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太行精神,光耀千秋。 </p><p class="ql-block"> ——题记</p><p class="ql-block"> “巍巍太行,红色武乡,八年抗争,民族脊梁……”这首歌是由闫肃老师作词,宋祖英老师演唱,专门为红色武乡这片热土而打造的经典歌曲《巍巍太行 红色武乡》。它颂扬了革命先辈在武乡抗战期间可歌可泣的故事和浴血奋战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武乡——一个著名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为了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这片热土上修建了一座革命历史博物馆,并由邓小平爷爷亲笔题名为——八路军太行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在这座博物馆中珍藏着很多革命文物,其中还有一双很不值钱的并且破烂不堪的草鞋摆在醒目的位置,让人看了不禁心生疑惑,但当你了解了它的故事后,又不由得让你对它产生无比敬意。它曾经风雨兼程、曾经血迹斑斑,谁也数不清它踏过多少泥泞、趟过多少河流、踩爆过多少日本兵的头颅、陪伴着它的主人经历过多少血雨腥风的战争。然而,就是这样一双不起眼的草鞋,用它的坚持和顽强塑造了它的主人、一位铁骨铮铮的抗战英雄——叶成焕。</p><p class="ql-block"> 叶成焕是八路军129师772团的团长。1938年4月16日,侵入武乡的日本精锐部队在县城烧杀抢夺后弃城逃窜,总部命令772团迅速歼灭敌人,叶团长在身患肺病,多次吐血的情况下仍然指挥前线的战士。在敌人一次次的炮火猛攻下,弹片叫啸,血肉横飞。下午4时,武乡长乐村的山崖被炮火烧红,长乐滩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敌人丢下的武器辎重堆积如山。叶成焕一面指挥部队撤离,一面跑上高地,手持望远镜观察敌人增援部队的情况,考虑在消灭来援之敌的同时,尽快打扫战场夺取武器,他却完全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就在此时,望远镜前面的镜片在阳光逆光下有反光作用,敌人专瞅准远处的亮光灯,一颗罪恶的子弹击中了叶成焕的头部……</p><p class="ql-block">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刘伯承师长失去了他最得力的爱将,战士们失去了他们敬爱的团长。“队伍,队伍呢……”这是他临终时留下的最后一句话。由于失血过多,第二天在榆社县壁村,英雄永远合上了双眼,年仅24岁,直到最后牺牲的那一刻,他脚上还是穿着浸满血迹的草鞋,村民们看到后心痛不已,为他换上了一双新布鞋。</p><p class="ql-block"> 这双血染的草鞋,经历了烽火硝烟,见证了英雄壮举!时代呼唤英雄,国家需要英雄,让我们时刻铭记那些为国捐躯的英勇将士,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