,令其不得染指烧坊经营事宜,陈氏烧坊交由二儿子陈氏恩正打理,人称为二掌柜,二掌柜天生聪慧,为人忠厚,诚信为本,精于酿酒,善于打理,陈氏烧坊在民国时期还算兴隆,稗子酿制的琼浆是最具代表性佳酿。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因公私合营,政策性被没收充公,时下二掌柜恩正,挂名为“私方经理”,直到二掌柜从县酿造厂,退休多年才落实政策,享受“国家干部”待遇,这己是后话了。从此中江烧坊便改造成为中江酒厂,迁至小西街,酒曲坊位于小南街与原县糖果阰邻,二掌柜长子志德,因精于酿酒成为中江酒厂职工,后被派往回龙区(镇)辖区传授指导新工艺——甘蔗渣酿酒。从此中江烧酒随着时代变迁而消失。这就是“中江烧酒”的最后宿命。故,世间少有人提及“中江烧酒”。唯有“中江烧酒中江面,一路招牌到北京”的美誉流芳于世!</span></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中江挂面》•邓建华 </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中 江 挂 面</b></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因为一碗面,记住一座城。这是当代著名作词家陈道斌老师,专为中江挂面所创作的《一碗面一座城》歌曲。</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说起中江挂面,不得不说“谭家街”,谭家街凝聚着中江民众心里面,故乡记忆。中江挂面的历史悠久,发源于宋代,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据《中江县志》记载:“中江挂面,面细如丝,长八九尺,截两头,取中段,名曰腰面,又称银丝面,县城内外俱佳,河西谭家街尤盛。色白味甘,食之柔滑,细而中空,堪称洁、白、净、干、细五绝……”。一个面团,在挂面匠人的巧手中,经过18道大工序,72道小工序,做完全套工序需要16个小时,变成白如雪、细如发丝、中空的面条,这种神奇的蜕变,已经在四川省中江县上演了千年。清代诗人王朗山,在《竹枝词》中写道:“中江烧酒中江面,一路招牌到北京”。便描述了中江挂面,远销京城的盛况。</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相传孟邵奉命巡察台湾凯旋归来,乾隆皇帝亲自设宴为其接风洗尘。席间,内侍献上中江挂面。只见莹润洁净的玉碗中银丝盘叠,油光可鉴。嫩绿的豆尖,清香的中江小葱花,吸引着在座官员们的视线。沁人心脾的芳香顿令众官员酒意全无,油腻立消,神清气爽,不由发出阵阵赞叹之声。</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一水土养一方人,中江的的水是制作和烹煮中江挂面很关键的条件之一,中江挂面最大的特点是:柔而不腻,久煮不烂,回锅不化,细如银丝,细而空心,老少皆宜。</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孩时的记忆里,过年或生日之时能尝一尝挂面,已是件很稀罕的事了。最难忘的事,是制作挂面的“头子面”,手工制作挂面时,挂制面的架高达八、九尺高,两端头的面很粗,中江挂面只精选中间那一小段,俗称一刀面,二刀面,三刀以后就是“头子面”了。“头子面”是手工挂面制作中,因盐下坠沉积在面头,咸味十分浓重,烹煮时水要放得很多,生活困难的年代,老百姓拿“头子面”当作菜吃。现在想来也十分有“家乡的味道”……。</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但是,清末至民国期间,中江挂面传统的作坊式经营模式,限制了产品经营规模的扩大,当地传统美食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急剧下降,中江挂面几迎无人问津。1979年,农村挂面专业户在中江兴起,仅永太、凯江、回龙三区,就陆续新建了挂面作坊21个,面架57副,年产挂面350吨,中江县杰兴镇觉慧村,早已被外界称为“挂面村”,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作坊式的挂面生产方式,制约了中江挂面的发展。中江县政府,从小小挂面的生产制度,开始了革新。1983年5月,中江手工挂面协会成立,中江大大小小的挂面厂家、作坊又成立了联营公司,将挂面生产走向了规范化的流程,当生产规模庞大的中江挂面,出现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商店里、柜台上,它便以香醇的口感,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仅仅两年以后,中江年产手工挂面的产值,就翻了几番,产品远销国内外,此时的中江挂面,己然成了闻名遐迩的大品牌,传统的手工技艺,加上新的经营模式,是中江挂面的法宝。现在,中江县正通过传承人、农户和公司合作的模式,统一原料,统一配方,统一技术,将中江手工挂面,推向专业化和国际化,中江挂面己远销29个国家和地区。</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2007年,中江手工挂面工艺被列入,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专题刊载了中江挂面的制作工艺。</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中江挂面》•邓建华</b></h1>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中江挂面》•邓建华</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中江挂面》•邓建华</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人 物 •中 江</b></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中江,地大物博,人杰地灵。母亲河——凯江,由北向南飘逸而过,灵秀的凯江河水,养育了优秀的中江儿女。从古到今,无数仁人志士书写出中江儿女的百代凯歌!</span></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铜 山 “ 三 苏 ”</b></h1><h1><i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i></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苏舜钦,祖籍梓州铜山(今中江县广福镇),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在文学和政治上,苏舜钦都力主进行贴近百姓生活的改革。为此,他常常不顾个人安危,直言上谏,深得民心。苏舜钦与祖父苏易简,兄长苏舜元,都以卓绝的文采,高洁的德操,在当时的朝堂,与士林中享有盛誉,因而被后人并称为“铜山三苏”,在今天的广福镇,玉江河畔,一块巨石上倒插着一支石笔,名曰“苏公笔”,这是当地政府和百姓为纪念铜山三苏,所立的雕塑。在广福镇的苏氏祠堂中“持节仍归汉,怀才不事秦”的对联,至今诏显着,苏氏一族的家国情怀。在中江,水墨丹青般的花石,宛若历史长河中的颗颗明珠,蕴藏在其中的是数不尽的文采风流,铮铮傲骨。中江的文化根脉,也在这里的山水之间,打磨出更加灿烂而深厚的韵调……。</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清代巡治台湾大臣 孟邵</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孟邵,字鹭洲,中江县南山镇人,清朝官员。历任刑部西司主事、安徽司员外郎、山东道监察御史,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使,大理寺卿。主要贡献:从政从教、为官为学,皆有懿德懿行。</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光绪十六年进士、贵州布政使王乃征;</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四川大学教授刘洙源;</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学者陈豹隐……。</span></h1><p class="ql-block"><br></p><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b></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我失掉了一个儿子,现在我有了,千千万万个儿子,我等着你们胜利的消息。”———邓芳芝。</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这是黄继光牺牲以后,英雄母亲写给志愿军战士的信,殷殷慈母之情,在这字里行间,鼓舞着千万儿女的报国之心!1953年4月,邓芳芝作为代表,出席了全国妇女大会。毛泽东主席特意请她到中南海做客,表达了对这位英雄母亲的敬意。回到家乡后,邓妈妈给子孙立下一个规矩,黄家的子孙长大后,都要送到部队保家卫国!</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母亲大人,男于阳历十月日接到来信,知道家中人都很安康,目前虽然有些少困难,请母亲不要忧愁,男现在为了祖国人民需要,站在光荣战斗最前面,为了全祖国家中人等幸福日子,男有决心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这是中江籍烈士黄继光同志,在牺牲之前写给母亲的最后一封家书。</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1931年1月8日,黄继光出生在中江一个贫苦家庭。祖辈和自己亲身经历的阶级压迫,让他从小养成了,长大要为劳苦大众呐喊、斗争的思想。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次年,黄继光以高亢的革命热情,打动了前来征兵的营长,加入了斗争队伍。1952年,“上甘岭战役”打响,在攻占597.9高地的战斗中,由于战情危急,黄继光奋不顾身地,用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为自己的队伍,开辟出了一条血路,那一年,黄继光年仅21岁,无数象黄继光一样,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流血牺牲的烈士形象,成为了电影《上甘岭》中的原型,抗美援朝战争,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帝国军队,打出来共和国70年的和平与安宁。在黄继光牺牲那年,她的母亲邓芳芝在自己的宅院里种下一棵梨树后,心中作出一个出乎意料的决定,送小儿子黄继恕继续参军奔赴朝鲜前线。数十年间,黄家有数位子孙参军报效国家。</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在这片养育英雄烈士的土地上,英雄的母亲,将英雄的精神代代传扬!报国!母爱!仁孝!这些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与精神!在中间的沃土中生根发芽!至今让人热泪盈眶!</span></h1><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南塔龙王阁》•邓建华</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中 江 • 精 神</b></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长期以来,古蜀中江的历史文化,润育出中江儿女——英勇、果敢、拼搏、奋斗的精神!形成了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奋斗,特别能奉献的中江精神!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当代,涌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战斗英雄——黄继光!就是最优秀中江儿女的代表。在中江精神的感召下,在抗美援朝战火中产生的继光英雄精神!教育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华民族和中江儿女。在共和国的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从农村到城市,从工厂到商界,从地方到军队,都有着中江儿女的身影。</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在继光的精神的影响和感召下,从中江走出去的共和国军人中,他们牢记宗旨,不忘初心,彰显风采,践行英雄精神!共和国的将军中,他们从士兵到将军,从基层士兵到高级指挥员。他们战斗在部队一线,在科研一线,在教学一线……。他们战斗在边防一线,走遍中国西部每一所哨卡。他们誉为“戍边儒将•陶昌廉将军”、“西藏活地图•刘世果将军”、“高科技专家•邓晓刚将军”、“国家医学专家•雷志勇将军”、“南海护航英雄•赵宇大校”等等英模代表。中江精神!不止于军队,在共和国的各条战线上,各个行业,从基层一线岗位,磨砺成长起来的“优秀精英•王凤朝”、“优秀企业家•陈高志”、“优秀CEO•陈欧”等等优秀中江儿女,就是中江精神激励下,谱写的壮丽诗篇!</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英雄继光精神要发扬光大,中江精神更要后继有人。时代召唤英雄,时代创造英雄,时代鞭策英雄,时代激励英雄,时代彰显英雄,时代需要英雄……。</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笔者在与中江籍老将军们、中江优秀知名人士、中江各界代表交流中,很多人士,希望中江人大、政协代表向中江县委、政府提案时,建议在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馆,增设弘扬继光精神,在英雄精神激励感召下,立志报效祖国,为家乡增光添彩,设立展现中江儿女的“荣誉馆”或“名人碑林”等等,以弘扬激励英雄精神,感召一代一代中江的后继人,以激发更多的优秀中江儿女热爱祖国,建设祖国,争当时代英雄。在平凡的岗位上,奋斗出不平凡的事迹,为英雄故乡抒写中江“百代凯歌”新篇章!</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传 说 •中 江</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千年古城中江,在数千年的岁月变迁中,创造了无数灿烂和辉煌,演绎出一个个留芳世间的传说和典故……。</span></h1><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薜应龙降龟镇江”的传说</b></h1><h1><br></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昔日的“谭家街码头”,热闹非凡,旧时的中江物流主要是马帮、挑夫和漕运,漕运是进出物资主要的运输方式,凯江河是中江通往全国各地的重要商埠。“谭家街码头”见证了中江的繁荣。然而,在繁荣的背后,大自然的反复无常,也让沿河的百姓饱尽灾难。几经洪水滔滔。中江儿女与天斗、与地斗,谱写出中江儿女的“百代凯歌”!演绎出无数可歌可泣的传奇典故……。</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薛应龙降龟魔威镇凯江”的传说故事,至今还名扬于世。在洪流肆虐之时,薛应龙大将军领命前往中江,大战三个来回合,将龟魔精永久的钉于江底。故“镇江寺”前,凯江河底沉躺着一只重达两吨的铜龟,从此凯江河洪灾平息了。中江百姓为纪念“薛大将军”,特在谭家街码头彼岸修建“镇江寺”,将薛应龙大将军的塑像供俸寺的主殿,以此纪念薛应龙大将军降妖镇江的丰功伟绩。</span></h1><h1><i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i></h1><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鲁班兄妹修南北二塔” 的传说</b></h1><h1><br></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又据,历史上,中江遇到极端天气,洪荒之下的中江县城,犹如一叶小舟,华夏工匠•鲁班携小妹鲁姜前往中江县城治水,时逢一佛家高僧指点,称中江县城似“一叶小舟”,却没有撑船的撑杆,据高僧的迷津,需在凯江河县城南北两端,建造镇江的南北二塔,似如定海神针,撑掌着船的航向与平衡。于是鲁班俩兄妹约定哥哥修北塔,小妹修南塔,次日凌晨公鸡打头鸣时为完工时限。俩兄妹连更熬夜建造,到了公鸡头鸣之前,哥哥鲁班修建效率高,为赶早忙于北塔收工,将一缺口的铁锅盖在塔尖,故今塔尖留有一缺口。而后,鲁班便摸黑赶到南塔下“龙王阁”,见小妹剪了许多菊花贴装饰南塔,碍于小妹妹修建的南塔超越自己,于是鲁班藏在草丛里,模仿公鸡打鸣,催促小妹打消精美装扮的念想,当小妹鲁姜听到鸡打头鸣时。慌忙之中,将菊花贴打翻,菊花撒落在凯江河之中,故凯江河盛产菊花石。</span></h1><h1><br></h1><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乾隆皇帝喜好</b></h1><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中江挂面”的传说</b></h1><h1><i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i></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相传孟邵﹙孟翰林,中江人﹚奉命巡察台湾凯旋归来,乾隆皇帝亲自设宴为其接风洗尘。席间,内侍献上中江挂面。只见莹润洁净的玉碗中银丝盘叠,油光可鉴,嫩绿的菜叶,鲜红的樱桃,强烈的吸引着在座官员们的视线。沁人心脾的芳香顿令众人酒意全消,油腻立失,神清气爽。不由得发出阵阵赞许之声。乾隆微微一笑,对孟邵说︰“孟爱卿,汝可识此面乎?”“启禀陛下,此乃中江挂面”。孟邵答道。“孟爱卿果然眼里不差。真不愧为中江人。汝才思敏捷,可当此美景,即兴赋诗一首。以助雅兴。如何?”乾隆问道。孟邵略一沉思,对乾隆说︰“陛下,献丑了。”看着色香味俱佳的中江挂面,孟邵朗声念道︰“名列帝王玉食中,堪称道骨仙风。宫廷华府觅芳踪。玉碗增色,只为银丝种,一经巧手斡旋出。面中再无昆仲。至今盛名犹称颂。孔通华夏。敢道九州同。”乾隆一听,龙颜大悦,赞道︰“好一个‘孔通华夏。敢道九州同’!想大清帝国一统天下,四海升平,万民称颂,自然是九州皆同。汝用‘临江仙’这一词牌来描绘中江挂面,雅然脱俗,倒也贴切。中江挂面外形洁净,细如银丝,茎直中通,也颇有道骨之象。只不过这‘仙风’二字作何解释?”孟邵笑道︰“启禀陛下,我这‘稻谷先锋’却不如陛下的道骨仙风。中江挂面原本麦粉制成。麦居五谷之中,乃面食之源,是以堪称‘稻谷先锋’ 。”在座哄然。乾隆皇帝也哈哈大笑起来︰“好一个‘稻谷先锋’ 。”乾隆与孟邵的这番答对便很快流传开去,中江挂面一时名噪京城。达官贵人们争相购买,先食为快。人们取其孔通华夏之意,便把中江挂面称为“空心”挂面。自此,“空心挂面”一语便流传了下来。道光年间中江挂面达到全盛时期。</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如今的中江空心挂面,不再是孟邵笔下的宫廷贡品,早已成为普通老百姓探亲访友的首选赠品,成为中江人热情好客的象征。</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许多身在异乡的游子,为了吃上正宗纯正、原汁原味、地地道道的中江挂面,或是回到家乡品尝,或是请亲朋好友通过快递隔上三五天,便可以品尝到那清淡平和、清新爽口的味道。</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这种家乡的味道,犹如联接着游子与家乡母亲的脐带一般,触摸着家乡的血脉,唤醒着自己记忆深处的根与魂。这种味道,还将在中江的土地上延续光大。</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七里坝•湿地映霞》•邓建华 </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扬 帆 •中 江</b></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中江挂面的品牌发展之路,给当地的旅游文化发展,带来启发,以此借鉴,中江县政府正在着力推进产业升级转型,大力扶持和发展土地负荷量小,培育具有文化寓意的产业,距离觉慧村不远的石垭子村,每到春季,色彩浓艳的芍药花,开遍了山野,在中江县政府,对中江芍药品牌的大力推广下,石垭子村的村民们,借助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特色文化,倾力打造万亩芍药谷,绿色养生基地,中江白勺己经成为了当地,又一个具有文化标志性的品牌。在一大批优势产业品牌效应的带动下,中江己经形成了以食品、中医药、轻工、电子信息为优势的产业集群,并在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下,积极探索着与国际接轨的贸易模式,曾经沟通南北的中江,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又一次踏上了远行的征程。</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来自遥远年代的山石,是天与地留给中江的书信,千变万化的线条,延展成青崖陡壁间的悠悠长路,它曾经牵动着——白发将军离乡的怅望和思念,也铭刻着锦绣文章不朽的风华!</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千百年后,途经中江的道路早已通达四海八方,当时代的涛声激荡回响,这座城市的发展正在整装蓄势。</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魅山阁夜色》•邓建华</b></h1><p class="ql-block"><br></p><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结 束 语 </b></h1><h1><br></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亲爱的读者:</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感谢您的关注和阅读,由于作者知识面和写作水平有限,尤其是对中江历史文化了解有限,对《中江县志》细致研究不够,难免存在很多问题和瑕疵,敬请批评指正。</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文章刊载发表后,作者近期收到数百位来自于远方的中江名人、将军、学者等的来电。一方面肯定文章较系统的,全面的,挖掘了遗失的传说和典故,同时也谈到一些保宝的意见和建议。笔者拟将重要线索和建议反馈给有关部门和领导。在此感谢长期关注和关心故乡的中江儿女!向您们致敬!</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感谢我的战友,著名作词家:陈道斌老师,为中江所创作的《一碗面一座城》。陈道斌是当代著名的作词大家,他的作品《走在小康路上》,被中宣部选为中国百年100首经典歌曲,并作为国庆大型游行,军乐团演奏的50首背景音乐之一。</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感谢中江县摄影家协会的摄影家,提供的珍贵影像作品。</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脉承“三星堆”文明 千年韻事话·中江》•</b><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作者简介:陈茂金,四川省中江县人,研究生学历,上校军衔,正团职,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林陆军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宣化炮兵指挥学院,西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班,北京大学工商总裁课程班等。1982年入伍,先后在原昆明军区工程兵某部,原成都军区云南省军区边防守备某部、原陆军第十三集团军防空旅、四川省军区某部服役。历任:战士,学员,排长,副连长,政治指导员,政治教导员,旅组织科干事,宣传科长,政治部副主任,某部政委;曾在雪域高原康巴藏区任职;先后两次参加中越边境防御作战,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记者协会·会员、中国航拍协会·会员、中华全国摄影工作者协会·会员,国际影艺联盟·成员;《中华摄影》杂志社·特约记者,中国摄影通讯社·特约记者,《四川画报》•特邀摄影师,《世苏中国》•副总编•首席摄影师,四川省杂文学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分别在《中央电视台·4频道》、《解放军报》、《中国外交·传媒》、《印度尼西亚电视台》、《中国摄影报》、《中国乡土文学》、《香港文汇报》、《世苏中国》、《四川航空》等媒体发表。一位“追光影行摄无疆,随步履丈量人生”的业余爱好者。</span></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