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瓦盆窑

张老五

<p class="ql-block">  儿时,我们村最南头有个瓦盆窑。瓦盆窑就是制作那些曾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泥盆、泥罐、泥缸、泥壶之类的陶制品,然后把捏制好的陶制品装在特制的土窑里高温烘烧。所以人们就把这种烧制陶制品的地方叫瓦盆窑。</p><p class="ql-block"> 我生长的地方叫眉县第五村乡张赵村,据我们那里的老辈人讲,在三千多前的周代,我们那里的人们就已经有了制作青铜器、瓷器、陶器的传统。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那里还有很多制作陶器的作坊。我们村的瓦盆窑就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 我们村的这个瓦盆窑在民国时期就有,据说这个瓦盆窑是我们村的一户人家在很早以前开办的,后来这户人家家庭发生变故,举家搬迁走了,瓦盆窑也闲置下来。解放前夕,从河南逃荒而来的一个姓刘的人(50多年过去了,我还记得他叫刘成玉,人们都叫他“占兴他伯”,他儿子叫占兴)带着全家来到这里,这个刘成玉在河南时就会捏瓦盆,他来后又把这个瓦盆窑恢复起来。到解放以后,这个瓦盆窑收归集体所有,成为我们生产队唯一一个经济收入来源。瓦盆窑在那个贫穷的年代,为我们村的经济出力不少。一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农业社解散、分田到户时才停止了生产。</p><p class="ql-block"> 我们村的这个瓦盆窑有两孔专门烧瓦盆的烧窑,三孔制作瓦盆和放瓦盆的窑洞,窑洞前有一块晒泥土的大场地,这就是瓦盆窑的全部家当。</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经常去瓦盆窑看占兴他伯捏瓦盆,所以对制作瓦盆的工艺流程很熟悉。</p><p class="ql-block"> 制作瓦盆首要的工序是取土,和泥。取土要取粘性很强的纯红土,村南头有一段土崖,土崖的中间就有一层红土,有3米多厚,最上层是2、3米的一层黄土,揭去上面的黄土就可以直接取红土。红土一定要干净,不能有半点沙子。取好土,接下来是和泥,和泥要人多,大家都光着脚,转着圈在泥上踩,谁踏到小石子或小砂粒就弯腰伸手摸出甩在一边。和泥就如和面一样,一定要把泥揉的光滑、均匀,也不要太软太硬,然后用铲子把泥切成块垒垛在制作瓦盆的窑洞里,再用布盖好,不让其风干。</p> <p class="ql-block">  瓦盆的陶坯制作是技术含量最高的一项工序。先在窑洞门口内光线亮堂的一侧,装一个带轴的磨盘大的木转盘,叫转轮,转轮边沿打一个不深的小孔,作业时,制作陶坯的老刘坐在比转轮高的台阶上,用一木棒插在那个小孔里使劲搅动转轮,转轮在不断的加力下,就会飞速地旋转起来。随着转轮的转动,老刘抓一块和好的泥块,快速摔在转轮中间,再给手上蘸点水,双手捏住转轮上的泥块,慢慢把泥块向上提,该宽时,双手向外拉,该窄时,双手向里缩,至顶部,用一竹刀由里向外轻轻一带,圆润光滑的檐口就做了出来。转眼之间,一个泥盆或一个泥罐就端庄的立在飞旋的转轮上。</p> <p class="ql-block">  软软的陶坯要端出去晾干可不是件轻松的活儿。小盆小罐的还好说,那直径有半米多的大盆大缸可就不容易端了。如果让一个没经验的人去端,肯定会把捏好的瓦盆又和成一团泥。但老刘经验丰富,他弯下腰,伸开双臂,让双手、肘部、胸部慢慢贴近、搂住,凭经验均匀用力,缓缓起身,轻轻挪步,小心地搂到门外晒场上,然后再慢慢弯腰,轻轻放下,那受力的部位立马恢复原状,又变得光滑圆润起来。</p><p class="ql-block">  制作好的陶坯不能在阳光下暴晒,要放在窑洞里慢慢阴干。如果放在阳光下晒,陶坯容易裂纹,裂纹就不能用了。</p><p class="ql-block">  陶坯的烧制是最后一道工序。泥陶放进窑里,摆放好后,就可点火了。烧火一定要用麦秸草烧,麦秸草火力强度不硬,泥陶不容易烧坏,但掌握火候也是最重要的一环。火大了,泥陶烧变形,成了残次品。火小了,出了生料,渗水不讲,用不了多久,还会被水泡烂。</p><p class="ql-block">  烧瓦盆需要用慢火烧一夜,等到瓦盆变成暗红色,就可以封窑口,封烟囱,等过上三天以后,就可以打开封口,一窑瓦盆就算烧好。</p> <br>   <p class="ql-block">  在我小的时候,离我们村有十里路的地方有个齐镇,齐镇是个大镇,方圆几十公里的人们都到这里赶集,齐镇也是全县最大的一个集市,每逢双日,来这里赶集的人人山人海。我们队的瓦盆基本上都运到这里销售,由于我们村的瓦盆在这里销售多年,已经有了声誉,瓦盆销售很快,瓦盆窑制作的瓦盆,基本上都是在齐镇卖岀去的。</p><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新产品层岀不穷,作为人们日常用品的瓦盆卖不动了,取而代之的塑料制品,铝制品逐渐遍及城乡。当年很抢手的瓦盆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瓦盆窑也落了个倒闭的结局。如今瓦盆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难觅其踪,很快地退岀了历史的舞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张老伍 2021年11月15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