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赵凤舞,笔名梦野,陕西蓝田白鹿塬人。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学会会员,陕西省榜书家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西安书学院草书委员会理事,上海榜书研究会陕西 分会会员,陕西文化促进会书法协会渭南分会副主席,陕西书画艺术网副主席,香港汉唐文化研究会理事,陕西秦东书画院艺术顾问,渭南人文书画院顾问,渭南师院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渭南德昌源书画社社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自幼復笃拎学、酷爱书法,终因境遇不佳,未能专攻。六十年代从军,在边塞军营闲暇之际,旁及书法,沉浸百家,搜集碑帖数十种,以临池为日课,笃志而体。始柳以求其则,转魏以奠其基,行效二王之法,特别刻苦研习以沉雄博大,豪放旷达、简净奇逸、浑厚自然为艺术特质和气格髯翁创立的标准草书。谦逊诚朴、注重人格、文格及传统书风。近岁,端居多暇,简练揣摩,功力而进,在标草字法结体上运用林散之长锋笔意之法更有飘逸隆峻之势、神韵气势得心应手,豁然贯通,在奇峭、枯涩、跌宕的字里行间有热血奔腾,有真情绽放,呈现出文化底蕴和精神自我,透出一定的灵气,清逸俊秀、温醇高雅,具有自然流动的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书法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展览,多次获奖,曾被渭南师院作为礼品送往韩国、日本。一九九一年九月十二日作品在西安艺术节展开期间原中央政协副主席、中顾委委员汪峰观看作品后,在西安人民大厦约见点评并合影留念。书法作品一九八五年七月被联合国粮农组织、一九八七年十月三日被巴基斯坦国家机械化管理所所长埃比德·法鲁克及新加坡名人、中国西部书画名家网和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渭南档案馆收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追求书法艺术上,先生博学多识,十几年天天临池不辍,日日精心摩帖,即便是出差住酒店,也要用水当墨,在墙壁上挥毫。他写就标准、精致的印刷体、美术字,用以工作需要,同时在篆书、隶书、行书、魏碑、简帛、草书等书体上均作过深入临习碑帖与探索,以工作为导向,以亲友需求为目标,孜孜不倦,滴水穿石,日积月累,基本功扎实,成就了他非凡的书法艺术,得到广大朋友的喜爱,也得到了书法界同仁的认可。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纵观他的书法,他是一个传统功力深厚的书法家,他也是一个善于捕捉新时代审美意趣的书法家,毫无疑问,他学习榜书,学习行草、行楷,他曾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多半生,先生创作过不同内容、不同字体、不同格式、不同尺幅的作品多达几百余幅,有记载的交流出去的作品有3000余幅,并亲自学过装裱手艺,这些数字和经历,足以见证他追求书法艺术的刻苦和努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赵凤舞老师经历丰富,岗位历练.踏遍大半个中国,凭着自己的真才实学尽心尽力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不骄不纵,尝尽人间百味,历尽千辛万苦,无论工作、境遇如何变化,顺境逆境,都不忘初心,从未间断对书画艺术的追求,圆满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进入耳顺幸福晚年,正值艺术的青春,人书俱老,为自己开心,为亲朋愉悦,为社会添彩。</p> <p class="ql-block">作品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