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郭镇小是一所城乡结合学校,接收的学生存在“三多三贫”现象,“三多”即留守儿童多、外来务工子女多、离异家庭孩子多,外加有建档立卡家庭的孩子,需要特别的关爱。</p><p class="ql-block"> 前郭镇小及时制定了疫情期特殊群体的“五个优先”关爱机制。疫情居家隔离期间我校优先对这部分孩子实施关爱,努力做到“五个优先”。</p> 学习上优先关心 <p class="ql-block"> 时刻关心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对于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建档立卡家庭的学生给予特殊关爱。</p> <p class="ql-block"> 我校三年级有一名特殊家庭孩子,疫情期妈妈被隔离在外,孩子和姥姥姥爷一起生活在孙喜窝棚村。姥姥没有智能手机,不能正常参与网课的学习,班主任刘老师和学科教师与孩子妈妈沟通后,将当日所学内容已图片的形式发送给孩子妈妈,孩子妈妈把学习内容转告孩子。孩子在家以自学为主,遇到困难和疑惑,电话和老师沟通,老师一对一给予学习上的帮助。</p> <p class="ql-block"> 四年级有一名特殊情况的学生-崔同学,孩子和爷爷两个人生活在一起,爷爷的手机没有微信,不会使用其它功能,王老师多次沟通,引导她爷爷,想办法找亲戚朋友加微信,都没有实现,无奈之下,王老师又电话联系孩子爷爷,反复强调要学习,布置学习任务和练习题,并告诉孩子爷爷每天电话督促孩子学习,不会的及时电话问老师,王老师会一对一的讲解。学校领导特别关注崔同学的学习情况,同时也督促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多关心、关爱不能及时上网课的学生。</p> 心理上优先辅导 <p class="ql-block"> 认真分析帮扶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疏导其在居家生活中的情绪,引导其居家期间多进行室内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自信,帮助其树立良好的心态面对疫情,面对超长版的假期。</p> <p class="ql-block"> 我校二年级有个建档立卡家庭孩子,疫情开始学生在家线上上课,班主任杨老师就特别关注建档立卡学生的学习情况。由于,孩子奶奶不识字,孩子认字数量有限,疫情期间学校通知多,在发通知的时候,她和孩子奶奶都会微信语音进行解读,网课期间,她根据孩子上交的作业进行及时反馈和交流,扫除学习障碍,做到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们都能共同积极乐观面对。</p> 填报上优先提醒 <p class="ql-block"> 每天提醒这些特殊学生按时填报“健康监测信息”,按时测量体温,监测学生每天的健康状况,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为顺利返校提供健康依据。</p> 资助上优先关爱 <p class="ql-block"> 一直以来学校都积极为这些关爱对象提供国家“两免一补”、贫困生补助等相关惠民政策,并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关心、资助这些特殊困难学生,目前我校有5名同学长期得到前郭县“徳爱天下”志愿团队的资金帮助,让他们感受来自社会的温暖。</p> 安全上优先监管 <p class="ql-block"> 线上活动时,多与这些学生互动,优先对这一群体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帮助他们掌握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自救和逃生能力,我们还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进一步落实家长的监管职责,确保他们在延迟开学这段时间里的健康和安全。</p> <p class="ql-block"> 教学不可辍,育人不能停。疫情仍在延续,但同学们学习的脚步却没有停止。希望如约而至的不止是春天,还有疫情过后更好的你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用心浇灌,静待花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云程发轫,更续情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审核人:邱立军 张雪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撰稿人: 刘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