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好工具,可以让你少拍10组“废片”(这里有4个)

夕霞小筑

从学习的角度来看,数码相比于胶片的功能优势之一,能够通过实时预览,对构图和曝光进行必要的调整。而胶片则需要耐心等待,这也导致回看成片时,在一定程度上失去纠正错误的机会。随着相机上的LCD监视器变得越来越清晰,分辨率越来越高,审阅机内照片逐渐变得更加可靠。并且以此为基础的数字化监看工具,也为拍摄带来更多便利。<br><br>在本文中,我们将系统学习利用相机的“实时取景”以及“图像回放”中的监看工具,极大提升拍摄的出片率。<br><br>曝光监看工具:直方图 直方图可以直接反映当前场景中的光线结构,告诉我们图像的曝光是否满足拍摄预期。从而提高摄影师在前期拍摄中对曝光的控制,以及在后期处理中对图像影调关系的解读。<br><br>对于直方图的误区: 通常,摄影初学者习惯根据LCD监视器来评估曝光,从而陷入直方图无用论的误区。其实相机的LCD(实时取景)和EVF(电子取景)都具备可调亮度。另外,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漆黑的夜晚中查看图像,不同的环境光以及屏幕亮度和屏幕本身清晰度等因素,都会对所查看的图像带来极大的偏差。我们更应该通过LCD评估构图,或查看景深和焦点清晰度以及动态模糊效果等要素。<br><br>那么,如果我们不能相信眼睛所看到的内容,应该如何调整曝光?答案是:直方图。对我们来说幸运的是,相机的制造商给了我们直方图,以作为一种工具来更精确地评估数字图像上的曝光。<br><br>如何解读直方图? 直方图作为一种统计图表,能够通过横轴与纵轴,直观地反映数据的类型与分布情况。在数码摄影中,直方图的横轴显示了图像的255亮度级别,从图的左边缘的(0)纯黑色到右边缘的(255)纯白色。纵轴上的增长表示特定亮度级别下的相对光量的像素数量,其峰值越高,图像中该亮度的像素越多。简而言之,直方图是图像亮度内容以图形数据形式的直观显示。<br><br>直方图判定动态范围: 通常我们希望在一张照片中获得更多的画面细节,但由于相机的动态范围有限,极易在图像中出现阴影欠爆或高光过曝的区域。然而直方图上的两个末端可以很好地评定相机的动态范围,图的左侧(纯黑)或右侧(纯白)边缘一旦被触及,则表明亮度光谱的对应一端有数据丢失,直方图的显示方式也决定了我们在特定情况下如何调整出均衡的曝光。<br><br>当然出现过曝或欠曝也并非就是错误的,均衡的曝光并不是每位摄影师针对每张图像的目标。曝光并没有“对错之分”,它仅代表当前画面的影调以及摄影师希望传达的视觉内容,因此也没有针对所有情况下的“理想”直方图。<br><br>直方图判定画面影调: 画面的影调因图像而异。在直方图中,我们可以通过存在大部分亮度值的区域来评定画面的“影调关系”。虽然直方图可以划分出极为细致的光影分布,但是对于影调的表达来说并非极为精确,我们仅需将横坐标拆分为五个主要区域即可(以亮度级别从左至右依次为:黑色色阶、阴影、中间调、高光、白色色阶)。通过解析这五个区域的数据分布,我们可以大致总结出五种较为有代表性的影调类型。 中间调:在直方图中,中心峰值集中在中间调区域,均匀向两边递减,主要占据阴影、中间调、高光三个区域,通常不会触及到图表边缘。其特点是:影调均衡,画面的明暗配置得当,有较为丰富的层次感,能够构成影调反差均衡的画面。<br><br> 亮调:也称之为“高调”。在直方图中,峰值主要分布于图表右侧的中间调、高光、白色色阶三个区域。其特点是:明亮的场景不仅可以给画面轻盈的感觉,还通常暗示着乐观和积极的信息或情绪的开放性。<br><br> 暗调:也称之为“低调”。在直方图中,峰值主要分布于图表左侧的黑色色阶、阴影、中间调区域。其特征在于:大量运用较暗影调构成画面,能够产生神秘的氛围,并给予一种刚毅、凝重、情绪化的视觉效果。 高对比:也称为“硬调”。在直方图中,峰值趋近于图表的两侧边缘,意味着存在很大范围的明暗区域,而中间色调包含较少像素,是光影对比鲜明的影调形式。其特征在于:画面的反差强烈,拥有较少的过渡,给人以豪放和粗犷的画面情绪,以及较强的质感。 低对比:也称为“软调”。在直方图中,峰值较大范围地聚集于中间调,由于缺少高光和阴影的像素,从而使照片更平坦柔和,是光影对比较弱的影调形式。经常出现于大雾或阴雨环境。其特征在于:画面对比弱,反差小,给人的画面情绪以柔和、细腻、含蓄为主基调。<br><br>尽管摄影是一种思想和观念的艺术表达形式,但仍然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因为我们正在使用先进的相机来捕获图像,所以无论对于前期拍摄还是后期处理,了解和使用这些技术概念都尤为重要。<br><br>曝光验证工具:高光显示 如今大多数相机都具有一项不错的曝光验证工具,即高光显示。与直方图不同,当我们查看图像时,任何曝光过度呈现“死白”区域都会闪烁,从而警告照片的某些区域处于曝光过度的状态。<br><br>虽然高光显示模式通过闪烁受影响的像素来提醒您过曝的高光区域,但是仅仅因为您看到闪烁的警报并不意味着您应该调整曝光,该决定取决于警报发生的位置以及图像其余部分的曝光方式。<br><br>如果主体看起来很好并且高光过曝显示在背景中,我们则需要考虑是否恢复过曝区域的细节后,选择性调整曝光。<br>如果是主体或场景中产生大范围过曝,则需要降低曝光,再次进行拍摄。<br>高光显示的设置: 不同的相机厂商对相似功能,往往都具备不同的名称,当然这也意味着在设置与使用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尼康的相机中,在“播放显示选项”菜单中寻找“加亮显示”复选框。对于佳能相机,需要在“回看”菜单中找到“高光警告”选项。启用此功能后,在回看照片时,任何过曝的高光区域都将缓慢地闪烁黑白。 索尼与其他厂商有所不同,会以“斑马线”显示高光警报。在“相机设置2”选择勾选“斑马线”后,还可以对其斑马线灵敏度进行调节,数字越大,灵敏度越低。在设置上,如果拍摄场景包含较多白色元素,建议设置在90至95之间。如果是拍摄人像,在70至80之间最佳。<br><br>对焦检视工具:显示自动对焦点 对于出片率的威胁也不仅仅局限于曝光,焦点的控制也尤为重要。虽然如今的数码相机都拥有强悍的自动对焦性能,但是跑焦与失焦的情况仍会出现。显示自动对焦点工具可帮助我们在回看图像时,快速检视焦点位置与合焦情况,尤其是在没有明显原因导致对焦不佳的情况下,有助于在拍摄时进行及时校正。<br><br>开启显示自动对焦点后回看图像,在不缩放的情况下会自动用红色方框显示自动对焦点预览,但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br><br>选择自动对焦并启用对焦点扩展,则仅会显示所选的自动对焦点。不会显示使用了哪些自动对焦辅助点来实现对焦。<br>在拍摄前释放对焦,则会丢失自动对焦点显示。除非在拍摄时该自动对焦感应器处于活动状态。<br>如果对焦后重新构图而没有释放自动对焦,则最终显示对焦点在画面原始位置。<br>手动对焦工具:峰值对焦<br><br> 虽然现代相机上的自动对焦系统可以应对大部分的拍摄场景,但是一旦涉及到低对比度的弱光环境或微距等题材时,速度与准确率又显得捉襟见肘,所以手动对焦一直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br><br> 另外现代相机也可使用转接环,对旧的手动镜头进行适配,获得更低的拍摄成本。用户和制造商也一直在寻求通过各种不同的技术手段来简化手动对焦。其中一种技术是峰值对焦,这是影视摄影非常普遍的一种辅助手段,但现在正逐渐被摄影师掌握。<br><br>如何应用峰值对焦? 峰值对焦的工作原理是检测场景中对比度最高的边缘(因此也是聚焦最多的边缘),并以明亮的颜色突出显示它们。当我们转动对焦环进行对焦时,叠加层会实时在图像上移动,因此可以快速查看哪些区域是清晰的。<br><br>目前支持峰值对焦的主流相机,都可以根据所拍摄的场景或拍摄对象调整峰值水平,或更改峰值高光的颜色,以使它们与图像中的颜色形成对比并更易于查看。<br><br>结语<br><br>即使摄影的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但仍然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领域,学习曲线陡峭,需要专门的培训和知识,以及大量的思考和实践。 <br>巨人摄影