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家长、亲爱的老师、同学们:</p><p class="ql-block">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在我们的生活中频频出现,影响了和谐的生活环境,并且有向老师、学生及家长蔓延的趋势,每一次受骗都会给家庭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了您和家人的财产安全,按照上级部门关于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工作要求,学校向广大家长、老师及学生们做出如下提醒:</p><p class="ql-block">一、电信网络诈骗类型</p><p class="ql-block"> 1.网络刷单兼职诈骗:犯罪分子利用求职者在网上寻找兼职,以高额返利、佣金为诱饵,以微信、QQ、支付宝为载体,发送“网上刷单”信息,骗取求职者刷单本金,实施诈骗。</p><p class="ql-block"> 2.网络投资理财诈骗:犯罪分子以高收益为诱惑,借助短信、邮件、微信等媒体发送理财信息,在专门的导师引导下,骗取受害人下载理财APP或登陆理财网站将钱财划至理财帐户,实施诈骗。</p><p class="ql-block"> 3.客服退款诈骗:犯罪分子冒充网络商店公司客服,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谎称购物者买的货品缺货或者商品有质量问题,需要退款或者给予购物者补偿,引诱购买者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实施诈骗。</p><p class="ql-block"> 4.注销贷款账户诈骗:犯罪分子冒充银行、贷款公司客服,套取受害者贷款信息,以注销贷款账户为由,诱使受害者转账,实施诈骗。</p><p class="ql-block"> 5.冒充熟人、单位领导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受害者的熟人、同学、朋友、单位领导等,通过借钱、充话费、生病住院、帮忙办事等各种理由请求受害者汇款,实施诈骗。</p><p class="ql-block"> 6.家长群收费诈骗:在学生家长群里,以老师名义群发二维码或者向家长借钱等实施诈骗,利用新冠肺炎,以销售口罩、新冠肺炎疫苗、特效药等实施诈骗。</p><p class="ql-block"> 7.游戏装备买卖诈骗:买卖游戏装备交易频繁,诈骗分子收到购买装备钱款或者收到游戏装备后将受害者拉黑,实施诈骗,非官方网站、线下买卖游戏外挂、装备、账号的可能是诈骗。</p><p class="ql-block"> 8.冒充公检法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以事主涉嫌洗钱、诈骗、拐卖妇女儿童等犯罪活动为由,要求将其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配合调查,从而实施诈骗。</p><p class="ql-block">二、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方法</p><p class="ql-block"> 1.坚持不轻信、不透露、不点击、不转账的原则,平时多关注电视、报纸、网络的防诈反诈知识,多接触、掌握一些防骗信息和技巧。</p><p class="ql-block"> 2.确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有占小便宜的心理,坚信无端的返利可能是骗局。</p><p class="ql-block"> 3.加强保密意识,不轻易透露自己及家人身份、银行卡信息,更不要向对方汇款、转账。</p><p class="ql-block"> 4.遇事不要着急,可以直接拨打 110 咨询或求助,未经核实前,切勿将资金转入陌生账户。</p><p class="ql-block"> 5.手机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做风险自查。</p><p class="ql-block"> 特别提醒家长们还要做到:</p><p class="ql-block"> 1.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帮助提高孩子的反诈意识和防诈能力,教育孩子不与陌生人交往,特别是不轻信网络上的陌生人,不点击不明来历的链接或二维码。</p><p class="ql-block"> 2.孩子使用手机时,最好在家长的监护下进行,作为家长,平时要管理好自己的支付账户信息,不要将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告诉孩子;</p><p class="ql-block"> 3.家长手机绑定的银行卡内不要存放大金额钱款,建议绑定提示信息,时刻关注资金动态,避免孩子随意使用支付功能。</p><p class="ql-block"> 杭锦旗亿利东方学校德育处</p><p class="ql-block"> 2022年3月2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