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名山—齐云山游记

夹皮沟人

<p class="ql-block">  2022年2月20日,在前往黄山途中经过齐云山,顺道去游览了中国道教名山之一的齐云山景区。</p> <p class="ql-block">  齐云山,原称“白岳”,据记载,有“道士皇帝”之称的明代嘉靖皇帝在而立之年仍无子嗣,遂命龙虎山张天师到白岳为其开坛做法求子,果然灵验,嘉靖帝龙颜大悦,因见其山“一石插天,直入云端,与碧云齐”遂更名为“齐云山”。</p><p class="ql-block"> 齐云山是道家的“桃源洞天”,始于唐乾元年间(公元758~760年),主要供奉的是广元普度天尊(即丘处机),到明朝经改称“齐云山”,香火更加旺盛,达到辉煌的巅峰。</p> <p class="ql-block">  齐云山又与黄山南北相望,风景绮丽,素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誉,被乾隆皇帝称为“天下无双胜景,江南第一名山”。</p> <p class="ql-block">  齐云阁和“道”字石在景区游客中心对面喜迎游客。超短时间齐云山游在此开启。</p> <p class="ql-block">  坐缆车上山要步行经过齐云小镇,这是个集艺术、美食、休闲、住宿的综合商业区。</p> <p class="ql-block">  坐在缆车上,可以俯瞰新安江的支流~横江。</p> <p class="ql-block">  跨越横江的古桥~登封桥。该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400多年,为10墩9孔拱桥结构,船型桥墩,长162.9米,卧跨横江,为登齐云山的要道,是安徽省内古代桥梁中较为壮观的一座。登封桥于2019年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p> <p class="ql-block">  大地为画,壶天相映。</p> <p class="ql-block">  下缆车就到了“望仙楼”,这里也是景区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  下个弯坡就是“状元及第台”,19名休宁籍状元雕像在状元桥两边并排矗立,桥上挂满红布条,寄托着来这里旅游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望。</p> <p class="ql-block">  老伴梦想成真当“状元”啦!</p> <p class="ql-block">  状元及第台旁有棵挂满祈福红带的榉树,树龄1300多年,胸围和树冠在齐云山名木古树中都是最粗最大的,有“树王”之誉,历史上的19位状元也都曾朝拜过它,所以又称它为“状元树”。</p> <p class="ql-block">  梦真桥横跨桃花洞之上,建于明嘉靖年间(1555年),桥长18米,宽3米,石筑栏杆,石栏上有“梦真桥”题刻。</p> <p class="ql-block">  站在“梦真桥”北望,可见福喜岩,上层崖体凸起,类似房檐,挡住部分山体遭雨水冲刷,苔类生长因岩石水量不匀而呈带状,黑红相间,形成正看似喜,倒看像福。</p> <p class="ql-block">  过了梦真桥,就是永乐古道,栖真岩、寿字岩都在古道边。</p> <p class="ql-block">  栖真岩,唐乾元年间,山东名道龚栖霞在此结庐修真,成为齐云山道教鼻祖。现存建筑为明代兴圣殿、雪崖馆遗址。</p> <p class="ql-block">  寿字岩上字体浑圆饱满的“寿”字,一说出自慈禧太后之手,原由徽籍大臣收藏,其告老还乡后来齐云山还愿,便请人镌刻在岩上;还有一说是出自朱熹之手。这个字高九尺九寸,宽六尺六寸,取九九归一、六六大顺之意。</p> <p class="ql-block">  “寿字岩下走,能活九十九;寿字摸一摸,活到一百多”。</p> <p class="ql-block">  临近“一天门”,一间约30平方米的木房子,悬挂着“挑山女茶馆”格外醒目。</p> <p class="ql-block">  曾获评“心动安徽最美人物”的汪美红,齐云山唯一的一位挑山女如今转行当了“茶馆”老板娘了。</p> <p class="ql-block">  根据挑山女真人真事改编,由上海宝山沪剧团长、沪剧表演艺术家华雯主演的沪剧电影《挑山女人》2019年荣获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戏剧片”奖。</p> <p class="ql-block"> 既然是道教名山,必有三道天门,一天门是一个被俗称为象鼻岩的天然石洞,娇小,气势秀美。通道两边是年代久远的碑刻,呈书法之大观。</p> <p class="ql-block">  过了一天门,齐云山精华~真仙洞府映入眼帘,这里集道教洞穴丹霞地貌和摩崖石刻于一体。</p> <p class="ql-block">  这里崖壁峭立,怪石前俯,古往今来登临齐云山的文人墨客和达官贵人,如朱熹、唐寅、徐霞客、曾国藩、郁达夫等都留下佳句名篇 ,或镌刻丹丹崖之上,或立碑幽洞之中,成为雄冠江南的齐云山石刻群。壁上摩崖石刻“天开神秀”、“亘古奇观”、“齐云胜景”……,不胜枚举。</p> <p class="ql-block">  真仙洞府包括众多大小不同的供奉神像的洞穴,洞与洞相邻,且洞内曲径通幽,依次为八仙洞、药王洞、碧霞灵应宫、圆通岩、真仙洞、雨君洞和文昌洞,形成典型的廊道式丹霞洞穴景观。</p> <p class="ql-block">  真仙洞修筑矮墙、门坊进行围合主要是为了凸显真武大帝的崇高地位。</p> <p class="ql-block">  在诸多的摩崖石刻中最为醒目的是 “天开神秀”四个大字,遒劲有力,气势不凡。</p> <p class="ql-block">  崖顶的泉水飘洒而落,如珍珠垂帘一般。下有碧莲池承接飞泉,池水常年不干不漫,晶莹碧透,蔚然壮观。</p> <p class="ql-block">  回看一天门,山门已幻化为大象,长长的象鼻欲伸向横江吸水。</p> <p class="ql-block">  拐个弯就看到“二天门”了。</p> <p class="ql-block">  二天门与三天门离得很近,没走几步就到了。</p> <p class="ql-block">  三天门重修于1986年,采用砖、木、石混建结构,为四角双层楼阁。</p> <p class="ql-block">  与老伴抱着福禄葫芦来张合影,沾点福气。</p> <p class="ql-block">  过了三天门就进入月华天街了。</p> <p class="ql-block">  月华街是道士与山上居民杂居之所,也是山上的街市,又是香客游人住宿之地,由徽派民居与宫观、院房组成密集建筑群。注:齐云山道士不同于清修道人,属正一派,注重画符念咒、降魔驱鬼,非斋期不忌酒肉,还可以结婚生子,亦称火居道人。</p> <p class="ql-block">  天官府又名五凤楼,始建于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是时任兵部尚书兼礼部尚书汪宏的驻山府邸。汪宏因代嘉靖皇帝求子显验而或赐“天官”,故名天官府。现在是接待游客的民宿。</p> <p class="ql-block"> 月华天街不算长,再往前走,可以到达太素宫、玉虚宫、小壶天、方腊寨、五老峰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  由于导游安排的时间不够用,为了保留体力用于明天登黄山,我们在天街稍作溜达就原路返回了。短短的三个小时,也算是来过道教名山之一的齐云山一游啦!</p> <p class="ql-block">  返程前,我们四个人在三天门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再见,齐云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