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袁出征,寸草不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老袁,不是金庸笔下风轻月高杀气腾腾地令对手胆战心惊的侠客,也不是诸侯并起纷争乱世中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枭雄,而是孩子们在周记里俏皮描写的老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袁不老,年龄刚好;文俊倜傥,沧桑动感;为人豪爽,热情奔放;性情刚烈,侠骨柔肠。之所以以“老袁”相称,是因为他的学生这样叫他,于是也就跟风呼其“老袁”,虽然他小我好几条代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实学生会给每个老师起一两个诨名,有雅有俗,有褒有贬,甚至于还会有辱毁。无论是怎样的一个诨名,一般情况下都只会在私底下传叫,不会公然直呼。而老师的德能勤绩,以及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在这个诨名中都能窥见几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袁”这个称谓,放在同志之间,很是平常。然而一群小毛孩,公然直呼师长“老袁”,似有不敬之嫌。倘若在严肃正式的场合,确实既失生之教养、又失师者尊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而恰恰在那些小毛孩充满调侃和戏谑的笔歌墨舞里,在那些拉家常似的诉说老袁的趣闻轶事中,甚至在慷慨激昂地“声讨控诉”老袁的种种“暴行”里,却十分契准地表达了对老袁的敬畏和喜爱。我能从中感受到一派和谐融洽的美好关系,一种和善友好的师生情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些文字,只存在于老袁和孩儿们之间,是属于他们心灵之间的窗口,自然无需严肃、不必正式,卸掉了许多顾忌,往往能表达出真挚而又真实的情感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于是小毛孩们给老袁赋予“老袁”的称谓,愈加显得亲切、饱满、可爱起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曾和“老袁”做过两次畅谈,发现这个老小伙子带班有二下子、教育学生有些好点子、处理事务有两把刷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是一门艺术,尤其是一门关于爱的艺术,每个教育者都是演绎爱的艺术家。在北师大庆附培训期间,聆听了孙定国校长的报告,他说教师不但要有爱学生的本能,更要有让学生感受到爱的本领。老袁无疑是具备这样的本能和本领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给我分享了许多教育案例,让我深切感受到他在教育过程中细心倾注的耐心和爱心,就连有些看似冷酷无情的惩戒,都无不承载着他对孩子们的悉心关爱和殷切期望。虽然孩子们会在周记里“控诉”老袁的“残暴”,但那是他们在心底里对老袁表达敬爱、崇拜的一种方式。特别是老袁每周都会安排几次家访,将他的爱心延伸到孩子们的家中,孩子们虽在周记中记述自己畏惧怯懦的心理,但其实是感受到爱的表达。我想用比较时髦的语言来替孩子们形容他们的老袁,那应该是:“这个杀手不太冷!他很凶,但是他很温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的核心,是人格的完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袁的教育实施过程,属于润物无声那种,而且注重在行为行动中引导学生完成人格自我塑造。比如他会阶段性的设计一个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几周时间去完成一件事情。如“小鬼当家”主题,让孩子当家一周,计划一家人本周开支,然后让他们严格按照计划去支配调节一家人的生活,从中体味柴米油盐贵,学会开源节流,懂得一衣一饭来之不易。再如“齐家有我”主题,让孩子承担一周家务,为家庭分担一些拖地、涮锅等简单劳动,让他们在劳动中学会责任担当,懂得付出的价值。又如“每日一帖”主题,让孩子们每天都坚持练习一篇字帖,在练字中涵养个性,用书法艺术熏陶品质。诸如此类的教育主题活动还很多,这也只是老袁育人理念的一个注脚,他的教育情怀也由此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处处有教育。老袁所做的这些事情,事实上算不得多么伟大的创新,只是比我们常态的育人工作多了些载体,并不费神费脑,可是不同之处在于,老袁用心去做了!天下凡事最怕用心,用心便会得到期待的回报,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一声亲切地“老袁”,就是对他最好的回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受老袁启发,寒假我对五个辍学边缘的学生进行了家访。这些孩子本就是所谓的“双差生”,平日里不受重视,缺乏上进心又丧失自信,游走在流落社会边缘,家访的中心意图是让他们能安心完成义务教育。通过家访,我能感受到家长们真切而诚挚地感激,能感受到孩子们心底里泛出真诚地尊敬。开学伊始,我又将这几个孩子单独叫来谈话,给他们加油鼓劲,看到他们能安心的重归校园,亦有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受人重视、被人尊重,这是人性的弱点。老袁之所以能受学生爱戴,那五个学生及家长之所以能对我的家访表示感激,是因为他们感受到被重视和被尊重,抑或是把这种重视和尊重理解为爱亦可。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应该掌握人性需要被爱这个教育规律的本质,才能更好的施教,当然,也离不开情怀和良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袁名煜,煜者光明、照耀也。他就是孩子们心中一盏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孙定国校长还说:一切胜利都是价值观的胜利。为人师者本就被誉为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对于我们所服务的群体——那些天真懵懂的少年,师者就是他们心中的一盏明灯,去引领他们走上一条光明的人生之路,只要这盏灯足够温热、足够明亮,定会为他们照亮一片坦途。春蚕到死丝方尽,这是教育者价值观的胜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而感之,以拙文共勉)</p><p class="ql-block"> 2022.3.2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