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刹--灵隐寺

王天鹏

<p class="ql-block">文 字:王 天 鹏</p><p class="ql-block">摄 影:王 天 鹏</p><p class="ql-block">编 辑:王 天 鹏</p><p class="ql-block">音 乐:网 络</p><h5><b style="font-size: 20px;"> </b></h5><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017年4月16日携夫人来到杭州的千年古刹——灵隐寺。</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b style="font-size: 18px;">“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b><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部由游本昌主演的《济公传》的热播让灵隐寺更加名扬中外。</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灵隐寺,中国佛教古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灵隐寺的开山祖师为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后经过各朝代多次扩建和修建,清康熙皇帝南巡时,赐名 “云林禅寺”。 </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灵隐寺的建筑主要以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法堂、华严殿为中轴线,两边附以五百罗汉堂、济公殿、华严阁、大悲楼、方丈楼等建筑群 。</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主要景点:</span></h5><h5><b style="font-size: 18px;">飞来峰:</b></h5><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飞来峰又名灵鹫峰,高168米。相传1600多年前印度僧人慧理来杭州,看到此峰惊奇地说:“此乃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因此称为飞来峰。</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飞来峰朝向灵隐寺这面的山坡上,遍布五代以来的佛教石窟造像,多达三百四十余尊,为我国江南少见的古代石窟艺术瑰宝。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这些雕琢在石灰岩上的佛像时代跨度从五代十国至明朝,妙相庄严,弥足珍贵,年代最早的是青林洞入口靠右的岩石上的弥陀、观音、大势至等三尊佛像。最为人所知的大肚弥勒佛和18罗汉像,为飞来峰摩崖石刻中最大的造像,也是国内最早的大肚弥勒佛造像。佛像雕刻生动传神,坐于佛龛中的大肚弥勒坦跣足屈膝,手持念珠,袒胸鼓腹而开怀大笑,将“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天下可笑之人”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周围十八罗汉,也是神情各异,细致生动。</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据记载,飞来峰过去有72洞,但因年代久远,多数已湮没,仅存几个洞,大都集中在飞来峰东南一侧,最南端的青林洞,洞内有石床、手掌印,传说石床为“济公床”,手掌印为 “济公手掌印”。</span></h5><h5><br></h5> <p class="ql-block">飞来峰大门</p> <p class="ql-block">摩崖石刻</p> <p class="ql-block">灵隐寺大门</p> 天王殿:<br> 天王殿是灵隐寺的一重大殿。大殿两侧是四大天王彩塑像,高八米,个个身披重甲,其中两个形态威武,两个神色狰狞,俗称四大金刚。天王殿上悬“云林禅寺”匾额,为清康熙帝所题。<br> 天王殿正面朝山门的佛龛供奉的弥勒佛像,袒胸露腹,趺坐蒲团,笑容可掬;背对山门的佛龛供奉的是佛教护法神韦驮雕像,头戴金盔,身裹甲胄,神采奕奕,这尊雕像以香樟木雕造,是南宋留存至今的珍贵遗物,已有700多年历史。<br> 大雄宝殿:<br> 大雄宝殿是灵隐寺的二重大殿。大雄宝殿,原称觉皇殿,单层三叠重檐。大殿正中是释迦牟尼莲花坐像,造像“妙相庄严”、“气韵生动”,颔首俯视,令人景仰,这是中国最高大的香樟木坐式佛像之一,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宗教艺术精品。正殿两边是二十诸天立像,殿后两边为十二圆觉坐像。大殿后壁有“慈航普渡”、“五十三参”海岛立体群塑,共有佛像150尊,正中为鳌鱼观音立像,手执净水瓶,普渡众生。观音两侧为弟子善财与龙女,上有地藏菩萨,再上面是释迦牟尼雪山修道的场景:白猿献果、麋鹿献乳,整座佛山造型生动。<br> 大雄宝殿前月台两侧各有一座八角九层仿木结构石塔,塔身每面雕刻精美,经古建筑专家梁思成生前考定,两石塔亦雕造于吴越末年,据说建于公元969年。<br> 灵隐寺内原释迦牟尼佛像于1949年大雄宝殿正梁因白蚁蛀空倒塌时被毁,现在这座佛像是1953年重修寺宇时由中国浙江美术学院的雕塑家和民间艺人们采用唐代禅宗佛像为蓝本共同精心设计的,佛像用近百块香樟木雕成,造型端庄凝重,气宇轩昂,慈眉善目。 <br>药师殿:<br> 药师殿是灵隐寺的第三重大殿。殿内供奉的是“东方三圣”:药师佛及日光天子、月光天子。殿中莲台座上结跏趺坐的是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称“大医王佛”,他能使众生离苦得乐,解除病痛和灾害,又称“消灾延寿药师佛”。左边站立日光菩萨,手托太阳,象征着光明;右边站立月光菩萨,手托月亮,象征着清凉。大殿两边的十二尊塑像是药师佛的十二位弟子,号称“药童”,又称“药叉神将”,顶盔贯甲,神态威武,手下各有七千神兵供调遣,他们按十二个时辰排序。殿左有重建的罗汉堂,陈列五百罗汉像。 <br>灵隐铜殿:<br> 在五百罗汉堂内新建有“灵隐铜殿”,殿高12.62米,为中华第一高铜殿,获世界基尼斯最高铜殿纪录。“灵隐铜殿”为单层重檐歇山顶的传统古建筑结构,飞檐雕瓦,翼角飞举。歇山顶上龙吻对峙,火球腾金,窗花、斗拱、雀替、龙柱、额、枋都精雕细刻。铜殿正方四面雕有四大佛山的自然风貌,或天苍地茫,玉宇澄清;或古刹巍峨,大江环流,展示巧夺天工的锻雕技艺。殿基有铜砖铺地,须弥座铸有佛山经典图画。铜殿运用现代表面处理技艺,金灿尊贵,光芒闪烁。 铜殿四方分别供奉着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位菩萨铜像,做工精巧,形神兼备,工艺之精湛国内罕见。只见菩萨慈眉善目,庄重地坐于四方,呈现出一片金灿尊贵,安宁祥和之气。<br> <p class="ql-block">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药师殿</p> <p class="ql-block">藏经阁</p> 济公殿:<br> 济公殿在药师殿的东则,供奉的是道济禅师。<br><br> 全国各地的寺院都大致相同,只有这里专造济公殿。所以,在这里多一些笔墨来介绍济公殿。<br><br> 济公殿不象别殿那样气势雄壮,金碧辉煌,却别有一番淡定雅致,超尘脱俗,俨然是佛殿中之清澈之所。殿的四周都是实木草席,正中有一尊青铜铸像,他右手拿破扇、左手持念珠、右脚搁在酒缸上,他就是民间家喻户晓的“济公活佛”。<br><br> 传说,活佛济公是降龙罗汉转世。天上的降龙罗汉转世为人就在灵隐寺修行,法号“济癫”,看上去总是一副疯疯癫癫的模样,并且整天喝酒,还酷爱吃狗肉,整天游走在世间,普渡众生。这样生动有趣的传说一直在民间流传,在国内有许多电视剧歌颂济公的所作所为,这也让杭州灵隐寺更加声名远扬,许多人甚至真的认为灵隐寺有这么一位济公的存在,纷纷前往这里参拜和游览。<br><br> 其实, 济公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他出生于南宋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卒于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浙江台州人,是当时天台临海都尉李文和的远房孙,俗名李修缘。他剃度出家的地方就在灵隐寺。在他的一生行径中,被民间渲染得离奇古怪。事实上,济公是一位性格率真而颇有逸才的名僧。他的师父就是著名的瞎堂慧远禅师。济公佛学造诣颇高,但一生行径与一般出家僧人确有不尽相同的地方。据记载,济公性格狂放不羁,饮酒食肉,行若疯狂,与一般寺僧格格不入,以致到了监寺不能相容的地步。当时灵隐寺住持是瞎堂慧远禅师,有人就把济公的这种怪诞行为上呈予瞎堂慧远,慧远禅师不但不开除他,反而批复道:“法门广大,岂不容一颠僧耶”!大家这才不再议论。济公一生怡然飘逸,喜好云游,出行四方,足迹遍及浙、皖、蜀等地。他常衣衫不整,寝食无定,为人采办药石,治病行医,解忧排难,常常灵验,广济民间疾苦。因此,其德行广为人们所传诵。瞎堂慧远禅师圆寂后,济公不久就离开灵隐寺而到了净慈寺。他在净慈寺度过了余生,一直到端坐而逝。<br><br> 济公殿里四壁有展示济公平生和传说故事的壁画18幅。这18幅壁画高3米、总长50米,如一幅江南山水画卷徐徐展开,展现济公传奇的一生。它色彩淡雅,伴着淡淡的泥土与矿物质颜料的香味,传递着宁静祥和的气息,把人们带回800年前那精致的南宋都城。从这些壁画中,人们还能看到南宋时的灵隐寺全貌。除了那笔意葱茏的山水景观,还能寻到许多当年都城的细节:灵隐寺、大悲楼、六和塔、净慈寺、雷峰塔、西湖、钱塘江……这些旧日景观皆有出处,多与今日大不相同。济公的行迹基本在杭州,他在灵隐寺出家,后又在净慈寺为僧,故事多发生在我们熟悉的钱塘名胜之中,济公的故事就在这里面,一幅山水长卷。这组壁画描绘了道济禅师以天台罗汉之身示现娑婆,游戏人间,惩恶扬善,直至最后舍报归位的神奇一生。<br><br> 道济禅师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 济公一生嬉笑怒骂、游戏神通,好打抱不平。自宋以来,老百姓不一定知道历史上有哪位灵隐寺住持的法号,但济公的大名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们这代人知道济公禅师很多都是因为游本昌老师主演的《济公传》“鞋儿破、帽儿破、一把扇儿破-----”,他手持破扇、身着破帽破鞋污垢衲衣,貌似疯颠,却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他的故事在我国民间都广为流传。据说,济公成佛后的尊号长达28个字:“大慈大悲大仁大慧紫金罗汉阿那尊者神功广济先师三元赞化天尊”,集佛道儒于一身,堪称神化之极。<br><br> 灵隐寺不仅风景秀丽,而且人气兴旺。在五代的时候僧众就多达三千余人,我们熟知的济公和尚、弘一大师都曾经在这里住过,很多历史上的名人和这里的僧人还是好朋友,唐代的白居易、贾岛、宋之问,宋代的欧阳修、苏轼、王安石、陆游,元代走遍天下的徐霞客等等,他们都曾经在灵隐寺留下了大量的诗篇,这也成为灵隐寺的一大文化景观。<br><br> <p class="ql-block">济公殿</p> <p class="ql-block">济公殿壁画</p> 灵隐寺寺庙的传说:<br><br> “灵隐寺” 是印度和尚慧理大师所建。据说,慧理和尚在小时候曾经得过一场大病,高烧一直不退。有一天,他梦见自己到了一座风景秀美的山中,等梦醒之后,他的病就全部好了,他感觉这是佛在暗示自己应该皈依佛门,于是,他便落发为僧。他巡游到中国,来到杭州西湖西北的山前,忽然想起这就是他曾经梦见的仙山,山上肯定藏有仙人的灵气,于是,他便在这里修建寺庙,并取名为“灵隐寺”<br><br> 飞来峰的传说:<br><br> 相传有一天,灵隐寺的济公和尚,算知有一座山峰就要从远处飞来。那时,灵隐寺前是个村庄,济公怕飞来的山峰压死人,就奔进村里劝大家赶快离开。村里人因平时看惯济公疯疯颠颠,爱捉弄人,以为这次又是寻大家的开心,因此谁也没有听他的话。眼看山峰就要飞来,济公急了,就冲进一户娶新娘的人家,背起正在拜堂的新娘子就跑。村人见和尚抢新娘,就都呼喊着追了出来。人们正追着,忽听风声呼呼,天昏地暗,“轰隆隆”一声,一座山峰飞降灵隐寺前,压没了整个村庄。这时,人们才明白济公抢新娘是为了拯救大家。<br><br> 神奇的故事、美丽的传说、古老的寺庙,传承着千年的文化, 寄托着美好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