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卜楞寺 & 郎木寺

庄园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我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地跨甘肃、青海和四川三地,不仅有风光旖旎的青藏高原风光,更有神奇瑰丽的藏传佛教文化,藏传佛教发展至今有四大分支教派(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和格鲁派,其中格鲁派影响力最大),各支又包括很多类,他们在各地广建寺庙,传播教义、培养佛学人才。尽管教分各派,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佛无南北,不分汉藏。 青山绿水环绕中的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拉卜楞寺。该寺创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占地面积1234亩,仅次于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拉扑楞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藏式寺庙,而是世界最高臧学府。 2021年7月22日来到夏河县,第二天六点多就趴上晒佛台,真是绝佳观景台,凤岭山脚下,鳞次栉比、气势雄浑的拉扑楞寺建筑群一览无余。 远远望去,蔚蓝苍穹下,弥勒佛殿、释迦牟尼佛殿、狮子吼佛殿、宗喀巴殿等殿宇金碧辉煌,透着神圣庄严的宗教气息。 拉卜楞寺建立了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设立了闻思、续部下、续部上、时轮、医明和喜金刚等六大学院,各学院均有经堂一座。显宗闻思学院居其冠,又称“大经堂”,也是系统学习佛教原理的学院。<div><br></div> 一进拉卜楞寺,印入眼帘的是闻思学院的大经堂,它座落在拉卜楞寺的中轴线上,拥有前殿楼、前庭院、正殿和后殿共数百间房屋,占地10余亩,是全寺最壮美恢弘的建筑。<br>  殿顶彩梁高悬,上空稳悬幢幡宝盖,立木柱上悬挂着精美的唐卡,顶幕缀饰着蟒龙缎带。 拉卜楞寺建筑几大特点:其一,风格多元化,融合了藏汉建筑文化,建筑近似梯形。其二,“外不见木,内不见石”,就地取材。其三,外观色彩代表寺庙的严格等级制度,喇嘛住宅用黑、白两色,活佛用红色,高级活佛则用黄、金等色及琉璃装饰。 佛殿顶部都装饰有铜质鎏金法轮、阴阳兽、宝瓶和雄狮等。 应该是僧人清修的居所。 拉卜楞寺外围是世界上最长的转经筒,周长有3公里多,由2000多个大大小小的转经筒组成,据说要走2个小时左右。 转经筒中装有“六字大明咒”经卷,持颂六字真言越多,对佛越虔诚,可脱轮回之苦。虔诚的藏民从各地辗转而来,一圈圈转动中,世界回归简单与淳朴,摄人心魄的信仰力量在不经意间产生。 僧人居住区(网图) 位于甘南碌曲县和四川若尔盖县交界的郎木寺镇里,有一条不足2米宽但名字气派的白龙江流过,两个寺庙隔江相望,一个叫“达仓郎木寺”,归甘肃管,一个叫“格尔底寺”,归四川管,均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br>  美国人罗伯特·埃克瓦尔19世纪曾住过郎木寺镇,他写的《西藏的地平线》为世人描述了这个人间净土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让郎木寺声名远扬。 晨曦中的郎木寺镇难得的清静。小镇常住人口也就四千多,其中僧人占了四分之一,旅游旺季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塞满了郎木寺镇。 法鼓之声相鸣,羊角佛号之音相应,达仓郎木寺内,身披袈裟,头戴黄帽的僧人开始了早课诵经。 早课结束后,僧侣们进入了游戏环节,却不让游客拍照了,好奇心驱使下,绕到后面发现了一扇小门可以上到楼顶,再看看僧人们的活动。 依山傍水而建的郎木寺庙、殿堂、僧舍接连,沿山势层层叠叠而上,错落有致,气势宏伟壮观。 借美友全景图看看达仓郎木寺,比拉卜楞寺的规模小多了,但依然震撼。 寺庙金顶在阳光的辉映下金光闪闪、熠熠生辉,漫步殿宇中,佛俗两界安然共处,内心宁静悠然。 许是被游客拍照骚扰过度了,这里的僧侣见人多掩面疾步走开,让游客心生许多遗憾,僧袍加身的僧人才是庙宇行走的灵魂,拍照怎能少了这道风景线呢。 寺庙外观最吸引眼球的是用蓖麻草装饰的藏式红墙。蓖麻是高原常见的多年生灌木,将蓖麻草晒干、切段、上绛红色之后用在建筑物中,不仅有减压、吸湿和抗震作用,还加持了庄重大气的独特效果。 住在格尔底寺旁边的郎木寺大酒店,前台的两个小青年很热情,依依不舍地跟我们道别,还主动要求合影留念,加了微信催我把照片发给他们呢。 离开玛曲县,在去阿万仓湿地途中的扎西贡色滩看了“宁玛寺大藏经转经筒”,2018年建成后,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转经筒高42.38米,重320吨,用高大神圣的仪式感,昭示着神明的存在,成为藏人心中最执着的记忆,温暖并引领着信仰者虔诚向善。 走过两千多公里来到拉扑楞寺和郎木寺,只为了看你一眼。人生初见时,被你神秘庄严的外表吸引震撼,归去时,内心已是波澜不惊,平和安然,每个人的生命旅途本来就是一场自我修行和轮回,你来或不来,它都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