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防新冠疫情</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一)严格遵守国家及当地政府防疫要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前我省长沙市、邵阳县、新宁县、湘阴县、怀化市出现了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和确诊病例,其中怀化市为在校学生,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为了进一步强化学校的疫情防控,为了您的孩子及家人的健康与安全,请您配合学校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学校严格落实校园封闭管理,凡红黄码人员一律拒绝入校。近期,所有家长一律不要进入校园给学生送东西或接学生,凡在校门口接学生也要求戴好口罩,保持1米的安全距离。</p><p class="ql-block">2.倡导非必要不返耒、不离耒,特别是清明期间人员流动将增大,尤其要严格落实离耒报备制。近期所有学生无特殊情况不予离开耒阳,离开耒阳必须向班主任报备。</p><p class="ql-block">3,凡从外省市返回的学生家长要立即向社区报告,同时少聚集、少外出。严格落实入耒即查,入耒即检。</p><p class="ql-block"> 4.时刻关注自己孩子的健康码,凡学生健康码异常,提示可能家长健康码异常,一定要向社区和学校报备,落实管控措施,做一次核酸检测,并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p><p class="ql-block"> 5.所有学生必须主动向班主任报告假日活动轨迹,如家长从外省市返耒更要主动报告班主任,并向社区报备,由社区落实管控措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二)、认真做好疫情个人防控</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勤洗手最好用洗手液,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口鼻眼。</p><p class="ql-block">2、当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p><p class="ql-block">3、科学佩戴口罩。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更要佩戴口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防校园欺凌</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一)告诉自己的孩子:“我是一名学生,预防校园欺凌我可以这样做</b>:</p><p class="ql-block">01.保持镇定,懂得求救:尽可能拖延时间,争取有机会求救,可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p><p class="ql-block">02.主动避险:远离无人监管的地带,在校内外尽量结伴而行,避免单独一人行走。</p><p class="ql-block">03.保证人身安全:一定要以自身安全为先,冷静判断危险性,尽可能拖延或先满足其要求,事后再向老师或家长报告。注意不要去激怒对方;不要向一群欺凌者挑战;发现欺凌者有凶器,应立即远离并告诉最近的大人。</p><p class="ql-block">04.及时报告:不要害怕或觉得告诉老师或家长是懦弱的表现,就像遇到坏人要报警一样,遭遇校园欺凌也要报告给大人,不要自己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p><p class="ql-block">05.在学校多参加集体活动,多结交朋友,开发兴趣的同时收获友谊,还能保护自己。</p><p class="ql-block">06.锻炼身体与心理承受力。</p><p class="ql-block">07.看到了欺凌事件,想办法去帮助受欺凌者,或者报告给老师。</p><p class="ql-block">08.拨打“12348”法律援助热线进行咨询和反映,寻求法律途径帮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二)、当自己的孩子受到侵害时,家长应该这样做:</b></p><p class="ql-block">01.控制情绪,保持理性,立即查证、判断事情的具体情况,不要采取极端措施,以免使孩子陷入自责和无助。</p><p class="ql-block">02.稳定孩子情绪,理解和共情孩子,无条件陪伴、倾听孩子,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p><p class="ql-block">03.与孩子交流、讨论,鼓励孩子谈论,让孩子相信我们,随时能得到我们的帮助。</p><p class="ql-block">04.第一时间和学校沟通,找班主任协调处理。若处理不当可找学校管理部门或校长进行处理。若仍没有结果,可以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报。</p><p class="ql-block">05.避免让孩子玩网络暴力游戏或看暴力影视剧。</p><p class="ql-block">06.给孩子做好表率,不把负面情绪带给孩子。</p><p class="ql-block">07.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并且建立自信心。</p><p class="ql-block">08.注意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可寻求专业人士从心理层面给予帮助。</p><p class="ql-block">09.保留证据,用法律的武器保护孩子。</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三)、当施暴学生是自己的孩子时家长应该这样做:</b></p><p class="ql-block">01.清楚地告诉孩子我们不容许这样的行为,不可以用武力解决和同学之间的冲突。如果再犯这种错误,将受到严厉的惩罚。</p><p class="ql-block">02.给孩子安排一个有效而非暴力的惩罚。</p><p class="ql-block">03.重视对孩子的底线教育和人格教育,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并为他们制定规范。</p><p class="ql-block">04.与学校合作矫正孩子的攻击行为,经常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p><p class="ql-block">05.避免让孩子玩网络暴力游戏或看暴力影视剧。</p><p class="ql-block">06.家长要以身作则,维持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要向孩子示范如何控制情绪,不能使用暴力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07.对孩子我们要做到:鼓励,不强迫;尊重,不打断;不吝啬表达对孩子的爱。让孩子在尊重、平等与爱中,得到自信与滋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防性侵害</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近些年来儿童的侵害时有发生,所以家长应该让孩子有保护自己的意识,父母可以通过发生的案件来与孩子讨论防范性伤害。利用发生在身边的案例或者媒体当时传播的案例信息,讨论什么样的人会对孩子进行性伤害,当孩子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应该如何应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1、让孩子清楚地知道性伤害的行为</b></p><p class="ql-block"> 要让孩子懂得防范性伤害,首先要让孩子懂得什么样的行为才是性伤害,孩子才会在遭遇性伤害的时候准确判断。</p><p class="ql-block"> 父母可以利用媒体报道的案件和信息,来教会孩子辨别性伤害行为。</p><p class="ql-block"> ●把孩子带到一个隐秘的地方,叫孩子脱下衣服或裤子,摸孩子的胸部或生殖器部位。</p><p class="ql-block"> ●让孩子摸他的身体的某个地方(胸部、生殖器),或者让孩子看他的裸体或者隐私部位。</p><p class="ql-block"> ●带孩子看有很多成人裸体镜头的电影或者视频。</p><p class="ql-block"> ●用他身体的某个部位(生殖器或者嘴巴)接触孩子身体的隐私部位。</p><p class="ql-block"> ●在公交车、电影院等公共场所摸孩子身体隐私部位。</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2、学会区分好的接触和不好的接触</b></p><p class="ql-block"> 父母要让孩子学会辨别什么样的身体接触是好的,什么样的身体接触是不好的。父母要告诉孩子:人类会用身体接触来表达爱意,在生活中我们会亲吻拥抱,表达我们的亲密关系,父母的朋友同事在表达对孩子喜爱的时候也会与孩子有身体的接触,这样的身体接触让我们感受到爱与被爱,是好的接触。如果成人与我们身体接触的时候,成人身体的某个部位(手、生殖器)在孩子身体的隐私部位反复触摸或者摩擦,这就是不好的接触。当孩子遭遇不好的接触时,要立即想办法离开这个成人,并把事情告诉父母。</p><p class="ql-block"><b> </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3、什么样的人会对孩子进行性伤害</b></p><p class="ql-block"> 对孩子进行性伤害的人,大多不是陌生人,通常正是孩子最熟悉、最信任、最尊重、最亲近和最依赖的人。侵犯者与孩子处在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中,比如自己的亲人、邻居、老师、父母的朋友等。孩子对这样的一些人没有防范意识,从来就不会想到他们所爱的人和被他们尊重的人会对自己进行性侵害。而侵犯者利用其权势侵犯和剥夺了受害孩子自由支配自己身体的权利和意志。有关部门对性侵害事件的调查统计发现,85%的儿童性侵害事件正是这些人所为,陌生人性侵害儿童的案件仅占15%。</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防心理障碍</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父母的心理素质与教育水平对孩子心理品质的培养与形成起着关键的影响。因此,作为家长,应重视对孩子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一、培养孩子懂得感恩</b></p><p class="ql-block">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吃水不忘挖并人,一个人要想获得幸福,必须懂得感恩。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p><p class="ql-block">爱是孩子的天性,他不但应得到别人的爱与关注,同时也应学会爱父母、爱亲人、爱朋友。为此,家长应教育孩子学会爱父母和亲人。如要求孩子为父母或亲人的生日准备礼物,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把旧书收藏起来送给最需要的人等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b></p><p class="ql-block">很多孩子缺乏自信,比如做事没有主见,做什么都听别人、问别人,缺乏独立的能力。有的孩子上课不敢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哪怕答案自己很有把握;有的孩子不敢在公众场合朗读、唱歌、表演,怕别人嘲笑自己;有的孩子明明自己在某个方面有特长,却不敢报名参加任何比赛;还有的孩子,总是觉得自己这方面比别差,那个方面不如别人…等等这些,都是不自信的表现。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信的理由,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你应该把自己的优点大胆、自信地展现出来。</p><p class="ql-block">爱因斯坦说过: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当孩子因为自信取得一次成功以后,再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地展现自己,慢慢地,他们会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是多么优秀,散发自信的自己是多么美丽,也会为自己感到由衷地自豪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三、培养孩子的义务感</b></p><p class="ql-block">也许有人会说,小孩子还未成年,有什么义务呢?其实不然,孩子生活在集体中就有各种各样的义务。在班级里有打扫教室卫生的义务,在家里有参与家务劳动的义务。每周要求孩子完成一定的家务劳动,或者将某一特定任务交给孩子去干,只有在这种实践操作中才能培养孩子的义务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四、培养孩子的挫折感</b></p><p class="ql-block">现代家庭物质条件优越,一些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生活中出现一点小麻烦或困难,往往不能很好地应对。孩子学习路上、成长路上,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挫折。家长应该告诉孩子如何面对挫折与困难。首先要让孩子认识到胜败乃兵家常事,承认这一只只拦路虎,一道道坎,但不能让它们吓到自己,而是始终保持平常心,胜不骄,败不馁,把困难当做极其平常的事物。其次,要引导孩子要以积极的态度战胜挫折与困难。所谓的积极,就是乐观、坚强、主动、上进,调动一切可能,变失败为动力,认真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决不放弃理想和目标。例如,考试考得不理想的同学,可以找出自己的不足,给自己定下切实可行的目标,以踏实的心态努力向上、最后一定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五、培养孩子的幸福感</b></p><p class="ql-block">现在的孩子家庭生活条件优越,父母疼爱有加,可为什么他们感觉不到幸福呢?因为幸福是一种感受,需要家长去引导孩子领悟,启发孩子去体验。父母应鼓励和引导孩子用积极的思维和态度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对未来充满希望、期待和憧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经成了一些家长的愿望。一些孩子刚刚入学,家长就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是不是能考“双百”上。一旦成绩不理想,就连吓带逼、连骂带损,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致使学生视学习如畏途。家长要放下架子,采用商量的口吻与孩子进行亲子沟通,达成一致,尽量不要严厉斥责甚至打骂孩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六、指导孩子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b></p><p class="ql-block">现在的小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许多人从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依赖性强、不容他人等不良倾向。而且孤僻、情况也很严重,这使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面临很大的问题。作为家长,首先,要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与人际关系,以此影响孩子。家长要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家庭成员互相尊重、相互帮助、相互关心、讲究文明礼貌,家务劳动有分工、也有合作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这种家庭中潜移默化地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与人交往。其次建立家庭幼儿园,为孩子交友提供空间。引导孩子与来自不同社会文化阶层的孩子进行交往,在交往中教会他与伙伴互帮互助,多看别人的优点,学会宽容等。再次,家长与孩子平等相处,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必须保持一点童心、童趣,使自己与孩子之间有共同的兴趣和语言,走进他们的心灵,就他们关心的东西展开交流、探讨,在这种亲子互动中培养感情,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禁止手机进校园</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1.学校手机管理制度规定</b>,原则上学生一律不得将手机等移动通讯工具带入校园。如果确实有需要将手机带入校园的,经过家长同意、书面申请、学校审批后可以带进校园。</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2.严禁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b>,学生在校园内任何场所不得使用手机。一经发现,所有行政干部、班主任、任课老师等都有权收缴手机,收缴的手机统一交综治办保管,统一放在综治办文柜。学年结束时由家长来校领取。门卫室设校内公用电话,学生可免费使用。</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3.凡携带手机进校园者</b>,一律给予严重警告纪律处分,经教育仍不改正者,学校将给予记过、记大过及以上处分。老师在收缴手机的过程中,若学生不给予配合,老师可联系综治办,综治办工作人员有义务及时协助老师进行处理,学校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该生记过及以上处分。 </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4.加强管理,将严禁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列入班规</b><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span>由纪律委员负责监督本班学生遵守学校手机管理规定,一旦发现有人违反规定,立即报告班主任进行处理。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5.与学费减免、学生个人评优和班级考评相结合。</span>违反手机使用管理规定的,取消其所有资助和奖励资格,每人次扣除班级考评分0.2分(班主任积极配合,主动上报的除外)。 </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6.学校设立手机管理举报电话,</b>举报一经查实,每人次扣除班级考评分0.2分(班主任积极教育整改的除外)。 </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7.收缴的手机的领取程序。</b>学年结束时由学生本人写出申请书(500字以上),班主任提出意见,经年级主任签字同意后,由学生家长来校领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谢谢大家!</p><p class="ql-block">耒阳市中豪小学</p><p class="ql-block">2022年3月2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