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是红军(二)

陈青 33

<p class="ql-block">  1934年5月,母亲和几个医生、看护员一道上山采集草药,当领队的赵医生出现在母亲面前时,两个人都十分惊喜,赵医生是老观场街上的一位“中医郎中”。赵医生把我母亲拉到一边说,文秀啊,你妈说你オ12岁哩,特别担心你。你走后第二天,你爷爷、你妈妈一家人都到老观场来找你,你妈在我那里硬是哭了一天哪! </p><p class="ql-block"> 我母亲含着眼泪恳求赵医生不要说出她的年龄,是怕红军不收留她,母亲还跟赵医生说,革命一定会成功的,等到胜利时,我一定会回去看我爷爷和妈妈的。可革命胜利后,母亲总是因为工作忙,“脱不了身”,“等等看吧”等种种原因,再也没有回到她的故乡,成为母亲一生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  1935年春天,红军为了北上抗日,避开敌军“围剿”,保存革命力量,与中央红军会合,红军工农医院按照上级的指示,要跟随大部队转移,重伤员就地安置在老百姓家里,轻伤员跟随部队行动。医院每个女同志发了一杆“小马枪”、两枚手榴弹,两条米袋子和一顶斗笠。经过几天休整后,母亲跟随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长途跋涉。后来母亲オ知道,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p> <p class="ql-block">  工农红军为了摆脱数百万强大的国民党反动派军队的围追堵截,必经之路只能是爬雪山、过草地。经过20多天的行军以后,巍巍雪山挡住了红军前进的去路,母亲说,当时每个人只有一身单军装(短裤、绑腿),自己准备了一根棍子,这就是当时红军爬雪山的装备。雪山,山连着山,山高望不到顶,连绵不断看不到边,险峻陡峭没有路,人迹罕至,气候变幻无常,但是,英勇的红军将士们并没有被困难所压倒,他们在困境中怀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革命意志,互相鼓励,照顾着伤员,一步一喘的往上爬。到了雪山顶峰空气稀薄,异常寒冷,稍一停下,就会冻伤、冻僵。沿途,在雪山的大风口,峭壁悬崖,夺走了不少红军战士的生命,红军战士就是靠着信仰的力量,以惊人的毅力翻越雪山。</p> <p class="ql-block">   翻过雪山,就是草地,1935年8月21日,红军开始过草地,眼前是无边无垠渺无人烟的水草丛、沼泽地、水坑、污泥塘。连野兽飞鸟都不进来的茫茫野草地,哪里还有路啊!茫茫无际的草地,天气千变万化,时而狂风暴雨、时而鹅毛大雪、时而拳头大的冰雹,尤其是到了夜晚天气特别冷,地面潮湿难以生火取暖,战士们几个人或背靠背或挤在一起睡一会儿。母亲说:长征是难忘的,长征中战友之间结下的生死感情更是难忘,特别是到了夜晚,看着天上的星星,思念家乡与亲人,还偷着哭了好几回,当想到红军战士再苦再累是为穷苦人打天下,看到面对艰难困苦的环境,红军战士置自己的生死不顾,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的感人场面时,什么都不怕了,咬着牙继续向前进。</p><p class="ql-block"> 母亲只有1米5几的个子,身材瘦小、身体虚弱,草鞋穿烂了,脚上磨起了一串串大血疤,就光着脚走。战士们粮食吃光了,只好吃野莱、树皮、草根和皮带。有的战士误食了有毒的野菜,全身出现浮肿,肚胀,又拉不出尿不出,走着走着一下子坐在路上,就再也没能爬起来,被夺走了年轻的生命。还有的战士陷入泥坑再也没有上来,走不远就能看到倒在一边牺牲的战友。母亲说,他们是踏着这些烈士们的血迹前进的。</p> <p class="ql-block">  母亲说,抢救和护理伤病员是我们最艰巨的任务,宿营时要换药治疗、行军时要搀扶及轮流背伤病员、抬担架。走进草地不久,所带的药品已全部用完,许多伤病员因得不到及时治疗伤口开始恶化,没有走出草地就牺性了。部队首长非常关心我们这些小女红军,经常来医院给我们讲革命道理,告诉我们前线的胜利消息,让我们再苦再累再险也要坚持到最后,坚持到革命胜利,这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在过草地最困难的时间里,这些年小瘦弱的女红军,尽管体力不支和生理变化的困惑,她们仍手拉着手,相互搀扶着,有的甚至是拉着马尾巴走出了草地。</p> <p class="ql-block">  长征历经两年,6次大会师,行程两万五千里,于1936年10月22日胜利结束!</p> <p class="ql-block">  长征路上的女红军,其艰苦程度让人泪目,她们参加作战、负责运输修路、筹粮筹款、制作被服、护理伤病员、政治鼓动、文艺宣传、群众工作…表现出坚定的理想主义信念和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勇敢、坚韧、互助、关爱的美德。她们不仅是伟大的战士,还是伟大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  2016年初,王友平策划主编的《长征中的川籍女红军》一书出版,他在书中写到,“在参加长征的全国女红军中,四川籍女红军独具特色,人数最多,付出了巨大牺牲。据统计,1935年春,跟随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参加长征的女红军约有8000人,其中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有2000余人,她们绝大多数是四川人,最小的才八九岁,绝大部分在长征中献出了宝贵生命,绝大部分没有留下姓名。</p><p class="ql-block"> 此外,长征中的女红军,具有单独的军事建制,战斗特别英勇顽强。这支部队训练有素,在长征中历经千难万险,参加了强渡嘉陵江、攻打剑门关等许多激烈的战役战斗。这些女红军,大多三过草地并西征。川籍女红军以巴蜀儿女独特的性格、气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以必胜的革命信心和坚毅顽强的斗争精神,同其他红军战士一道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完成了伟大的历史使命,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中国红军长征史上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纪念母亲诞辰101周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陈青33</p><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