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开百花潮——淄博市举行小学科学网络教研活动

王海明

<h3>  春分刚过,万物萌生。众志成城的淄博人民,成功阻击了新冠疫情的蔓延,为这英雄的城市涂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网络平台坚守岗位的科学教师们,从未停下研修求学的脚步。</h3> <p class="ql-block">  2022年3月25日上午,在淄博市基础教育研究院小学科学教研员的谋划和多次线上研讨指导下,各区县教研员精心组织,全市小学科学网络教研活动如期举行,全市855名科学教师参与了线上学习,并积极参与互动。</p> <h3>  我市的四位科学学科骨干教师用钉钉直播的形式,分享教育经验、畅谈科学理想。她们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和鲜活的教学实践如春风一样,拂过科学教师的心田。</h3> <h3>  </h3> <p class="ql-block">  许建秀老师从四个方面解读如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是基于前概念实施教学,精准制定教学目标;二是关注课堂资源生成,展现教师智慧;三是聚焦科学核心素养,发展关键能力;四是改进创新实验器材,准确得出科学结论。</p> <h3>  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来发展人、培养人,是我们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儿童是真正的学习者。任何知识,必须经过学生自身的接纳和加工,才能真正为学生所理解。因此,我们必须在科学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h3> <p class="ql-block">  房慧艳老师从四个方面阐释了如何在科学课堂上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一是教师示范引领训练;二是关注探究要素;三是把握生成资源;四是激发表达欲望。 </p><p class="ql-block"> 科学教育专家兰本达教授认为,儿童建立概念的基础应该是“儿童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科学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思维。思维的过程需要语言来组织,思维的成果需要用语言来表达。小学阶段是学生科学思维训练的黄金时期,教师要创设情境、创造机会,让学生敢说、想说、会说,通过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发展学生思维。</p> <h3>  在“双减”时代,只有把学生的思维训练落到实处,才能将学生从机械、重复、低效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回归教育的本质。</h3> <h3>  靳彩霞老师从学什么,怎么学,学会什么三个角度讲述工程与技术领域的教学策略。</h3> <h3>  重点内容使用三句古诗作为标题,内容凝炼概括,既有传统文化的熏陶,又有现代理念的引领。</h3> <h3>  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综合所学的各方面知识,体验科学技术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通过以大概念统领教学、搭建学习支架、保持“教学评”一致,能帮助学生把握工程技术领域学习的重点,使其体会到“做”的成功和乐趣,并养成通过“动手做”解决问题的习惯。</h3> <h3>  耿慧老师从五个方面和大家分享如何推进探究过程,提高探究实效。在探究方式和内容的选择上,祖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的伟大工程案例在课堂上都是宝贵的科学教育资源;材料是推进探究、发展学生思维的“利器”,教师要使用有结构的材料;探究要注重证据,讲究实证是科学的本质之一;坚持问题驱动,有层次的问题链,是科学教学实现学习进阶的有效载体!</h3> <p class="ql-block">  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以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我们要避免让学生走入形式化的探究误区,要让学生真正成为科学课堂的主人。</p><p class="ql-block">  淄博市基础教育研究院王媛老师指出:“科学教学要转变教学理念,从科学探究走向科学实践,合理使用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思”为核心,以“智”为途径,以“学”促发展。在信息技术赋能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借助网络研修的平台,着重探讨精准教研的实践路径,以教学与评价融合为重点,解决课堂教学的真问题;多层面理解与内化课程标准,提升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的能力,让科学学习充满生机和活力。” </p><p class="ql-block"> (淄博市基础教育研究院)</p> <p class="ql-block">附部分科学教师研修掠影:</p>

科学

学生

探究

教学

学习

教师

思维

课程标准

淄博市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