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天堂里的外婆

一江春水向东流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前天去湘东明珠的大围山森林公园观光,路径大围山镇,一眼看見浆兴街(老地名)背后的小山岗上外婆的故居(图一,图二,),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外婆是四川人,虽出身平常人家却受封建社会殘害,幼小即缠足从而失去了正常人的劳作能力。抗战时期为躲避日寇侵害,一路逃难与家人失散,途径千辛万苦流落浏阳境内,经人牵线嫁给大围山鲁家湾外公家,外公家境殷实,有田有地,并有数处纸槽(土法造纸的小作坊),为东门镇屈指可数的大户人家。按理应是苦日子熬到了头,下半生衣食无忧了。怎知世道无常,命运不济,刚脱苦海又入逆境,解放前夕,外公一病不起辞世,家道中落,次年民國政府垮台,新中國政权成立,按当时政策,家庭成份依旧划为资本家兼地主,小脚女人的外婆理所当然地成了“四类份子”地主婆,无产阶级的专政对象。接下來的生活处境是,罚苦工,挨斗爭,尽身出屋睡牛棚,初一,十五晚上要到公社接受训话,手提马灯(那时的照明工具)一双小脚,來回走上十几里路,月复一月,年复一年,艰难悲伤地渡过了一生,直至七十年代初,始终身負四类份子,资产阶级走狗的“贵冠”绝望地离开了美好的人间。迟到的取帽平反,九泉之下的外婆全然不知,回首往事确实令人无法忘怀。只盼我们的祖國人整人的运动不再,让每一位公民都享受到人世间的阳光与公平,让和楷社会成为現实,這才是國家之幸,人民之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